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美國聯準會年底升息機率大增,
包含台股在內的亞洲新興市場
恐將面臨資金回流美國的衝擊,
盤面已不復見以往齊漲齊跌走勢,
而是各擁利基個股「單兵攻擊」。
通常一個次級資本市場個股的股價表現,
除了少數由公司派大股東、市場主力及實戶的操控,
營造出股漲勢外,絕大多數上市櫃公司的股價漲跌,
最終還是因為反映其營運獲利成長實力而有所不同。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獲利能力卓越的公司,
因為可以帶給股東最大資產報酬,最能獲得資金青睞。
法人機構在挑選投資標的時,
最看重的便是上市櫃公司後市的營收、獲利成長潛力。
掌握企業獲利成長動能 低價買進
具備強勁營收獲利成長動能的企業,
在資本市場上的股價表現,
往往多會因為市場相對具較大資金部位、
實力的法人機構,
認定這家公司後市的營運獲利成長前景透明度高、
實現股東權益報酬最大化的可信賴度高,
可以帶來實質的分紅獲利投資報酬,
因而願意「用錢投票」,買進持股部位。
也因為大部位、大比重的資金買力挹注,
其股價表現往往可以見到明顯的漲升走勢。
因此,如果一家掛牌公司的營收成長動能持續增強,
毛利率又能夠因為產品價格穩定走揚、組合不斷優化,
高毛利率產品出貨比重升高,
加上年度傳統旺季到來等催化因素,
出貨成長動能將提升至年度高峰,
且營運成本亦能持續降低。
如此一來,營業利益率自然能不斷拉高,
最後在月報、季報、年報等各項財務報表上
就可以見到持續成長的營業淨利,
EPS自然持續成長,股價又怎麼不會獲得外資、
投信、自營商等法人作多買盤挹注,
見到亮眼的大波段漲勢?
因此,本期特地為讀者篩選出
能真實反映出目前一千五百多檔個股,
從營收成長動能強弱,
毛利率及營業利益率能否持續優化與提升,
產業傳統旺季時節是否將屆,
市場法人機構認同買盤有否進駐,
本益比是否已過高而不利於投資獲利,
各項股價後市有無機會見到漲升走勢等面向,
整理出重要分析資訊,
期望找到台股「真金不怕火煉」的英雄,
協助投資人持續累積財富。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