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經濟日報報導,中國限電衝擊持續擴大,2021.09.30 傳出中國生產工業矽重鎮雲南政府為了降低能源消耗,勒令產矽業者從 9 月起至 12 月減產 90%。
台灣太陽能業者表示,此舉將可能讓太陽能矽原料再度漲價,並進一步推升模組價格上漲。先前來不及反應原料上漲的訂單大致都已在 2021 上半年出貨完畢,目前新接訂單都採浮動報價,在下游客戶下單後,直到真正接近出貨前才以目前的原料成本確認出貨價格,有利於太陽能模組及電池適度漲價反映成本。然而若這樣的情況發生,可能讓電廠建置開發商出現觀望態度,放緩對於太陽能模組及電池的拉貨。
展望台灣太陽能產業,建置太陽能電廠的原物料在 2021 年以來大漲,因經濟部躉購費率給予投資報酬率僅5.25%,使系統開發商虧損而在 2021 上半年降低開工率,造成太陽能安裝目標進度落後,截至 2021 年 7 月累計建置約為 6.7 GW,距離 2021 年底政策目標 8.75 GW 尚有一段距離,甚至僅剛達到 2020 年底的 6.5GW 政策目標。若後續太陽能矽料繼續漲價,導致太陽能模組同步漲價,將不利於模組拉貨。另一個可能是若太陽能模組並未等同幅度調漲報價,受上游矽料漲價影響將壓抑模組廠商的毛利率表現。
整體而言,考量太陽能矽料因中國限電政策影響,後續將再進一步漲價,結果不是導致電廠建置開發商出現觀望態度,就是使模組廠商獲利遭受壓抑。相關廠商如元晶(6443)、茂迪(6244)、聯合再生(3576)目前評價並未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