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報將出爐,小心撿到別人不要的「停利籌碼」! 2招 避免撿到 市場回收股...

理財周刊

理財周刊

  • 2015-11-11 14:54
  • 更新:2018-07-22 12:08

 

 

明年選舉後,八年一次的台股大循環可望重新開始。

目前抓不到輪動節奏的投資人,錯過了這一波行情,

倒也不用在相對高檔才去追買。

 

隨著第三季季報(十一月十四日前公布)

與十月營收即將出爐,

這一波從加權指數八月二十四日

見到七二○三.○七點之後,

大炒特炒的股票開始要面臨業績嚴格的審查。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留意季報虧轉盈還是縮小虧損

回顧這一波超過一五○○點的大反彈行情中,

就屬以下幾個族群的走勢最為強勢:

太陽能、遊戲、物聯網相關、汽車零組件、

部分生技及非蘋陣營智慧手機等。

 

其中又以太陽能走勢最為整齊強勁,

配合第三季營收比去年同期暴增,

由虧轉盈的利多消息不斷,

也把股價自低點大多往上推升超過或接近一倍。

 

但在樂觀之餘,

還是要留意季報是由虧轉盈還是縮小虧損。

這二者的差別極大,在飆漲一段時間之後,

如果季報出爐還是小虧收場,股價就容易有壓力出現。

以太陽能過去的炒作模式來看,

通常重要財報出爐前後,多是股價的高點。

這種特定股性,已經是股市裡人人皆知的秘密。

 

而另一個值得留意的族群是:

非蘋陣營,也就是宏達電領軍的Android智慧手機族群。

本次反彈行情,

反而比推出iPhone6S的蘋果族群來得強勢(參考左圖)。

 

雖然市場對此爭論不休,

但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市場資金是往跌深股移動,

而非已經有多年好光景的大立光、鴻海、和碩、可成、

F-臻鼎、日月光、台積電等個股。

 

這個現象也在二○○九年金融海嘯之後,

主導台股的傳產族群可以看到,

如:紡織的儒鴻、聚陽、腳踏車的巨大、美利達、

運動的寶成、豐泰、百貨的網家、寶雅…等等指標股,

近兩個月的走勢都不如加權指數來得強勢。

 

加上股王大立光價格頻頻破底,

在在都顯示聰明的資金

早已經不想去追高炒作法人散戶滿手的股票,

而是去撿市場失望到底的產業拉抬。

 

 

 

如果到台股市場隨便抓個人問:現在可以買哪些股票?

絕大多數都會說蘋果、半導體、紡織、生技、

物聯網、汽車零組件…,偏向短線投資的,

也會說太陽能、遊戲、非蘋陣營手機…。

但買股票時還是要多加留意股價在季報公布以前,

是否已經被炒作過一波。

 

炒高後才去追,在大多頭市場當然穩操勝券,

但在趨勢還是反彈的行情中,會不會自己要買的股票,

剛好是敢在八月二十四日低點去買的人,

要倒出來的獲利調節股?

 

每年第三季季報公布後,

就會進入長達三個月左右的財報空窗期,

配合明年一月中的總統大選,就算國際股市表現不佳,

台股應該還能維持高檔,這是可以樂觀期待的。

只是從台股每隔八年一次的政黨輪替行情中,

總會發現選舉前的一個月通常都是股市的相對高點。

因此推論進入十二月後,

獲利的空間就會相對縮減許多。

 

 

 

小心接到別人停利籌碼

股市投資有趣的地方在於:當市場充滿恐慌時,

往往股票漲勢凶猛,選股也相對容易。

市場轉為樂觀後,反而股票亂漲一通,

資金輪動也非常快速,這時就很難找到好股票,

或是賺得快,去得也快。

 

因此假如錯過了這一波行情,

倒也不用在相對高檔才去追買。

手上有錢在股市就是大爺,只要台股有開市,

永遠都會有賺錢機會。

尤其是明年選舉過後,

八年一次的台股大循環就有機會結束與重啟。

在戰場上最終能成為勝利者的,

永遠不是最勇猛的莽夫,而是活下來的英雄!

 

 

本文由 理財周刊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理財周刊

理財周刊

理財周刊是一本專業的投資理財雜誌, 提供多元的熱門財經議題、產業趨勢報導, 協助讀者精準挑選適合的投資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