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中國限電政策或許會延續至 2022 年 3 月,短期產能仍持續受影響
回顧上篇文章提及,目前中國各地方政府因實施限電政策,導致供應鏈在產能規劃出現干擾,同時選出廠區全部位於泰國地區的 PCB 業者泰鼎-KY(4927),短期內來看股價表現確實相對其他多數個股抗跌。近日根據中國媒體最新報導,中國限電政策或許會延續至 2022 年 3 月,短期產能仍將持續受影響,相關業者的未來獲利展望因此具有較多不確定性,本篇文章將繼續幫大家選出廠區不位在中國地區的公司。
中化生(1762):廠區皆位於台灣且客戶非中國廠,幾乎不受中國限電政策衝擊
其中生技股中化生(1762) 2 座工廠街位於台灣樹林,且客戶也非中國廠商,因此較不容易受到中國限電衝擊。雖然投資人聽到生技股容易聯想到過往曾經暴漲暴跌的浩鼎(4174)、合一(4743)等,然而中化生(1762)為原料藥廠商,與這些暴漲暴跌的新藥股有所不同。
回顧中化生(1762)近期財務數據,2021 上半年累計營收達 9.21 億元,年增 31.8%;2021 上半年累計 EPS 達 2.90 元,年減 43.7%。利用「陳重銘-不敗存股術 APP」法人系統來看,法人預估中化生(1762) 2021 年 EPS 將達 6.04 元,年減 12%,並預估 2022 年 EPS 將成長 47.7% 至 8.92 元,是什麼原因導致 2021 年營收成長,但獲利卻衰退呢?又是什麼原因讓 2022 年 EPS 可望重返成長軌道?以及什麼是原料藥?本篇文章將帶投資人瞭解中化生(1762)營運狀況、未來展望以及價值評估。
中化生(1762):亞洲少數兼具化學合成與醱酵技術的原料藥廠
客戶為製藥廠商,其中又以學名藥廠為主
中化生(1762)成立於 1964 年,並在 2010 年掛牌上市。公司為製藥集團中化(1701)的子公司,中化(1701)集團持股約佔 3 成,而中化生(1762)為台灣第一家原料藥廠商。
原料藥為藥品中具有療效的成份,也就是製造藥品所需的關鍵原料,因此中化生(1762)的客戶主要包含多個國際大型製藥廠,如 Hikma、Teva、Endo 等。其客戶又可依照製藥者是否為該藥的發明者,可再分為專利藥廠、學名藥廠兩種。其中專利藥是指新成份、新療效、新使用途徑的製劑藥品,相對於專利藥而言,學名藥門檻較低,只要在專利年限到期後,學名藥廠透過專利藥廠的公開資訊,製作相同成份並產生相同效用、副作用,最後拿到藥證後即可上市,兩者都是中化生(1762)的客戶,不過客戶群更集中於學名藥廠為主
從圖 2 看中化生(1762)的營收組合,並搭配圖 3 瞭解相關類別藥物用途說明。中化生(1762)旗下產品多元,其原料藥可用於治療心血管疾病、預防器官移植排斥,也有抗癌症藥物、肌肉鬆弛劑、抗真菌劑、抗糖尿病藥等。另外中化生(1762)為亞洲少數兼具化學合成與醱酵技術的原料藥廠,其中醱酵製程為利用菌種進行生產,並以化學方式進行半合成,相關產品製程較複雜且價格較高。
中化生(1762)可以投資嗎?未來展望、價值評估是如何?
(備註: iPhone 手機請長按連結)
現在訂閱不敗存股術 APP,終生享月省 $209!
升級後即可閱讀完整財經研究文!【不敗存股術 APP】訂閱內容:
1. 每月至少 4 篇時事分析文章
2. 每月 1 篇 VIP 專屬選股清單
3. VIP 專屬社團,老師親自解惑
4.APP 獨家音頻 30 部

(備註: iPhone 手機請長按連結)
現在訂閱不敗存股術 APP,終生享月省 $209!
升級後即可閱讀完整財經研究文!【不敗存股術 APP】訂閱內容:
1. 每月至少 4 篇時事分析文章
2. 每月 1 篇 VIP 專屬選股清單
3. VIP 專屬社團,老師親自解惑
4.APP 獨家音頻 30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