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轉空?電子股現在是危機還是轉機!?
電子股從第一季開始就出現超多市場雜音,像是庫存越來越多、消費性電子力道趨緩、上海封城導致供應鏈卡關、晶片供需已經漸漸平衡等,同時還有政策面的利空:升息循環展開。在這樣的狀況下,電子、半導體就被當成市場提款機😢外資資金也持續撤出電子當中,難道電子股真的要一直弱勢下去嗎?這波電子股到底在跌什麼?這篇文章就讓小路來帶領大家理性思考『現在是電子股的危機還是轉機』?並且在文末,我也會分享2檔值得留意的個股,感興趣的同學們,上課囉!
到底上海疫情影響了哪些產業鏈?
從近期的新聞來看,市場對於上海封城非常關注,並且也嚴重影響近期電子股的表現,目前除了上海、昆山持續封城以外,蘇州也啟動了半封城的措施,導致市場對於這些台商大本營的生產量能以及出貨供應鏈卡關疑慮大增,像是根據金管會統計,上市櫃公司目前停工家數就高達161家!而且持續增加當中。
雖然多家廠商都有跳出來喊話,認為影響生產的幅度不大,問題是出貨會有延宕或是卡觀的狀況,那就會引發聯想:會不會對於營收與業績產生影響?市場是非常敏感且擔心的,更不用說封城也導致民眾的消費力降低,大家寧願把錢花在食品與民生必需上,降低了消費性電子的需求,也讓市場對於電子股打上一個大問號?
電子股真的這麼糟糕嗎?我認為可以從經濟數據上找到一些證據與推論來分析。
首先來看製造業景氣、庫存與訂單
從下二張圖可以看出現階段製造業的景氣指標,真的有這麼悲觀嗎?我不這麼看!
最後一張圖,我們看到美國ISM製造業提供的數據,藍色線是客戶端的庫存、紅色線則是新訂單指數!我們從近期的走勢可以看到庫存確實在攀升當中,新訂單也確實在下滑當中。目前庫存仍然在低檔,或許沒有新的訂單加入,但舊訂單就可以繼續支撐製造業一段時間,因此基本面是否會馬上陷入衰退我認為不太可能,頂多出現訂單趨緩的狀況。
想看領先指標?一定要看懂外銷訂單!
外銷訂單是政府每月份都會提供的總體數據,從中可以觀察台灣的接單狀況,以及那些領域有顯著的成長;請注意,外銷訂單是屬於「領先指標」,你可以理解為,有訂單才會有營收;而有營收才會有EPS,在這樣的邏輯底下,就可以觀察外銷訂單到底是增加還是衰退,來判斷台股未來可能的營收成長。
以二月份的外銷訂單來看,對比去年同期成長21.1% 依舊持續成長當中,同時在「電子產品」、「資訊通信」、「基本金屬」、「化學品」的成長幅度最高!其中我們看到電子、資訊等商品依舊維持很棒的接單動能,對於未來電子業的營收能否繳出來就給了一顆定心丸囉 😉

結語
市場上利多與利空總會交替出現,一個利空出現的時候我們不應該只單純根據價格來判斷是否該產業已經沒有機會;反而應該客觀理性用數據去探勘是否有超跌或錯殺的疑慮。有時候反向思考一下:如果沒有利空灌壓~哪會有便宜的股票價格呢?
中國清零政策多少會影響到電子供應鏈,不過只要這個政策不是延續數個月,短線上卡關一下後續只要解決,疑慮一消除可能都會讓市場資金開始回流到電子與半導體。因此趁大家都悲觀看待的時候,理性客觀分批操作,長期來看應該有機會卡位到不錯的位置喔!
同時,也可以來複習一下 三組策略的進場邏輯
天羅地網進階:https://cmy.tw/00BPVQ
績優籌碼進階:https://cmy.tw/00AZ43
低估成長進階:https://cmy.tw/00C6NU
還有還有,這樣設定 可以讓績優籌碼股報酬翻倍
https://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418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