先前(5/4)中華經濟研究院公佈最新的 PMI 指數,指數持續下跌,最新的「新增訂單數量」數據表現也偏差,是近 2 年首次出現「緊縮」狀態,製造業前景由晴轉陰。聽到這邊你是不是「湖颯颯」?經理人採購指數 PMI 是什麼?常常聽到卻對它一點都不熟,這個指數對股能有什麼影響?
PMI 指數是什麼?
採購經理人指數(Purchasing Managers’Index, PMI)是一種綜合性的經濟指標,各國都有自己的 PMI 指標,台灣的 PMI 指數是參考美國供應商協會 ISM 編制的,並在每個月前 3 個工作天內會公布上個月的數據。而我們常見的 PMI 指數其實是針對「製造業」並以下列 5 項要素編制而成:
- 新增訂單數量 30%
- 生產數量 25%
- 人力僱用數量 20%
- 存貨 10%
- 供應商交貨時間 15%
PMI 指數介於 0% ~ 100%之間,當數值高於 50% 時,表示製造業正處於擴張期,低於 50% 則表示處於緊縮期。5/3 中華經濟研究院公布最新數據,其中「新增訂單數量」更下降了 4.7% ,這代表台灣的製造業接收的訂單正在減少,產業動能正在下降,也因為供應商交貨時間上升,才導致整體數值下降 1.5% 。
NMI 指數又是什麼?
有製造業經理人採購指標,當然也要有非製造業的。台灣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Non-manufacturing Purchasing Managers’Index,NMI)則是採用以下 4 項因素編制而成:
- 商業活動
- 新增訂單
- 人力僱用
- 供應商交貨時間
PMI 指數有什麼含意?
PMI 指數是由國發會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做調查,根據企業對台灣 GDP 的貢獻程度,篩選出 300 家公司發出問卷,最後整合出的結果。由於這些被調查的公司都是屬於台灣前幾大的公司,所以 PMI 指數也可以反應出目前企業的營運狀況,也可以藉此了解這些公司中經理人對於市場的看法,被視為是一種「預測未來景氣」的領先指標。
PMI 指數、NMI 指數是一個「綜合」指標,中華經濟研究院的調查結國中,都還有細分不同產業的表現:
- PMI 指數共含 6 種產業:化學生技醫療業、原物料產業、食品紡織業、電子光學業、電力機械設備與交通工具業。
- NMI 指數共含 8 種產業:教育業、零售業、資訊通訊傳播業、批發業、營造不動產業、運輸倉儲業、金融保險業與住宿餐飲業。
觀察這些細分過後的產業表現也看出端倪,以 2022 年 4 月的數據來看,中經院就特別提醒「電子暨光學產業」,雖然已經進入傳統旺季的第 2 季,但「新增訂單」卻反而下降,意味著訂單數量接近緊縮。中經院也會一起公布對 PMI 指數未來 6 個月的預期數值,有興趣的可以參考中經院發表出來的研究報告。
參考資料:
本文為 CMoney 團隊採訪報導,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圖:shutterstock / 撰文者:chou;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