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安海瑟薇主演《高年級實習生》現正熱映中,
許多人是與安海瑟薇從美國甜心那個年頭一起成長的,
走到人生30歲的當口,你迷不迷惘?
家庭、職場,為什麼非得讓女人來做選擇?
聽聽安海瑟薇的人生哲學。
我們還對當年那個安海瑟薇(Anne Hathaway)
戀戀不忘,想起《穿著 Prada 的惡魔》
踩著高跟鞋踉踉蹌蹌的小安、
那個初闖大社會的職場小蝦米總是會心一笑,
九年後她在《高年級實習生》裡卷起袖子、
臉上橫生一點歲月的摺、高昂地踩上五吋高的鞋,
搖身一位事業如日中天的創業家。
我們好像與安海瑟薇一起老去了,
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同時,
偶爾迷惘、這樣的人生是不是我想要的?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快樂是人生永遠的必修課
關於人生的練習課,
《高年級實習生》以年齡世代的換位思考
引領我們擁有年輕的衝勁、也保有踏實的老派情懷。
安海瑟薇在《高年級實習生》裡飾演一個有點古怪、
瘋狂著迷工作的女人,
她有可愛的女兒、專職家庭的丈夫、前景蓬勃的公司,
一切看起來近乎完美了,
可是日子裡彷彿總有些什麼不對勁。
「永遠相信,做正確的事情絕對不會錯。
(You’re never wrong to do the right thing.)」
來到新創公司的 Ben Whittaker(Robert De Niro 飾)
用他一生的工作經驗,
告訴眼前這個人前盛氣凌人、人後孤獨的老闆,
不論別人批判,做自己才能成為一個更棒的人。
安海瑟薇和電影一起為女人留下了生涯的自主權,
她在接受《InStyle》專訪時,
說自己曾經有一段時間,好像成為了全民獵捕的對象,
一言一行都被放大檢視。
這幾年努力改變自己的「受害者思維」、
學習不去在乎別人的眼光,
才終於能更坦然地站在鎂光燈前。
「永遠相信,做正確的事情絕對不會錯」這樣一句話,
也特別適合安海瑟薇娛樂生活的寫照。
2013年,好萊塢演藝圈爆發了
「討厭安海瑟薇#hathahaters」現象,
有人說她假、說她太過分的零死角、
說她完美的像個謊,一度,
安海瑟薇被片商拒絕、觀眾不買單有安海瑟薇的電影。
經歷跟實力才是你的履歷
是安海瑟薇用實力買回了自己的票房。
從前她在《麻雀變公主》做個天真公主、
在《穿著Prada的惡魔》當時尚產業的小白兔,
後來的安海瑟薇走出夢幻、
走出那個被包裝過度的完美形象。
《斷背山》裡的強悍妻子、《悲慘世界》中
以歌聲激昂的苦命女工拿下奧斯卡最佳女配角、
《星際效應》踏上孤獨旅程的博士,
直至今日的《高年級實習生》,
沒有人看不出來她想擺脫萬人迷長相的強烈企圖心。
安海瑟薇的甜姐兒形象跟隨電影一部部多變、成長,
她不只是那個刻板的完美女星。
再也沒人能拿完美攻擊她,
安海瑟薇減去長髮一頭凌亂、
一臉污泥的在《悲慘世界》掛著兩行鼻涕;
《高年級實習生》裡她盡情打呼、醉的一塌糊塗,
雄心壯志大談生活態度與職場觀,
在電影裡安海瑟薇不再只是愛情的代言人、
不再只是完整男主角戀愛的陪襯角色。
安海瑟薇的演出不單討論女強人困境,
進一步貼近現代女性的生活群相、
看見一個領導主管如何披著狼皮走上每日的職場戰爭、
脫下狼皮後又脆弱如天真女孩。
「學習轉換自己的位置」不僅是電影課題,
也是安海瑟薇以身試法讓我們看見的人生態度。
承認脆弱不可恥:
我不想一個人電影除了演繹女人在事業的堅韌,
也毫不留情撥開安海瑟薇脆弱一面。
在員工面前她總是氣昂昂、
昨晚哭多了就帶著墨鏡上班、
每天餓著肚子趕一場場的會議。
夜深人靜了,她與勞勃狄尼洛坐在異國的旅館裡,
暢談一場人生哲學、接起了時代的斷裂。
然後她潸然淚下、哭得像個無助的女孩,
她說:「我害怕,以後我會一個人下葬。」
那樣的孤獨在電影院裏聽來,聲音特別巨大。
不只電影裡的茱兒害怕一個人,
安海瑟薇也曾在媒體前坦誠:
「孤獨是我最不喜歡的生活方式。
我總是擔心獨自一人,害怕有一天當我脆弱時,
卻不知道哪裡有人在乎我、照顧我。」
在這個獨立當道的時代,
安海瑟薇一席話像是點醒了無數的「女強人」。
堅強,不表示不能脆弱;柔軟,不代表一種無能。
人生在世,說到底來時一個人、走時一個人,
我們圖的不就是一路上,有相知相惜的某個人做陪。
陪我們一起做甜美的夢、看大好光景。
無論是電影,或是安海瑟薇,
都用他們的故事開啟了一個討論的引頭,
沒有正確答案,生命的方向、還得各自去尋。
最後用電影裡的一句話致敬人生:
「音樂家不會退休,直到心中沒有音樂才會停止。」
願我們的道路上,
心裡的樂章終將帶我們抵達想去的地方。
※本文作者:女人迷編輯 Ab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女人迷網站》。
※本文由女人迷網站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原文於此 : 「經歷跟實力才是你的履歷」從《高年級實習生》看安海瑟薇的三個人生態度
一起走過人生的迷路
〉〉好像理所當然應該幸福的三十歲
〉〉三十歲女人的私密對話:當我們開始理性談論婚姻
〉〉三十歲以後才懂的事:生命的旅程,沒有他也能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