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6投資快訊】車廠放棄即時生產,車用晶片明年仍將短缺!

【15:06投資快訊】車廠放棄即時生產,車用晶片明年仍將短缺!

晶片荒促使全球汽車製造商改變傳統作法,增加晶片庫存,或是確保自家所需的稀有金屬供應穩定。以「及時生產」(JIT)聞名的豐田也不得不改變策略,它開始告訴部分供應商,將半導體產品庫存水準從 3 個月調高至 5 個月。其他同業像日產汽車(Nissan)也考慮將半導體庫存從 1 個月提升至 3 個月以上,鈴木汽車(Suzuki)則要求零組件製造商保持幾個月的庫存。許多公司開始跟半導體供應商簽訂長期合約,跟多家公司訂購同一種商品。隨著車內的控制裝置逐漸數位化,一台車所需的半導體數量正在增加。根據《IHS Markit》資料顯示,與 20 年前相比,汽車製造商在晶片支出已增加3倍。晶圓代工廠格羅方德(Global Foundries)表示,為了應付全球車用晶片短缺,2021年汽車晶片產量至少增加一倍,並再投資 60 億美元擴大產能。不過汽車產業直呼到 2022 年都晶片短缺,格羅方德擴產計畫卻要到 2023 年才會見到效果,因此預計明年的車用晶片市場仍將處於短缺情況。除了車用晶片外,其他晶圓廠的大量新增產能都預計將於2023年開出,不過屆時需求能否填補這麼多新增產能,仍有疑慮。而目前在部分電子商品已經看到庫存水準回升,但需求放緩現象,在overbooking的疑慮逐步浮出檯面上,務必留意半導體供應鏈的往後的去庫存循環時間可能提早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