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你有過為什麼這麼多人要存股嗎?對於退休,我們有著憧憬、自己的規劃,要如何去達成?無非是去投資,但想要開始投資不事每個人都有天賦做得好。每個人的天賦、才能不同,成就面向也各異。倘若能夠了解自己的優劣勢,將心力放在「對的位置」上,或許相同的努力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文 / 小車 x 存股實驗
人的位置要對
2021 年東京奧運,拿下台灣史上首面羽球金牌、由李洋與王齊麟組成的寶島男雙「麟洋配」,其實並非羽壇雙打新人。他們二人之前也各自和不同的夥伴搭配雙打,無奈比賽成績始終無法有突破性的表現。
然而,自從 2019 年「麟洋」組合成立,兩人的搭配便產生了新的化學效應,第一年就在全英公開賽收下第4 名,創下台灣羽球男雙全英賽史最佳成績;2021 年更進一步登上了奧運的最高殿堂,不僅收穫了自己多年苦練的碩果,也成為台灣人的驕傲。女子舉重64 公斤量級選手陳玟卉,在奧運初登場就拿下銅牌,一舉成名。其實她國中時原是田徑三鐵的選手,經教練遊說下才轉換跑道改練舉重,成就了今日的自己。
由以上的例子可知:辛苦耕耘固然重要,但了解自己、把自己放在對的位置,反而能發揮更大、更好的效果。
錢的位置也要對
投資也一樣,只要把錢放在對的位置,靜待時間累積,成功自然水到渠成。以人生存到的第一桶金為例:
由上表可知:
- 買進消耗品:100 萬拿去買一台轎車,10 年後資產為零。
- 放在定存:10 年後資產為 108 萬、20 年後 117 萬、30 年後127 萬。然而每年 2% 的通膨率,30 年後需要增長到 181 萬,才能和原本的 100 萬等值。因此,定存 30 年的錢遠遠趕不上通膨的速度。
- 放在儲蓄險:以我自己年輕時買入的 xx 人壽儲蓄險 20 年期為例,20 年以內資產維持原狀,提前解約還要扣錢,獲利連定存都不如。原以為撐過 20 年,第21 年起就能開始不冒任何風險地穩拿 3% 複利,和存股的 5% 相差不遠,看似很划算,但認真算起來,儲蓄險從第 21 年複利 3% 到第 30 年變為 134 萬,儘管小贏定存的 127 萬,依然遠遠追不上通膨,更別說與存股之間的距離了。
- 放在存股:保守以年獲利 5% 計算,10 年後資產成長到 162 萬、20 年後提升至 265 萬、30 年後竟滾到 432 萬。不僅大幅戰勝通膨,更讓自己的資產翻了 4 倍多。
當然你也能選擇賺價差的零和遊戲,搭上航海王、鋼鐵王的列車,壓對寶直接財務自由,但結局好壞也相對極端,也許 3 個月提早退休,也許 3 個月資產減半。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把自己放在適合的人生道路上,然後也別忘了檢視一下辛苦存下來的錢,有沒有放在對的位置上,才不枉費逝去的光陰。
以「股利」打造無憂生活的第二現金流
成語「狡兔三窟」意指狡猾的兔子有三處藏身的洞穴,可以在緊急關頭逃過獵人的追捕,用來比喻有多處藏身或有多種避禍的準備。其典故源於戰國時代,齊國一位著名的宗室大臣孟嘗君,平日門下有三千名食客為他出謀劃策。其中一位特別有遠見的門客名叫馮諼,他運用智慧替孟嘗君打造了三窟(亦即三條後路),使齊國國君有所忌憚,成功輔佐孟嘗君無災無禍,穩坐相國高位數十年。
這個故事放在現代職場似乎也頗管用,即便我們的工作環境沒這麼多勾心鬥角,至少在自己的經濟來源上,也需要打造三條後路,以備生活不時之需:
- 本業收入
- 生活預備金
- 第二條現金流
當你的生活擁有這三窟,才能像孟嘗君一樣高枕無憂。第一窟以本業收入為基礎;第二窟「生活備用金」則如 2-2 小節所述,是用來因應日常的緊急需求,平時備而不用;至於「第三窟」,因為每人擅長的領域不同,選擇也會不同,如:開創副業、當包租公、架設 Youtube 頻道、 Podcast 賺取斜槓收入⋯⋯,不管方式為何,只要能開創第二條穩定的現金流,就能讓生活更有保障。而我選擇的第三窟,就是「存股領股利」。
2021 年 5 月台灣疫情爆發,導致許多人本業收入銳減,一些受到波及的朋友不得不動用生活備用金。純支付家庭基本開銷尚稱充裕,但若再加上房貸,備用金能撐的時日恐怕又更短了,這也是我主張存股一定要存到股利足夠支付大部分房貸時才購屋的原因。
或許有人會質疑,社會整體經濟不景氣,公司股利也會縮水,「存股領股利」這條第二現金流未必可靠。不過,我們必須了解一點,股利的反應其實很遲鈍,無論好壞都要一年後才有感覺。以 2021 年為例,2021 年 8 月領的是 2020 年的獲利,該年衰退比例不大,因此我們在疫情期間領到的股利不會太差,持股越多,股利對於現實生活的雪中送炭效果越大。
即便 2021 年的公司獲利衰退,也將反應在 2022 年的股利上,或許那時疫情早已解除,大部分的人得以重新獲得本業收入,股利少一點,影響也不大。就算到 2022 年經濟都還沒復甦,多領股利仍比純吃老本的人撐更久。因此,「狡兔三窟」的智慧時至今日依然受用無窮,「本業、生活預備金、第二現金流」這無憂生活三窟,趕快一起來打造吧!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 存股族新攻略!「金融股」提前飆漲,現在還可以存嗎?陳重銘:掌握選股 3 策略,股市震盪照樣賺!
- 投資新手的「存股」懶人包:不用會選股,就存 ETF 賺股利、價差!
- 存股標的怎麼選?該集中持股還是分散好?算利教官 楊禮軒剖析4盲點,存股族也能股息、價差兩頭賺!(內附10檔存股清單)
- 精算媽媽存股秘訣》「7+18 投資法」搭配金融股,幫孩子滾出 第一桶金!
- 謹守 1 法則,存股達人年收百萬股息!溫國信:用 3 條件選股,掌握配息先機!10 檔定存股,獲利可期
本文摘自《給存股新手的財富翻滾筆記:最適合小資族的「金融股543規律」,用薪水4萬輕鬆打造年收股息20萬!》,作者: 小車 x 存股實驗,出版社:幸福文化
( 圖:shutterstock,非本人僅供參考 / 責任編輯:c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