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投資不是只存在「領股利」與「賺價差」兩大派別,投資不是二選一的是非題,其實你可以既領股利,又賺到波段的價差!找到好公司,讓你可以安心領股利,等到配息降低或是找到更好的公司,就可以賣掉賺波段價差,一魚兩吃絕對不是問題。
文 / 江季芸
巴菲特有句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言:「如果你不想持有某檔股票 10 年,最好連 10 分鐘都不要持有。」此外,《我把套牢股變搖錢樹》作者老農夫的一句話:「慢慢來、比較快。」也深深打動了我的心,所以我便抱著要和我的股票天長地久的心情重返股市。
想靠存股,10 年達到 100 萬被動股息收入
我打著如意算盤,200 張中信金繼續配息 0.81 元加上配股 0.81 元的話,2017 年,我就能再增加 16 張股票,並領到 16.2 萬元股利。如果能以這樣的方式持續「複利」成長下去,我便能順利的達成投資目標。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2017 年中信金公布不配股、只配息 1 元,這樣一來,200 張股票只能領到 20 萬元股利。我估算 1 年若想領到 100 萬元股利,至少需要 1,500 萬∼ 2,000 萬元的本金。我一開始的本金只有 300 萬元,以為自己買了 1 張由台北前往高雄的高鐵車票,哪知道開心過了板橋站,才發現這張票只能搭到新埔站,之後必須轉搭台鐵普通車前往高雄。眼看這樣的速度無法讓我達成 10 年離開校園計畫的目標,所以必須調整原先的投資策略。
當你把股票賣掉,有些人便會用「如果你不想持有某檔股票 10 年,最好連 10 分鐘都不要持有。」這句話來批評你背離巴菲特的投資原理,覺得你是炒短線的人。為了避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造成的影響,若能仔細閱讀、反覆思考巴菲特的投資原理,將會獲得更多的啟發。
《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The Essays of Warren Buffett)一書指出,「我們採用雙管齊下的策略投資在企業上(也就是百分百收購,或是在市場上購入部分股權)。當然,有時市場會高估一家公司的價值。在此情況下,我們會賣掉手上的股票。此外,我們有時也會賣掉價格合理,甚至是遭低估的持股,因為我們需要籌措資金,買進價值遭更大幅低估的股票,或是我們覺得自己比較了解的公司。」
調整投資策略:「波段價差加上股利再投入」
由此可知,巴菲特並非只買不賣。一來巴菲特擁有巨額資金,但我的資金只有 300 萬元,所以不可能收購企業;再來,巴菲特投資的時間已有七、八十年,但我所設定的期限為 10 年。在認清自己的資金與時間局限後,我便將巴菲特雙管齊下的策略調整為適合自己的「波段價差+股利再投入」模式,藉此提升股票資產的累積速度!
一方面受到中信金只配發股利 1 元的刺激,另一方面 2017 年時,台股開始上漲至九千多點接近萬點時盤旋許久,根據台股的歷史經驗,萬點總是曇花一現,是一個很難突破且持續時間不久的關卡。有鑑於此,除權完,我將均價 16 元的 200 張中信金股票,以 18.95 元賣出 158 張,把 300 萬元本金全部回收,在帳戶(開心農場)裡存下 42 張「零成本股票」,而這 42 張股票就是 16 元漲至 18.95 元的波段價差及配息的成果。
我的波段價差策略,是在股票價格上漲時賣出,可以回收全部本金的張數,並把剩下來的數量當成零成本股票「存」下來。回收全部本金的好處,就是能重新逢低布局一次。由於要歸零重新開始,就會變得更謹慎,也能耐心等待機會、不會躁進。
看更多「存股」好文,助你實現財富自由:
- 小資族、退休族都愛的「定存股」該如何選? 4 步驟帶你挑出優秀定存股!
- 【定存選股學】他用這 3 指標,篩出 長線定存股!台積電 就是其中一檔 ...
- 買進台積電,鎖進保險箱 ,30 年帶來上億財富!達人陳重銘:存股前,先練習忘掉股價!
- 你是「存股」還是「存骨」?6 大定期定額的 迷思陷阱,小心 越存越慘....
- 流浪教師靠存股,提早 10 年退休!不敗教主:善用「二八法則」投資 ETF,別讓薪水在定存中當死水!
本文摘自《波段存股法,讓我滾出千萬退休金:投資晚鳥教師43歲打造股市開心農場,「波段價差」+「股利再投入」,讓投資變零成本》,作者:江季芸、出版社:采實文化
( 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Andy,本文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