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阿格力的老讀者應該都知道,阿格力對租賃產業情有獨鍾,主要就是租賃產業的營運具備了合約保護的特性,除了保障每個月持續貢獻營收,以及愈來愈多的合約帶來的堆疊性。最近阿格力留意到租賃三雄中的裕融(9941)股價正式超越租賃龍頭-中租(5871),從租賃二哥躍居大哥。裕融近期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阿格力幫大家仔細整理囉。
圖一:租賃二哥裕融在(4/20)收盤後正式變成大哥。資料來源:阿格力價值成長股APP
租賃營運型態解析,貸款就是獲利來源!
在和大家聊裕融之前,幫大家複習一下租賃的營運型態:
圖二:租賃業務營運型態。資料來源:阿格力
租賃公司的業務型態在於協助客戶(多為中小企業或個人)取得設備的使用權(常見如公務車、生產設備、辦公設備、飛機船舶等),客戶以租金方式付款給租賃公司,當租賃合約到期後設備就歸屬於客戶。對客戶來說,租賃公司幫他處理掉一次性的巨額支出,客戶只要按照租約連同利息定期付款給租賃公司就可以了。這樣的服務對於新創公司、中小企業來說相當便利,因為這些企業在跟銀行取得資金相對比較困難。雖然最後整體付出的費用比較多,但在商業經營上卻可以得到很好的成本控制,甚至可以扣抵稅額,對創業初期或資本有限的中小企業來說降低了資金周轉造成的風險。對租賃公司來說,由於設備所有權在租約期滿前都屬於租賃公司,只要風險控管得宜,利潤就是可預期且持續的收入。
至於租賃公司的錢從哪來?當然還是銀行!對租賃公司來說,他們喜歡借低利率的錢,然後放款(或是買東西之後把利差加價出租)給客戶來賺中間的利差,這也正是他們獲利的手段,例如近期裕融就才和台銀完成84億的聯貸案(來源),子公司新鑫也和華南銀行完成75億元的聯貸案(來源)。因此,以後只要看到有人說租賃公司的財報負債累累不能投資,那正巧相反,租賃公司就是貸款來放款、賺取中間利差的合法高利貸事業。
裕融事業體解析,自己就是汽車主題的ETF
看完租賃業是怎麼賺錢的之後,我們就切入今天的主題-裕融。
我們看一下裕融的獲利手段,一共包含了融資、出行、用車及能源共四大事業體。首先融資部分,從你買新車、中古車、商用車甚至是機車,都是裕融承作的範圍;出行部分,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格上租車,無論是短租、企業長租、租個駕駛或是共享汽車服務,都有相對應的服務;用車事業則是行冠這家公司主要的業務,「行遍天下」這個網站或是雜誌相信不少開車的人都知道,他背後就是行冠這家公司,提供你買車之後各種服務需求,例如汽車零組件銷售、道路救援、汽車維修,一路到最後想賣掉的中古車交易服務通通都有。
目前全球積極發展電動車,旗下的裕電能源是國內最早發展充電樁的公司,全台已經布建超過2,200根充電樁。雖然裕電目前還沒靠充電樁服務獲利,但豐富的建站及營運經驗讓裕電拿下台灣保時捷的充電樁建置營運案,加上母公司裕隆(2201)在2023年也將推出自己的電動車,未來只要充電服務開始收費,相信有機會替裕電帶來不錯的獲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