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越早開始準備退休理財,你會越輕鬆
上次跟親戚們聚餐
叔叔伯伯都在講退休到底要多少錢才不用再煩惱
他們說:不能靠兒子女兒養
因為越年輕的一代會越難過活 ...
所以要趕快開始準備退休生活的理財規劃
大家講得口沫橫飛
可是沒有人知道下一秒鐘的股市走向
沒有人知道明年 GDP 是不是又會大後退
那到底該怎麼做 ...
(贊助商連結)
美國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威廉 ‧ 夏普 ( William Forsyth Sharpe )
對退休理財規畫有一番研究
我們可以從一個經濟學獎得主的口中
得到一點 退休理財 的秘訣!
我想幫助會很大
趕快一起看下去吧 ~
壽命延長,要準備的退休金也越來越多了 ...
很多人都說退休還是很久以後的事
其實不管你幾歲
現在就要開始準備
就算你還沒開始工作
也都應該要了解退休理財
因為政府每項社會政策,都會影響你的後半輩子
所以越早了解越有利!
我們都必須把部分收入 拿來儲蓄
並進行投資
所以弄懂金融市場、投資風險非常重要!
加上現在醫療衛生越來越發達
大家越來越長壽
1900 年代,大家約50歲前就過世了
1950 年代,有一半在66歲以前就過世了
2000 年以後出生的,至少有一半會慶祝他們的 77 歲生日
沒有人知道自己要準備多少錢來享受退休生活
所以當然越多越好阿 !
弄懂我的收入和支出,就靠一張經濟週期表
下面這張圖表示了一個人經濟狀況的生命週期
一生的 「收入和支出可能模式」
人生階段 1.
一剛開始踏入職場
支出會大於收入
可能會陷入負儲蓄
人生階段 2.
中壯年時期,大多數的人
收入可以大於支出
這是儲蓄的黃金時期
人生階段 3.
退休後
所得接近零
會開始接近吃老本的階段
此時,階段 2 存了多少錢
對晚年的生活水準至關重大
拿 100 塊放在銀行,明年可能就剩 90 塊了 ...
不要再有
放在銀行裡的錢,
就算不變多至少不會變少這種迷思了!
我要告訴你一個殘酷的事實 ...
假設你現在存了 100 元在銀行
就算銀行告訴你明年會給你 110 元作為回報
去年存入的 100 塊,現在拿著 110 塊
可是還是會因為通貨膨脹或任何因素
只能買現在價值 90 元的東西而已 ...
是不是一個很殘酷的事實
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拿到的錢變多了
但是金錢本身的購買力卻持續的下降
只是大家都會被自己手上拿多少錢的感覺騙了
覺得自己賺了
但其實你賠了時間又賠掉錢 ...
買「抗通膨債券」,可以降低風險!
政府發行的「抗通膨債券」
他們通常是長期債券
票面利率固定,但利息卻可以因為本金的調整而增加
如果從購買力的角度來看
由政府所發行的這類債券
是一般人可以獲得最沒有風險的儲蓄工具
但如果想要獲得高報酬
不幸的是,這類的抗通膨債券
報酬幾乎很少
對於那些想用這類債券儲蓄的人
會是沉重的負擔 ...
全世界都在用的 2 個退休理財計畫
原本是為了彌補或取代社會退休制度
因此由雇主提供員工一個附加的退休計畫
有 2 個退休計畫方案:
1. 確定「給付」(defined benefit plan;DB)
( 退休時,可以領到確定的金額 )
雇主會提供事先承諾的名目或實質退休金
不管當時的貨幣能力如何
會依照當時的約定給付退休金
但當發生金融危機時
政府的給付計畫遭到嚴重損失
有可能是資金狀況不佳
導致惡意減少給付的金額
或故意把退休的年齡門檻拉高
都對員工非常不利!
2. 確定「提撥」(defined contribution plan;DC)
( 提撥金額固定,退休時可領的金額不固定,也許可以領更多 )
雇主會把提撥資金透入不同的基金
每一項都是拿來提供員工的退休金
員工可以自由選擇要如何分配投資工具
退休時,就可以把基金換成現金
來過自己想要的退休生活!
所以這個方案,
強調的是投入基金的金額,
而非給付額。
現在多數人都會選擇「確定提撥計畫」
因為每個人可以自由決定 ...
要儲蓄多少錢?
要選擇低風險的政府債?
或是風險高的證券?
要過怎樣的退休生活由每個人自己決定!
不要再被金融商品的廣告騙去了 ...
不要再把你辛苦賺來的錢拿去買金融商品
而且還要支付那些不必要的服務費
就算他每年只從你的基金中收取 1 %
它對你的退休後生活還是會有很大的影響呢!
最後,
威廉 ‧ 夏普建議你 ...
如果要為退休生活儲蓄
(1) 低風險的抗通膨債券
(2) 一支或幾支可以反映全球股票和債券投資組合的指數基金
兩種的比例可以依每個人的喜好自由決定
如果要追求長期的報酬率,
你就一定要承受額外的風險,
你投資有風險組合的比例就應該要越高。
這些策略可能看起來很簡單
但卻大有好處!
用對方法,馬上開始
就可以坐著等退休了!
還有更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 ...
各種投資、理財、存錢、買房方法
都在這本《用經濟學改變世界》
推薦給你!
本文為 CMoney官方 編輯群整理撰寫之 讀書心得,
部分擷取自書籍內容,詳見 原書籍。
喜歡我們的 文章嗎 ?
歡迎關注我們的粉絲團唷→ CMoney理財寶粉絲團
若無法配合附上以上資訊,請勿轉載文章。謝謝~
好東西要跟好朋友分享!好的文章也是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