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健康醫療網/記者馬羿縉報導 2015/05/24
根據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資料顯示,
憂鬱症已成為職場疾病主流!
若員工因憂鬱症而失去工作能力,
對企業的成本損失更甚於關廠或罷工。
董氏基金會董事長謝孟雄指出,
壓力就像是人的血壓一樣必然存在,
但好或壞取決於是否能妥善的舒壓。
建議壓力大的上班族,
可善用「深呼吸、運動、聽音樂、
定期休假、泡澡等紓壓」等五習慣,
來重拾對工作的熱情。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從 2012 年起,
董氏基金會和多家企業
將 5 月的第一個星期一訂為企業紓壓日!
提供上班族多元的紓壓體驗課程,
至今已有上萬人次參與。
今年的企業紓壓日剛過,
對於上班族常見的壓力表現,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
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徐西森表示,
上班族若對工作產生厭倦,
常會有以下狀況,
如事情做不完、情緒焦躁、身體不適、
無法預料不好的事接連發生、
工作態度逐漸不佳、工作效率下降、
個性改變或與人疏離等狀況,
可視為一種壓力警訊。
對於工作產生疲乏時,徐西森建議,
可運用大腦完成「停、看、轉、動」四步驟來轉念。
包括:
「停」止負面想法
「看」看自己的優點
腦筋「轉」個彎
展開行「動」等
透過有益身心的紓壓活動來放鬆心靈和身體。
平時則可養成五個習慣,
包括深呼吸、運動、聽音樂、定期休假、泡澡等,
來讓自己釋放日常的壓力,避免情緒過度緊張。
根據董氏基金會於 2014 年公布的資料顯示,
男性上班族壓力來源前三名,
分別是業務、健康和時間;
女性則是健康、業務和時間。
業務指的是工作量過多、業績壓力;
健康問題則來自於長期外食、缺乏運動等;
時間壓力是指工作時數過長、工作時間日夜顛倒等。
調查也顯示,男女紓壓方式大不同,
男性多是透過運動、看電視或電影、聽音樂唱歌等;
女性則是看電視或電影、找親友訴說、聽音樂唱歌等。
各種紓壓方式都是對健康和身心的紓解!
只要不傷害他人,各種管道都可以試試唷~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