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隨著 Space X 旗下 Starlink 商轉,引爆「低軌道衛星」商機!
隨著 Tesla 執行長 Elon Musk 所主導的 Space X 旗下 Starlink(星鏈計劃)在 2021 年商轉,就此引爆「低軌道衛星」商機!近期扮演制訂無線通訊標準的 3GPP(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更首度公告,將在 2022 年的 Release 17 凍結版納入非地面波通訊,將成衛星通訊產業的重要里程碑。
台灣在考量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等主要先進國家,都陸續進行低軌道衛星相關頻譜資源釋出的情況下,交通部也於 8 月完成修正「無線電頻率供應計畫」,並公告低軌道衛星頻譜發放計畫,第一階段規劃將 10.7~12.7、14~14.5、17.7~20.2、27.5~27.9、29.5~30GHz 等頻譜釋出,預期最快在 2022 年就會正式發放台灣第 1 張低軌道衛星執照。究竟什麼是低軌道衛星?又有哪些概念股可受惠?
低軌道衛星:最大目標為實現「更廣覆蓋率」,彌補 5G 行動通訊的不足
根據統計,2019 年全球有 49% 的人口(約 37 億人)無法上網,甚至在已開發國家中仍有 13% 人口沒有網路使用,因此近年許多國家透過大型基建計劃,補助寬頻網路建設,以美國為例,總統拜登先前就宣佈規模高達千億美元的基礎建設計畫,希望結合光纖網路、衛星通訊、5G 等方式,打造無所不在的高速寬頻基礎設施,這也就是低軌道衛星最希望解決的痛點。相較 5G 所訴求的更高速率、更低延遲、廣連結外,低軌道衛星更希望彌補 5G 傳輸距離較短的缺點,且可提供不受地形限制的網路服務,實現「更廣覆蓋率」,補足 5G 行動通訊死角,最終達到全球網路覆蓋目標。
一般衛星按照距離地球的高度可概分為 3 大類,分別是低軌道衛星(LEO)、中軌道衛星(MEO)、地球同步軌道衛星(GEO),其中低軌道衛星因距離地球較近,擁有相對高的傳輸速率以及相對低的延遲特性,最重要的特色是因為通訊系統架設在太空中,訊號覆蓋地區不受地形限制如山區、海上、沙漠,尤其是滿足偏遠地區的民眾,或是作為災難通訊備援、國防戰地通訊等緊急應用。不過即使是距離地球較近的衛星,延遲仍可能達 30 毫秒,比起 5G 想要實現的 1 毫秒長很多,所以可以理解低軌道衛星主要是彌補 5G 無法廣覆蓋的不足,藉此達成與行動通訊的互補作用。
Space X 為發展最快的低軌道衛星營運商,目標在 2022 年中旬達 50 萬用戶
綜觀目前國際低軌道衛星主要營運商共有 4 間廠商,分別是 Space X 旗下 Starlink、Amazon 旗下 Kuiper、英國政府和印度 Bharti Global 擁有的 OneWeb、加拿大 Telesat。其中,發展進度最快的為 Space X,已發射約 1,900 顆低軌道衛星,先前經過 FCC(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核准預計將發射總計達 12,000 顆的星鏈網路,目標在 2027 年前發射完成,因此 2022~2027 年仍有約 1 萬顆要發射。目前 Space X 已經於全球 14 個國家陸續商轉,預期 2022 年 6 月可望達到 50 萬用戶,其中也包含中華電(2412)在 8 月宣佈,未來將在台灣引進 Starlink 的低軌衛星服務。用戶起初將花費一次性的 499 美元購買衛星接收天線,每個月再支付 99 美元的 Wi-Fi 連結服務費。
低軌道衛星最大商機在哪?有哪些概念股受惠最深?
(備註: iPhone 手機請長按連結)
現在訂閱不敗存股術 APP,終生享月省 $209!
升級後即可閱讀完整財經研究文!【不敗存股術 APP】訂閱內容:
1. 每月至少 4 篇時事分析文章
2. 每月 1 篇 VIP 專屬選股清單
3. VIP 專屬社團,老師親自解惑
4.APP 獨家音頻 30 部

(備註: iPhone 手機請長按連結)
現在訂閱不敗存股術 APP,終生享月省 $209!
升級後即可閱讀完整財經研究文!【不敗存股術 APP】訂閱內容:
1. 每月至少 4 篇時事分析文章
2. 每月 1 篇 VIP 專屬選股清單
3. VIP 專屬社團,老師親自解惑
4.APP 獨家音頻 30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