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近期聽到許多週遭朋友有很好的賺錢點子
或是懷抱著可以拯救人類(?)的理想,
一起跟上「創業正夯」這股潮流。
但絕大多數的人,普遍只想到一個很簡單的「需求」,
延伸出或許我可以利用這個「需求」
賺大錢的想法或改變世界,這個觀點並沒有錯,
只是創業需要的不只是「需求」,
還有許多複雜的問題要解決...
筆者在這邊分享週遭許多創業者經常在個案討論時,
容易「卡關」的主要問題。
以下順序按照問題重要性來排列: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1. 找出真正的需求:
常見許多創業者本身是該產品或服務的重度使用者,
因此在思考「需求」問題時,
容易無法跳脫出自身習慣或思維的框架,
最常出現的狀況是「我覺得這產品很符合我的需求,
所有跟我類似的人應該也會有同樣的需求」,
這個論點並不是百分百適用,
真正的「需求」存在於市面上
現有的產品或服務上的「缺口」,
深入了解「缺口」可以使用小規模的焦點團體訪談,
會讓「需求」更加清晰與聚焦。
2. 確認市場接受度:
當一個產品或服務的需求確定是存在,
接下來就是市場是否能接受你的售價或內容。
舉例說來,如果當年Facebook或Google
第一次使用就需要付費的話,
很有可能今天這兩間公司都會默默無名,但事實證明,
這兩間公司所提供的服務都是
現代人不可或缺的「需求」,
免費則成了他們在快速成功的關鍵,
並透過累積的使用人數獲得了極龐大的廣告收益。
並不是說所有服務都要從免費開始,
但至少你要先能確定想要透過滿足「需求」的「市場」
是否能接受需支付的「代價」。
這些「代價」不僅能讓你的新創事業活下去,
還能越做越大。
3. 慎選正確的夥伴:
想要闖出一番事業,單打獨鬥是困難的,
畢竟一個人能做的事情很有限,
因此「夥伴」在創業的道路上是不可或缺的條件之一。
正所謂「好的夥伴帶你上天堂,
不好的夥伴帶你住牢房」,別小看夥伴的影響力,
如果當年馬雲沒有蔡崇信幫他引進高盛與軟銀的資金,
可能稱霸中國互聯網的不會是阿里巴巴。
最近某集團的餿水油事件,
創辦人的確該為整件事負責,
但週遭的夥伴在品質的把關也應責無旁貸,
夥伴該付的責任絕對不亞於創辦人,
造成全民的健康危機是負責人與夥伴都應扛起的責任。
慎選「夥伴」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4. 累積足夠的資源:
我相信這是絕大多數創業者在初期最頭痛的問題,
畢竟不是每個人家中都有富爸爸,
唯一有的可能只是一個超厲害的想法或是專業技能。
不管在初期投資的金主,
或是尋求其他專業技能的夥伴,
這些「資源」都是在你真正創業前
就需要先開始累積與準備,
才不會發生公司資金斷頭,
或是缺乏關鍵技術導致公司營運裹足不前的問題。
5. 堅持創業的目標:
一個好的創業家,除了上面四項必須有所準備之外,
最關鍵的就是「目標」,有些人創業是為了夢想,
有些人創業是為了賺大錢,有些人是為了改變世界,
不管目的是什麼,都需要在你開始「跳入火坑」之前,
心裡面要有個底,當未來的某一天,
碰上了「錢」與「理想」之間的抉擇時,
你才能快速做決定,而不會錯失良好的機會。
以上五點如果都想清楚,是否就能創業成功?
創業成功必須有許多因素,
成功的定義也是因人而異,
但以筆者自己分析過的個案,
若是以上五點沒有處理好,
這個新創事業有可能會在某個階段碰到發展上的困境。
創業是一條艱辛的道路,
以上個人經驗與正在創業浪潮上的同袍們共勉。
原文出處:轉載自合作媒體 Smar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