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最近幾年來,「存股」很受投資人青睞,因為操作方式很簡單,只要秉持 3 原則:選對好股、買在低價、長期持有,不用每天盯盤,更不用殺進殺出,就能每年領股利,如果股價在持有期間大漲一波,甚至能賺到價差。
文 / 賴盟政
投資人如果每年都能領到穩定的配息,就能創造用錢賺錢的投資效益,存股具有「積極+穩健」的特性,報酬率遠高於定存,是累積財富的利器。最重要的是,存股能讓人安心睡覺, 不用為了股價的漲漲跌跌而提心吊膽,因此,這種投資方式也很適合沒經驗的投資新手。長期來看,存股不僅能強迫自己把錢存下來, 把領到的配息再投入,也能善用時間複利的功效,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因此也適合當成長期籌措退休金的工具。
存股看似很簡單,但要花功夫研究
不過, 很多人有錯誤觀念, 以為存股就像定存一樣,把錢投入之後,就可以放著不管,然後錢就會不斷自己生出錢來。老實說,如果有這麼棒的投資方式,大家就不用費心去理財,也不會有人因為買股票而虧錢了。其實, 上述的存股 3 原則,同時也點出了存股的幾個難題:好股要怎麼選?如何判斷股價是高或低?長期持有真的能獲利嗎?看著別人高興領股息,並不表示你也能如法炮製。想要採用存股的投資方式,還是要花功夫去學習,而最讓投資人頭痛的就是「選股」,因為好公司也有可能變壞。
許多存股達人都強調,想靠著存股賺錢,選定投資標的後,一定要買在「便宜價」,並提供多種評估股價是便宜或昂貴的方式。即使股價評估方式可信,這對一般投資人而言,卻是個超高門檻,因為台股上市櫃就有 1 千 7 百多家公司,要從中篩選出值得存股的標的,將是個難以執行的大工程。萬一碰到像金融風暴或新冠疫情這種「黑天鵝」,很多好公司的股票都會瞬間大跌,不少存股投資人會採用逢低加碼的策略來攤平成本,但萬一股市持續崩跌,股價腰斬再腰斬,那恐怕只會越攤越平,而無法達到存股賺錢的目標。
存 ETF 不用選股?
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很多個股都逃不過大跌的命運, 而且都到了所謂的「便宜價」,很適合買來存股,但問題又來了,值得買的個股那麼多,到底該買哪一檔?投資人此時就可以改買大型的台股 ETF,如元大台灣 50(0050)或元大高股息(0056), 因為最常被投資人討論的定存股,幾乎都涵蓋在這兩檔 ETF 的成分股中,趁大跌時分批買進,就等於一次網羅了國內值得長期投資的金融、傳產和科技股,可以解決不知如何挑選存股標的的煩惱,更能在股市震盪時,有效分散投資風險,為未來的獲利打下良好基礎。理財專家都會跟你說,只要選對股、買在便宜價,就不用擔心股災。聽起來很有道理,做起來卻沒那麼簡單。
如果你對投資真的沒慧根,很可能就會選錯股、買在昂貴價,而造成悲慘的情況:多頭行情時,你賠錢;遇到股災時,你賠更多。不想成為追高殺低、小賺大賠的典型散戶,建議你投資 ETF,它可以像股票一樣在股市買賣,也能當成存股標的。最重要的是,ETF 具有免選股、免擇時的優點,可以讓你把它當成懶人投資工具。
本文由 定存股滾錢術電子版 授權轉載
(圖: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責任編輯:Winny;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