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專屬顧問的理財指南:小時候虧100元,總比長大虧100萬好!

圓神出版

圓神出版

  • 2015-04-24 11:41
  • 更新:2018-07-17 09:31

巴菲特專屬顧問的理財指南:小時候虧100元,總比長大虧100萬好!

(圖/shutterstock)

 

想想你從小到大,從什麼時候開始,

爸媽會跟你講「理財」「金錢」的觀念呢?

家裡的財務狀況,你清楚嗎?

還是你也跟多數人一樣,

從來不知道家裡的收入、負債情形呢?

 

在相對民主的美國,

大多數父母都不願意對孩子坦白家裡的財務狀況。

甚至有 80%的美國大學生

從未跟他們的父母談論過如何管理金錢。

這種談到錢就迴避的情形,

台灣的家庭也不惶多讓...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好的用錢觀念,

從孩子時期就要開始

多數父母親會認為,

這不關孩子的事,他們長大以後就會懂了。

但是華倫‧巴菲特最信賴的

銀行家拜倫.特洛特(Byron Trott)可不這麼認為,

如果你想要有好的理財觀念(會賺錢而不賠錢),

其實從孩提時期、從零用錢就要開始學習了!

小時候不懂虧了100元,

總比成人後虧100萬元更好吧!

 

巴菲特顧問的 理財教育法,

讓你意想不到

拜倫.特洛特算是許多名人的銀行顧問。

此處所指的名人並不是好萊塢巨星,

而是美國最富有的家族。

特洛特是個很受歡迎的英俊男子,

看起來就像是 1950年代的好萊塢電影男主角。

 

據他描述,

他是在「密蘇里州一個迷你小鎮的貧民窟」中長大。

現在,他住在密西根湖畔、一間七百六十坪大的豪宅。

特洛特曾是高盛公司的副董事長,

離職後自立門戶,

擔任美國百大富豪家族的顧問。

華倫.巴菲特曾稱他是「我信賴的投資銀行家」。

 

特洛特親切地答應跟我見面,

地點就在曼哈頓一間有鑲板的會議室。

我以為他的客戶都特別善於把金錢觀傳給下一代,

特洛特很快就粉碎了我天真的想法。

「應該這麼說,他們大部分都一點也不擅長。」他說,

「這就是我的切入點,

我可以提供他們把家人凝聚在一起的訣竅。」

 

 

他的忠告相當出人意料之外...

一、告訴他們錢在哪裡。

特洛特說,關於錢的事,

例如錢是如何賺到、賠掉、投資、花掉的,

大多數父母本能上都不願意對孩子坦白。

他指出,有 80%的大學生

從未跟他們的父母談論過如何管理金錢。

特洛特建議他的客戶大方打開家中的金庫大門。

 

孩子越常聽到 儲蓄的事,就越會存錢

「我告訴我的客戶,強迫他們的孩子擁有理財知識,

是他們可以做的最重要的事。」他說道。

特洛特引述一項統計數據,

家長愈常跟孩子談到債務,

孩子愈不會發生債台高築的情形;

孩子愈常聽到儲蓄的事,他們就愈會存錢。

 

「許多家庭的情況是,

他們過度仰賴潛移默化。」特洛特繼續說道,

「最近我跟一位美國女富豪坐下來詳談,

告訴她必須和孩子

敞開心胸地談一談。

她說不想拿事情的真相來增加孩子的負擔,

但其實用無知來增加孩子的負擔反而更糟糕。」

 

 

二、拿掉訓練輔助輪。

「我見過家族中最大的問題,」特洛特說,

「是不願意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決定。」他舉例說明,

汽車租賃公司Enterprise Rent-A-Car創始人傑克.泰勒,

擁有超過 90億美元的淨資產,

曾名列全美第 18位最有錢的人。

當泰勒的兒子 32歲時,

他把一家公司交給兒子,從此不再過問。

「大多數的父母都是一直干涉。」特洛特說道。

 

他指責我沒讓女兒為自己做夠多的決定。

他說,例如我跟琳達不應該強迫女兒

把她們自己的錢平分成 4等份。

我們應該讓她們自己選擇百分比,

即使這代表有一部分的錢會比較少。

「你幫她們裝上了訓練輔助輪,

現在應該要拿掉,讓她們學著自己騎腳踏車。」

「可是,萬一她們騎到水溝裡去怎麼辦?」我說道。

 

 

萬一孩子用錢失敗,

你也該換個心態想

「帶著六美元的零用錢騎車掉進水溝,

而非帶著六萬美元的薪水

或繼承六百萬美元的遺產騎車掉進水溝,

是非常好的想法吧。

你六歲的女兒也許是對的,

假如她不捐出五分錢銅板,

而是採取巴菲特的作法進行投資,

以複利滾出十幾億美元,再捐錢出去。

如果巴菲特一路以來不斷捐出一千萬美元,

他的身價只會有一百億美元,

而不是現在的五百億美元,

他也就沒辦法捐四百億美元給蓋茲基金會了。」

 

 

三、接受孩子熱愛的事物,

而且是任何事物。

巴菲特以不願寵壞孩子聞名。

他的妻子給三個小孩每人各一億美元,

在這筆錢並沒有毀掉他們之後,

巴菲特又給了三個孩子每人一個十億美元的基金會。

特洛特對這項決定早已知情,我問他對此有何看法,

金錢本身就是會慣壞孩子嗎?

 

 

金錢 不一定會寵壞孩子

「我不這麼認為。」他說,

「我見過太多真的非常有錢的小孩,都是很棒的人。

根據我的經驗,傑出的人之所以傑出,

是因為他們找到自己熱愛的事物,

有些是在商業領域,但有些則是在慈善事業。

巴菲特的其中一個兒子是農夫,另一個是音樂家。

大多數家庭並未真的

讓他們的孩子跟隨自己的熱情走,

他們想當然耳地認為,

父母熱愛的事物就是孩子熱愛的事物,

但通常並非如此。

你應該允許孩子在他們的夢想中做個與眾不同的人。」

 

四、讓孩子出去工作。

在學術界,關於孩子與金錢的議題有許多模糊地帶,

不過研究明確指出,兼差對小孩很有幫助。

明尼蘇達州的聖保羅市有一項青年發展調查,

追蹤許多孩子從就讀九年級直到三十五、六歲,

以確定童年是否應該只能玩樂與學習,

還是工作是否可能成為有用的部分。

結果發現,有工作的人在學校不會失去學習興趣,

也不會減少與家人相處、

參與課外活動或當志工的時間,

他們甚至更善於時間管理。

 

 

趁早對未來有規劃,

長大後對生活更滿意

正如帶領這項調查的研究員杰伊蘭.莫提瑪所觀察:

「對未來愈有規畫的青少年,

長大成人後也較有可能愈成功與對生活感到滿意。」

 

特洛特也同意這樣的看法。

「我所認識最成功的成年人,

都是在很年輕時就投入做生意。」

 

 

他說,「無一例外。

巴菲特相信這就是成功的秘訣,

你的小孩必須要投入做生意。

巴菲特認為,我之所以成功,

是因為我做過修剪草坪的生意、開過服飾店,

我小時候做過所有這些不同的生意,

所以我懂錢,即使我從來沒有學過經濟學。

 

 

他認為,

要在商業界成功,

提早置身於商業環境是有必要的。

所以,如果你真的希望你的女兒了解錢,

那就讓她們擺個賣檸檬汽水的攤位。」

 

本文擷取自:《意想不到的幸福家庭秘訣

美國亞馬遜家庭教養類暢銷榜 No. 1

圓神書活網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圓神出版

圓神出版

你的目光曾經停駐過的書,就是你想拓展的 視野。 書是活的,圓神出版 是你打造美好生活的提案家。 圓神書活網 : http://www.booklife.com.tw/

你的目光曾經停駐過的書,就是你想拓展的 視野。 書是活的,圓神出版 是你打造美好生活的提案家。 圓神書活網 : http://www.booklife.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