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看法分歧,四大指數走勢分歧
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確診新冠肺炎,共和黨參議院少數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要求民主黨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延後至8月休會後再舉行投票,原計劃本周內完成審議的進展恐生變數,並且Delta令新增確診數再度飆高,美、中ISM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公布值低於預期,聯準會理事長華勒(Christopher Waller)認為10月可能出現縮減購債等利空齊聚,四大指數走勢分歧,漲跌幅介於-0.28%~+0.62%,其中費半表現最佳。雖然Fed出現鷹派發言,但美元指數短線持續走疲,終場收跌0.03%,兩大經濟體數據雙雙走疲亦為金市在1,800美元/盎司的大關帶來支撐,現貨黃金終場收跌0.07%,以1,812.86美元/盎司作收。
油市部分,由於美國7月ISM製造業PMI指數公布值僅59.5,低於預期的60.9與前值60.6,中國7月ISM製造業PMI公布值僅50.3.,低於預期的60.9與前值60.6,兩大經濟體的數字雖然皆處於50以上,但雙雙出現走疲跡象,加上美國境內昨(2)日通報單日新增確診數達13.58萬人,Delta變異病毒傳播迅速,雖然仍不預期美國出現封州防疫,但觀望兩大經濟體擴張轉疲仍令美油、布油雙雙收黑,跌幅分別為2.84%、2.59%。由於中國先前為亞洲區的原油需求復甦指標,但受到原物料走揚以及氣候影響,7月工廠活動增速為17個月以來最低,數據出現放緩跡象,而美國接種率低的南方州與中國南京傳染跡象升溫亦為短線重點,供給面持續受到OPEC+已於先前調整各國產油基準,中國預期釋放約2,200萬桶戰略石油儲備的影響。石油三巨頭表現分歧,Chevron跌幅0.18%,Exxon Mobil漲幅0.02%,ConocoPhillips跌幅1.21%。
S&P500 11大板塊跌7漲4,其中非核心消費、醫療保健2板塊分別收漲0.28%、0.17%,材料、能源2板塊分別收跌1.17%、0.71%。成分股中DXC Technology與Fortinet分別收漲6.58%、4.55%表現最佳。由於麥肯錫提及中國市場在全球電動車總量已逾半,除了中國持續推動電動車的鼓勵政策以外,於Tesla最新季度中,中國市場的交付量佔比高達98%,與此同時,中國的理想汽車在電動車的7月交付量達8,589輛,年增251%,小鵬汽車在電動車的7月交付量達8,084輛,年增228%,蔚來汽車在電動車的7月交付量達7,931輛,年增124.5%,令目前仍居於市場主導地位的Tesla同受買盤青睞,終場收漲3.27%,順利收復年線。但由於晶片短缺為目前車商共識,理想汽車的總裁沈亞楠先前於7/26公開提及,晶片短缺可能將持續到2021年底,甚至2022年初,而AlixPartners先前出具的報告中亦提及,晶片短缺可能使全球汽車製造商蒙受 1,100 億美元的銷售損失,令晶片短缺成為後續電動車市場能否再度放量的焦點。
尖牙股跌多漲少,其中Facebook跌幅1.22%,Netflix跌幅0.47%,Amazon漲幅0.12%,Apple跌幅0.23%,Alphabet漲幅0.09%。其中Facebook先前公布的第二季度財報表現亮眼,營收達290.8億美元,年增56%,優於市場預期的278.9億美元,EPS達3.61美元,亦優於市場預期的3.03美元,日活躍用戶數達19.1億,月活躍用戶數達29億,皆年增7%,其中廣告價格大飆47%,投放量亦成長6%,明顯可見現階段廣告業務仍為發展重點,但Apple隱私政策將加深廣告商追蹤成效的難度,對於廣告業務的具體影響尚未可知,可能導致Facebook加大力度發展Facebook和Instagram Shops的商店模式。反觀同為電商競敵之一的Shopify,雖然受到疫情影響加速消費轉型,第二季度財報營收達11.2億美元,年增57%,但因為主要人流來源仍是透過Facebook取得,當Facebook加大力度發展商店模式搭配社群人流,將有利商家降低客群獲取成本,潛在侵蝕Shopify現有營運模式,Apple隱私政策與Facebook商店模式的方向,可能令電商類股自建平台與曝光成為後續發展重點。
道瓊成分股跌多漲少,McDonald's雖然在第二季度的淨營收達22億美元,換算EPS億美元,遠優於去年同期受到疫情影響時的4.84億美元、0.65美元,業績表現亦為連續2季度優於2019同期,2021財年上半年的淨營收達38億美元,以去年同期作為基準,大增16億美元,但由於McDonald's於昨(1)日出現證實,在Delta變異病毒導致確診人數持續上增,令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亦要求完全接種疫苗的個人戴口罩,目前美國區的餐廳,所有客戶與員工都需要重新戴起口罩,消息仍令股價於失守5日線後跌幅擴大,終場收跌1.08%。而NIKE傳出越南亦情導致位於越南的工廠停工,但大陸缺工情況延續,目前平均工資達1,000元美金,延遲出貨加上原物料與運價高昂,雖然尚未公告漲價時間與漲幅,但可能調漲售價仍帶動股價收漲0.74%,續延5日線上行。費半成分股漲多跌少,其中ON SEMI因為第二季度的營收達16.7億美元,年增38%並優於市場預期的16.2億美元,大漲11.73%,於成分股中表現最佳。
疫情部分,台灣疫情留意雙北開放內用後是否導致新增確診人數飆高。中國南京傳出病例外移跡象,現有防堵措施失效。日本疫情持續延燒,一都三縣確診數創高,後續留意醫療資源負荷。韓國首都圈防疫舉措暫至8/8,首都圈疫情出現放緩跡象。泰國延長防疫措施至8/18,範圍由13省擴大至29省。印尼疫情峰期已過後續聚焦醫療體系重建與疫苗施打速度。澳洲雪梨出現國防軍上街協助執行封城,布里斯本封城令由8/3延至8/8。美國南方州迎來第四波疫情,美國疾病管制中心的數據顯示,過去1個月有超過9成死亡重症者都是未施打疫苗的成年者。
量縮整理,加權震盪暫守17500大關
由於聯邦海事委員會(FMC)剛確定不干涉自由貿易運價,昨(2)日就傳出一家美國家具托運人(MCS Industries)向聯邦海事委員會(FMC)對幾家全球集裝箱運輸公司提起600,000美元的訴訟,令貨櫃航運三雄早盤開低,長榮(2603)於季線尋找支撐,盤面在聯電(2303)的率領下續由電子表現,部分資金轉往電器電纜的華新(1605)、大亞(1609),後續隨長榮(2603)出現買盤拉抬帶動陽明(2609)收漲5%,台積電(2330)亦於午盤擴大漲幅,帶動加權震盪收漲50.48點,以17,553.76點作收,成交量3,841.7億。OTC櫃買指數收漲0.46%。3大類股指數電子終場獨紅。29大類股指數漲跌各半,其中電器電纜、貿易百貨2大類股指數終場分別收漲3.61%、3.54%表現最佳,油電燃氣、觀光2大類股指數分別收跌1.66%、1.19%表現最弱。
(券商軟體)(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法人動向】
三大法人合計:+15.49億元
外資:+9.39億元
投信:-3.97億元
南亞科Q2毛利創10季高,股價收復月線
權值股部分,富邦媒(8454)陸續傳出利多消息,除5、6月的防疫升級,帶動日均業績成長2倍,其中任天堂Switch佔電玩主機銷售達8成佔比,而1H21的電玩遊戲銷售年增更高達8成,先前於7/22宣布與任天堂共同打造momo「任天堂旗艦店」,亦有利於拓展男性客群,提高男性消費比例,市場樂觀看待,台灣電商滲透率目前僅約14%,遠低於中國和韓國的35%、33%,在疫情推升網購需求,不論富邦媒(8454)或台灣市場都有大幅成長空間,推估2025年滲透率上看25%,今、明、後年EPS分別有望挑戰18.5元、24.6元、31元,股價於月線取得支撐後,今(3)日浮現買盤,終場收漲7.62%。南亞科(2408)受惠DRAM市況復甦,在7月合併營收79.5億,月增4.08%,年增62.03%。7月累計合併營收483.19億元,年增34.91%。2Q21毛利率42.3%,季增13.2個百分點、稅後淨利61.62億元,季增127.9%,創近10季高,單季EPS達2元,帶動股價於收復5日縣後續揚接連收復月線,但由於總經理李培瑛提及庫存逐步去化的背景下,預期3Q21的銷量仍有機會季減,且將逢季線壓力,仍應留意追價風險。
(資料來源:籌碼K線 菜圃股倉製圖)(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世界Q2稅後淨利創歷史新高,股價連4紅
由於Vale加拿大鎳礦產地罷工、俄羅斯自8/1起對鋼鐵、鋁、鎳、銅出口徵收至少15%的臨時關稅,加上大陸亦透過釋放戰備庫存以試圖打壓大宗物品通膨,令亞洲相關金屬的供給空闢減少,鎳價自4月底以來逐步攀升,而銅價部分,雖然Delta變異病毒於中美新增確診人數有升溫跡象,引起市場觀望需求能否維持強勁,但因全球最大銅礦智利埃斯孔迪達(Escondida)礦場工會7/31反對資方提出的待遇條件而投票通過罷工,斡旋失敗亦可能將刺激銅價再創新高。華新麗華(1605)在連續4個月調升不鏽鋼盤價的背景下,財報獲利可期,並且LME銅價出現止穩跡象,帶動股價大漲5.58%,後續聚焦8/6法說。個股部份,世界(5347)2Q21合併營收 101.56 億元,季增 10.6%,毛利率 40.89%,季增 2.79 個百分點,年增 7.73 個百分點,營益率 29.42%,季增 2.72 個百分點,年增 7.96 個百分點;稅後純益 26.02 億元,季增 17.58%,年增 75.57%,EPS 1.59 元,3Q21展望營收區間可望挑戰115~119億,季增15%,挑戰續創歷史新高,毛利率也上看到44~46%,於午盤出現買盤拉抬,終場收漲1.25%,股價連四紅。
(資料來源:籌碼K線 菜圃股倉製圖)(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盤面小結
整體而言,亞洲各區疫情復熾,但美國亦有確診數升溫隱憂,隨美元短線走疲回測年線,針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要求今後赴美上市的中資企業必須揭露更多風險資訊一事,中國監證會表示將加強溝通,令中概股有望延續反彈,有利於資金滯留亞股,台股盤面部分,市場調查機構IDC發表2Q21全球智慧型手機初步統計結果,出貨量為3.13億支,年增13.2%高於原先預期,且蘋概鏈步入傳統旺季,雖然電、傳各擁利多,只是非金電的族群部分仍持續留意,貨櫃航運三雄萬海(2615)、長榮(2603)、陽明(2609)短線能否於季線止跌,短線電子仍具資金吸引力的背景下,蘋概供應鏈有望逐步發酵,而矽晶圓、Mosfet、被動元件、MCU族群、車電、ABF等部分漲多個股於修正站穩支撐時,但由於基本面並未改變,亦接連重返資金焦點,進入財報公布期,獲利亮眼的個股有望先行表態。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追蹤我的粉絲頁《菜圃股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