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無論在人生的哪個階段
我們都想遇到貴人、好人
對討厭的人看不順眼甚至根本沒有交集
可是成功的人 最感謝討厭的人
比起讓你有好感的人
那些折磨你、讓你發火、討厭至極的人
才是讓你快速成功的關鍵
哪些討厭的人 你要感謝有他們的存在呢!?
趕緊來看看吧...
(贊助商連結...)
生活中最常遇到的 8 種討厭鬼,要結交!
1. 在高級咖啡廳工作的「跩」服務生
這種服務員 擁有專業訓練
讓你用一杯咖啡的錢 學到價值上萬元的禮儀課
不論什麼職業,都不能輕忽禮節
在重要場合,行為舉止、應對方式恰當
讓對方留下好印象,會為你製造更多機會
大部分人會覺得高級咖啡聽的價位太高所以不會去
但只要去過一次,就能了解為什麼了
咖啡廳內的氣氛環境、餐具、咖啡品質都讓你感到舒服
最關鍵的是,服務人員提供給顧客的專業
他們都會通過嚴格的徵選,接受專業的訓練
下次,可以仔細觀察那些服務員
如何招呼顧客?
上菜時的手勢與角度?
顧客有意見時,怎麼應答?
面對客訴時,是什麼態度?
無論你的話術多高明、專業知識多豐富
都得讓對方願意與你繼續深入聊下去後,才用的到!
2. 花時間給你忠告的人,可以向他學習
讓你敬佩的人 要接受他的建議 並且自我反省
生活中通常會有兩種人給你忠告:
第 1 種. 你自己都無法認同的人,向他學習會摧毀自己的自信
第 2 種. 讓你打從心底佩服的人,把他當作學習榜樣
雖然有句話說:「每個身邊認識的人,都是人生中的導師」
但同樣的建議,從這兩種人口中說出來
要能讓你心服口服的一定是第 2 種人!
忠言逆耳!
如果對方是讓你很尊敬的人
就要誠心誠意地接受他的建議 並且自我反省...
畢竟,學習本身就是一件快樂的事
如果還要花時間磨合,反而會浪費自己的精力
3. 超級不講理的奧客
面對這種客人,智慧、態度、情緒管理都會加倍成長
遇到抱怨不停、想殺價還嫌東嫌西等等...的客人
的確容易讓人火大
只需要一種方法,就能讓對方不再囂張
那就是:他愈任性,你就愈冷靜
換個角度想想,能遇到這種客人也是好事
如果你能更冷靜、更沉著地的回應他
你其實已經是贏家了!
4. 小事也做到極致的人 (有必要嗎?)
觀察愈敏銳,能注意到許多人忽略的細節 避免不必要的失誤
通常觀察愈敏銳的人,都是高階主管甚至是老闆
當你到客戶公司拜訪時 注意對方端茶的細節
例如:茶杯上的美麗花紋剛好朝向你
在炎熱的夏天端出來的茶是沁涼
寒流來時,茶是熱的卻不會燙口
這些不是偶然,而是對方用心的待客之道
你能偷學這些小細節 用來招待客戶 讓客戶更加信任你
做任何事 千萬不要有「我覺得這樣做就可以」的態度,你會後悔一輩子!
即使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藏著能讓你受用無窮的智慧
5. 態度冷淡的計程車司機
通常搭計程車,會覺得車資太貴,或是遇到態度不好的司機
覺得自己在花錢受罪...
但後來想想,覺得司機態度惡劣的前提
可能沒察覺到自己當時的態度也沒好到哪去
所以開始試著改變自己的態度 面帶笑容的接觸他們
結果發現面無表情的司機也笑了
他們也好健談 可能是接觸客層很廣 知道的訊息也很廣泛
在聊天過程中 吸收到不少知識呢~
「司機的態度,取決於客人的素質」
你給對方好心情,他也一定會回你好情緒的
其實,人與人相處就是這個道理!
6. 糾纏不休的推銷員
推銷員是練習「拒絕」的最好對象
許多人對推銷員的印象都很差 通常是拒絕往來戶
他們用盡各種方式 要介紹產品 對我們來說是騷擾也很困擾
學校沒有教過我們怎麼拒絕,出了社會
因為階級、年齡、人情等 會讓你愈來愈無法拒絕別人
不能一昧地答應對方 那會為自己帶來很多麻煩
如果能順利拒絕難纏的推銷員
對於主管、客戶的要求 一定也能巧妙迴避!
7. 私底下愛說別人壞話的人
從批評中 發現自己也有相同的缺點 悄悄的改正
覺得私底下講別人壞話這件事 是非常不好的行為
通常這種人 心中都會有很多不滿
換個角度想:這種人蠻可憐的 只能這樣滿足自己 他心裡一定有傷口...
因為人對於自己做不到或是感到自卑的事 很容易產生妒忌羨慕的情緒
可以聽聽但不要同聲附和
從批評中找出 自己也有的缺點 改過來
8. 客人只找他買東西的店員
跟人交流、討論、聊天,才會產生新的刺激
讓你思考更多元,因此進步
買東西時,有時候會很明顯地發現有店員很忙 有店員很閒
除了你之外,其他顧客也會找同一個店員服務
相對的,那些讓你不想靠近的店員 別人也不會找他
因為大家都是選擇看得順眼、態度好的人
這種店員經驗會愈來愈豐富,業績也會比較好
想想自己是不是很容易親近的人呢?
你會發現,成就愈非凡愈成功人士,看起來都是很親切、有魅力的
不要疏遠這 8 種人
他們都是免費的課程教學
很實際地發生在你生活中
你會從這 8 種人身上得到讓你進步的方法!
推薦這本書給大家
《就算很討厭也要勇敢結交的 5 種人》
作者: 千田琢哉 出版社:大是文化
【book可能的任務】粉絲團
透過閱讀,開拓知識
透過閱讀,增加話題
透過閱讀,放鬆心靈
我們提供「書摘」、「讀書心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