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你是不是常常覺得薪資的成長完全趕不上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的速度?尤其對要養家糊口的人來說,更是心頭煩憂的大事。但夫妻同心、其利斷金,碰到物價大漲的難關,更需要夫妻同心度過。透過有效率的共同理財,依然可以輕易實現許多人生目標。
文 / 馴錢師財商顧問群
晚餐時刻,一對受薪階級的年輕夫妻正在用餐,這時電視正播出某電信業者的廣告,只聽到記者問:「請問部長,還有什麼沒漲的?」部長回說:「有⋯⋯你的薪水沒漲⋯⋯」小夫妻搖頭對看一眼後立即切換到新聞頻道,又是一則讓人心煩的新聞︰「油價再創新高!一桶超過八十美元,十月油價漲定了⋯⋯」其實這一波的物價漲風,從大家熟悉的養樂多飲料到麵包,從泡麵到石油,食、衣、住、行、育樂無一不漲,民生物價不斷攀高,而唯一不變的就只有小老百姓的薪水袋,甚至還縮水。
薪資成長趕不上物價上漲
根據聯合報民調中心所做調查顯示,今年大學畢業生的薪資水準低於去年,大學畢業生的起薪只約二萬七千元,比去年約少了五百元至一千元。至於技術學院畢業生,起薪約二萬五千元,研究生則是三萬二千元,也同樣比去年調降了五百元至一千元。而八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為一○六·四,較上月分增加一·三二%,比起去年同期月分也增加了一·五九%,物價大漲、薪資卻下降,痛苦指數愈來愈高,受薪階級如果再不積極理財,再怎麼省吃儉用,也擺脫不了「薪光幫」、「月光族」的夢魘。
節流、開源雙管齊下
雙薪家庭究竟要如何的過日子,才能擺脫物價上漲的束縛,不必擔心成為貧窮一族的結髮夫妻呢?面對這個問題,可以從消極面的「節流」與積極面的「開源」兩大方向來探討。消極面的「節流」:簡言之,就是朝「省錢達人」的目標努力。回顧民國五十、六十年代,政府因應國內經濟不景氣時所推出對抗物價上漲的「新生活運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融入「整齊、清潔、簡單、樸素、迅速、確實」的運動精神,凡事能省則省,盡可能不要鋪張浪費。只要發揮婆婆媽媽的生活智慧,用專業管理的態度,在日常生活中積小錢為大錢,精省的成果會相當可觀。
積極面的「開源」:
既然物價上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一昧的用縮衣節食的策略來對抗物價上漲趨勢,時間一久仍舊難以抵擋物價洪流的侵襲,因此,眼光放遠用積極「開源」的方式來面對似乎更加貼切。例如利用基金、股票等理財工具,只要行情趨勢看對,就有機會投資獲利。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 冰箱堆滿雜物,卻老喊著我好窮…想富有,先學會有錢人的「斷捨離」3策略!
- 台灣人,窮得只剩下小確幸…比起買新款 iPhone,你更該學會 有錢人愛用的這 5 招!
- 搞錯 2個理財順序,人生貧富大扭轉!他們年紀輕輕晉升 有房一族,中年卻淪 賤賣房產才能度日...
-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窮人用時間換薪水,有錢人用成果換財富?
- 窮人賣肝換薪水,有錢人轉賣商品賺價差... 你不知道的 2 個富人思維,不學起來 注定窮一輩子!
本文由 女人變有錢 授權轉載
(圖: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責任編輯:Win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