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總是賠錢?專家研究:想成為 股市贏家,先克服「這3個心理障礙」...

葉教授

葉教授

  • 2015-07-07 09:43
  • 更新:2018-07-18 00:01

為什麼我總是賠錢?專家研究:想成為 股市贏家,先克服「這3個心理障礙」...

(圖/shutterstock)

 

 

 

3個 有趣的心理學觀察

原來,常賠錢是因為這些盲點...

為什麼股市投資人常賠錢?

心理學家觀察到了一些有趣的現象。

您不仿看看您是否也有這種現象,

 

一旦您能克服這些心理盲點,

相信投資股市就會順利多了。

 

(贊助商連結...)

 

 

 

現象1:代表性捷思

人們對於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傾向於按照它們與某件事情的相似程度來判斷,

而不是以「機率」來判斷。

證據之一是例如問:

如果 John是奧運百米冠軍,

試問John最可能是 (A)黑人 (B) )美國人 (C)美國黑人。

 

很多人會答(C),但那絕非最可能答案。

John是美國黑人的機率絕不會比(A)(B)都高。

如果問股市投資人一個相似的問題:

 

ABC公司股最近漲勢突出,

試問ABC公司最可能是

(A)賺錢的公司 (B)公司股票便宜 (C) 賺錢的公司,且公司股票便宜。

 

同樣的,很多人會答(C),

但那絕非最可能答案。

ABC公司最可能是「賺錢的公司,且公司股票便」的機率

絕不會比(A)(B)都高。

神奇吧!人類的機率推理能力真得很差。

 

 

 

現象2:可取性捷思

人們評估某一事件發生的頻率或機率,

是按照該發生情境「容易被記起來」的程度做判斷。

Gadarowski(2001)曾調查股票報酬率與其在媒體披露程度的關係,

發現披露程度很高的股票在接下來的二年報酬率較差。

 

股市投資人通常會鍾情名氣大的公司,

即使這家公司已經到了強弩之末,

相反的,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公司已經今非昔比,

非吳下阿蒙,但還是無法獲得股市投資人青睞。

 

但市場總是不乏聰明人,

這些開路先鋒首先發現這種物超所值的好貨,

這些公司的股價終究會到達合理的股價,

甚至被那些只看名氣的投資人追捧,

股價還超越合理股價,這種投資人自然是敗多勝少。

 

 

 

現象3:近期偏誤

人們常對最近資訊的過大權重導致「過度反應」,

最後導致「均值反轉」。

證據之一是盈餘宣告效應,

最近盈餘高者會被預期未來也很高,導致股價上升;

但當未來盈餘不如預期時,會被預期未來也不佳,股價下跌。

這可解釋為何P/E大者績效較差。

 

 

不讓錯誤思考,影響決策!

一個月只要交易一次,

買便宜的賺錢好公司...

葉教授 做出一個 結合 成長 與 便宜

的 成長價值指標 選股法 

只要每個月做到這2個步驟:

1.交易周期:一個月交易一次

2.投資組合:選擇不同類股 分散風險

 

當你資金只夠買10檔,就隨機選10檔

每檔股票 買一樣的資金,以分散風險。

但有時 小型股 成交量很小,就買少一點。

 

就是這麼簡單!

只要每個月花1個小時選股,

保持紀律,一年獲利15%絕對不是難事!

圖片來源:成長價值指標 選股法

 

葉教授

葉教授

大學教師,教授過「資訊科技在投資分析之應用」、「人工智慧在投資分析之應用」、「財務管理」。著有台灣股市何種選股模型行得通?。本論文被日本大和證券應用在日本股市回測,顯示具有很好的績效。座右銘:只使用經過實證的簡單明白的選股模型。

大學教師,教授過「資訊科技在投資分析之應用」、「人工智慧在投資分析之應用」、「財務管理」。著有台灣股市何種選股模型行得通?。本論文被日本大和證券應用在日本股市回測,顯示具有很好的績效。座右銘:只使用經過實證的簡單明白的選股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