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同樣兩支股票,都有利多訊息,為何一個走跌一個開始漲,兩邊結果大不同?你是不是也遇過這種情況?就讓韓國頂尖操盤手來告訴你為何同樣利多新聞會對股價造成不同變化,還有利多、利空新聞該怎麼解讀。
文 / 李柱源
要怎麼掌握利多和利空的新聞?
新聞稿發出後,從股票的漲跌率就可以判斷這則新聞屬於利多還是利空。透過公告,我們就能掌握目前市場上反應較劇烈的新聞。
以經驗來看,強勁的利多消息大概有收購、第三方配股、借殼上市、技術輸出等;而比較弱勢的新聞則有訂貨公告、業績好轉、庫藏股買進、股票註銷、債權團體的資金援助等。
反之,強勁的利空消息則有貪污與私吞、毀約、現金增資、減資等;而較弱勢的利空消息,則有訂單取消、轉盈為虧、庫藏股處分、新股認股權公司債券/可轉換公司債。隨著市場狀況的不同,相同的新聞也可能呈現不同的力度。
三月是法人結算的時期,一般來說被列管的股票或是沒有辦法提交年報的公司,經常會受到下市處分。在這段時間裡,也有公司本來是財政赤字,卻因為提交出年度報告而免於下市,結果股價因此出現飆漲的情況。
線圖與新聞的相互關係
- 可以透過線圖趨勢判斷,現在市場有無出現先行反應。
- 要能夠根據線圖的位置,掌握新聞的強度變化。
- 當新聞稿發出時,要判斷有無出現心因性拋售的情況。
什麼方法能夠透過利多與利空之間創造收益?
跟隨股價走勢,關注發布時機點絕妙的新聞。新聞能夠成為股價上漲的潤滑劑,也能夠使股票漲停,更能夠引起崩盤拋售製造跌停。那麼我們該如何把握利多與利空新聞呢?根據股價飆漲與崩盤,我們就能感受到新聞的強度。再者,線圖的位置不同,新聞的強度也會有所不同。
當股價突破低點時,新聞的力度就會提高,而在低點區間的新聞,就會隨著消息的力道不同,決定股價會突破低點區間,又或者只是暫時上漲後又回跌。至於「能突破、不能突破」,只要看成交量就可以知道。如果成交量落在 120 日均線和 240 日均線內的最高成交量,那麼就很可能不是暫時上漲,而是會直接突破。但如果成交量較低,股價卻上漲,那就很可能暫時突破之後,又再度回跌。
想要透過利多與利空創造獲利空間,重要的就是,要先了解利多與利空有無反應在線圖上,並確認新聞發布的時間點是在盤前、盤中還是盤後也很重要,如果是盤前或盤後才發出的新聞,我們就可以透過線圖判斷利多與利空有無反應在股價上;但如果是盤中發出的新聞,就必須透過統計了解利空與利多的強度,再判斷該消息有無反應在盤中線圖上。
至於掌握利空與利多的方法,只要看每天發出的股票訊息,了解新聞的內容,確認線圖上的飆漲與崩跌率就能輕易了解。
要怎麼才能掌握買超與賣超間的區間?
想要掌握買超跟賣超的話,就必須統計面對相同新聞時,股價上升了多少。舉例來說,現在有兩支股價位於高點的股票,A 股票出現了第三方配股的新聞,而 B 股票則是出現了業績利多的新聞。因為兩支股票都位於高點,我們就可以視為這是新聞的先行反應。但是新聞發布後, A 股票上漲,但 B 股票卻走跌了,這是因為 A 股票的新聞力道較強,B 股票的新聞力道較薄弱的緣故,但是這種結果並不一定會同時出現,只是統計上這種情況較常出現。所以說,面對新聞時,還是要擁有自己的數據庫比較重要。
如果有研究新聞的人就會知道,根據盤勢不同,新聞的反應力度也會不同。在牛市裡,就算新聞力道不強,其他股票也會跟著一起上漲,所以比平時上漲的機率更高;但是在調整盤面或是熊市的時候,股價有可能不漲反跌,而且根據時機點的不同,股價波動就會稍微產生變化,所以必須要能掌握新聞交易的趨勢。如果你手上有許多數據庫,而且能夠掌握目前市場的變化,那麼劇本新聞交易法,就是非常強大的武器。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 股票賣了就漲,買了就跌?經濟學家:投資要賺錢,就靠 1 關鍵!
- 找到飆股 就能加快致富?大錯特錯!專家突破盲點:「累積本金」比報酬率 更重要!2作法 增加效率
- 想當主動型投資人,卻只會 ALL IN 台積電?善用「老二投資學」,一年報酬 竟能大贏 133%!?
- 綠能、華映接連下市... 財經作家 股海老牛:危險 3 特徵,台股竟還有 115 檔「隱藏地雷股」!
- 只挑 15 元低價股!蔡明宏大學開始投資,靠 3 關卡篩出「抗跌潛力股」,現在一年賺 7 成
本文摘自《撼動韓國股市的 7 大操盤手》,作者:韓奉鎬、金亨俊、姜昌權、李柱源、金榮玉、李讚勇、李湘基、出版社:樂金文化
( 圖:shutterstock ,非本人僅供示意/ 責任編輯:An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