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世界著名發展和認知心理學家、哈佛大學心理學、
教育認知學教授霍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說,
孩子的天賦與智力發展都有關鍵期,
一旦過了關鍵期發展速度會趨於緩慢。
因此,許多父母會替孩子準備各式各樣的玩具,
但專家認為,挑選玩具應依照各種玩具的分類
與寶寶的年齡為原則。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扮家家酒或角色扮演的遊戲、手偶布偶、
具競爭性或分工合作的遊戲玩具,
可增進孩子的人際關係、自我認知、自信心、
是非、價值觀等建立,
甚至可透過遊戲來告訴孩子今天做錯的事情,
讓孩子學習「自省」,專家認為,
人際關係與自省能力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從小建立自省能力,
對於人際關係有相當大的幫助。
棋類局戲、撲克牌等遊戲,
可幫助孩子的數理、邏輯能力,
對於分類、排列、推理等能力,
可窺見孩子長大後的分析與解決事情的能力。
以日常生活而言,由說話、
寫字中也可以看見孩子對於「邏輯」的理解力,
因此,專家相信,邏輯能力與智力彼此會互相影響。
拼圖、積木、立體或平面的迷宮、組裝玩具...
專家認為,幾何形狀、對稱影像、
圖形的認知或是和色彩、藝術、美感
都可建立孩子3D立體概念和方向感等空間智慧。
互動遊戲、故事書、圖卡字卡,
對於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強、喜愛閱讀、
善於表達自己意思的孩子都可幫助開發腦力,
根據觀察,有些孩子甚至可以很輕鬆的學習其他語言,
媽媽平時可多以手指玩具來與孩子互動、模擬對話。
小樂器,或是音樂鈴...
或是有些具有聲光效果或模仿各種聲音的玩具,
可培養孩子音樂方面的喜好之外,
也可刺激孩子辨別音準與節奏,
可以輕鬆跟著拍子哼唱或打拍子的孩子,
通常都有非常好的音準與音樂天分。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