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災難來了,要趕快存黃金?很多理財專家到現在還都如此建議。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大家都買,它當然會漲一時,但為什麼它不會像特斯拉一樣從 80 直上 800 !不管你對黃金的期待有多深!不管專家說到底會漲到多少?請了解黃金的本質是唱衰經濟商品!每當黃金漲了,我就會被問到投資黃金的想法,東方人熱愛黃金,似乎是原始召喚。先說結論,我認為黃金的本質就是唱衰市場,所以不管你有多喜歡黃金,都不要超過總資產的 5 % 。
文/吳淡如
黃金是悲觀投資工具
當人們會想買黃金的時候,通常都是對未來悲觀的時候,當經濟前景不明的時候,黃金就是人們最常用來避險的投資工具,因此黃金的本質就是唱衰經濟的產品。從 2000 年開始, 經歷了美國的網路泡沫化、2008 年的金融風暴,到 2020 年的新冠肺炎危機,全球都瀰漫在前景不明、經濟不穩定的情況,但根據過去的經驗顯示,不管有多大的危機,人類還是會一步步克服困難,然後一起慢慢地往上爬,不然,我們也不會還開開心心活著。
簡易地說,克服困難,黃金的價格就會下降,如果你持有的黃金比例過高,那麼就有可能造成損失;當景氣恢復,股票價值反映經濟成長的本質持續往上攀升時,而你手上還有沉甸甸金條,那你就要擔心了,因為景氣恢復,黃金的價格也會快速下跌,這時候大家都在高興,而你在悲傷。
長期持有大量黃金,那就是代表你不相信這個世界經濟有未來,所以黃金也是一種悲觀指標。當人類發生災難的時候,它才會漲價。但根據哥倫比亞大學的統計,過去兩百年來黃金的漲幅只有 3.12 倍,而股票高達 103 萬倍,這就代表:從實證經驗看來,黃金的確是保守且悲觀的指標。不過,通常只要黃金漲了,而你又是個喜歡投機的人……那麼請注意銀、銅、鐵!尤其後二者是工業剛需品,漲幅會比黃金確定!
可是阿嬤都說要買黃金才安全
在《理財盲點:有錢人不會做的13 件理財決定》一書中,曾經做為黃金交易員的作者吉兒.施萊辛格( Jill Schlesinger )建議,不要把你的錢都放在黃金上。一直到現在,美國的深夜節目裡面會常常看到,許多資深演員仍然會在深夜為金幣和金條做廣告,他們告訴大家外面的世界很危險,所以不管發生什麼事情,一定要確保自己的資金安全,而黃金就是最適合的避險工具。
許多上一代從大陸飄洋過海而來的長輩,可能會訴說著黃金的好處,他們可能搭著太平輪過來,也可能跟著政府軍隊轉進到台灣,因為身上帶著黃金,而能夠在台灣有安身立命的本錢。因為這樣的觀念,所以長輩就會認為,黃金是最好的避險工具。但這恰恰印證了,黃金就「只是」一個避難的工具。黃金的價值並不會跟隨經濟成長而成長,而是隨著經濟越差、政治越動盪,黃金價格就會增加,所以當你大量持有黃金,就代表你看衰這個世界的趨勢。
有些人會說,黃金可以抗通膨,是最安全的避風港:這是因為過去全世界都是金本位制。也就是說,如果你要發行多少貨幣,就需要有多少黃金。但自從 1933 年羅斯福總統取消金本位制後,貨幣的價值已經跟黃金脫勾了,因此黃金的價值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黃金真的保值嗎?
從過去兩百年的經驗來看,就算經濟變差,黃金並不是一個好的投資標的物。以2012 年到2017 年這一段時間為例,人們面臨經濟困境,不但股市市值縮水,而且美國舉債上限增加,但在這個過程中,黃金並沒有隨之水漲船高,反而呈現下跌的狀況。
也就是說,如果你在 2012 ~ 2017 年,聽信唱衰市場人士的話,把你一半的組合變成黃金藏在床底下,就算黃金沒被偷走,你會賠得很慘、很慘。如果是黃金期貨就更慘,這就是為什麼巴菲特不買黃金的原因。
有些人會問:巴菲特都買了黃金開採公司的股票,我們為什麼不能買?首先你要知道,巴菲特買的是公司,而不是黃金本身,購買金礦公司股票可以幫巴菲特賺錢,但黃金放一百年也不會雞生蛋、蛋生雞。為什麼不建議買黃金?除了報酬率相對低之外,更重要的是:黃金沒有辦法支付利息給你,所以沒有複利的效果。
黃金無論如何沒複利效果
如果真的想要買黃金該怎麼辦?想賺一票災難財的,賺到要及時跑。或許,你可以投資黃金的指數型股票基金,也就是黃金 ETF 。雖然我還是不建議投資黃金相關的產品,就像我剛剛說過的例子, 2012 年到 2017 年的黃金市場是走跌的,相關的產品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台灣黃金 ETF 除了漲幅略少外,手續費還比美國黃金 ETF 高。
《理財盲點 》作者在書中提到,她的祖母生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匈牙利,為了逃離戰亂,祖母的媽媽給了祖母一堆金飾逃命,她的祖母離開了歐洲,輾轉來到澳洲,過程中就是靠著一點一滴變賣金飾而活,最後嫁給了祖父施萊辛格。所以祖母一直相信黃金救了她的命。這是在動盪不安的時代,黃金可以為人提供保護,但是不代表黃金對你而言是最佳保護。很多人會迷信一些曾經賺過錢的東西,像是:黃金、石油,還有在台灣曾經超熱門的世界礦業基金…等,但這些過去帶來獲利的產品,不代表未來也是。
我覺得投資最可怕的事情是:投資者不了解自己投資的標的。很多投資人不清楚金融產品到底可不可以存股?還是它只是投機?舉個例來說,以前台灣某大公司曾經有原油 2 倍的 ETF ,也就是正 2 的 ETF ,上市沒多久就因為平均淨值跌了 90 % 以上,達到清算的標準下市。而在下市之前,竟然還有180 萬張沒有逃掉,真的可謂損失慘重。所以在投資前,我們一定要清楚想投資的金融商品到底有沒有長期投資的價值。不該長期投資的,你要來得及跑,萬一買錯了,別惜售,狠狠跑。總而言之,我是樂觀主義者,我不相信避險財會在這世界得到勝利。
如果你真的那麼喜歡黃金,我還是建議:黃金的資產絕對不要超過總資產的 5 % ~ 10 % 。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 本業跨行電動車、民生消費股...4 檔績優成長股介紹!23XX、12XX 都上榜,提早佈局未來產業龍頭!
- 還在買儲蓄險?存 ETF 才能賺更多!複利+定期定額,用小錢輕鬆滾出大財富
- 小孩恐花費百萬?精算媽咪珊迪兔 3 步驟打造儲蓄計劃,孩子教育基金不煩惱!
- 股市 就是把錢留給有耐心的人!研究顯示:有長期投資目標,財富可增加 15%
- 股票賣了就漲,買了就跌?經濟學家:投資要賺錢,就靠 1 關鍵!
本文摘自《人生實用商學院》,作者:吳淡如、出版社:時報出版
( 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ch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