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競賽號角響起!「低軌衛星」引發科技角力戰,聯發科(2454)和這幾家台廠 以 2 關鍵搶占先機!

CMoney官方

CMoney官方

  • 2021-08-02 10:31
  • 更新:2021-08-02 11:09

太空衛星

 

今年七月,「人類征服太空」又跨出了一大步。英國企業家、維珍集團的大老闆布蘭森(Richard Branson)在台灣時間 7 月 11 日搭乘自家的太空船「團結號」(VSS Unity)成功到達無重力的太空,完成他太空旅行的夢想。但其實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創立的航太公司藍源(Blue Origin)更早就公布會在 7 月 21 號把貝佐斯送上太空,沒想到突然被布蘭森捷足先登。而且藍源還在推特公開批評維珍的企劃根本算不上是太空旅行,兩邊互不相讓散發濃濃煙硝味。不過呢,比起偏向休閒娛樂性質的太空旅行,大家更關心的其實是當全球的富豪都開始把觸角伸到太空之後,未來是否可能會出現爆發性的商機?我們台灣又要怎麼在這場太空競賽裡頭找到自己的立足點?今天就來帶各位了解!

 

藍源(Blue Origin)vs. 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

首先要介紹開頭有提到的藍源和維珍銀河,前者由大型電商平台亞馬遜(Amazon)創辦人貝佐斯創立、後者則是布蘭森創立。他們在太空船的技術上存在著不小的差別,藍源的 New Shepard 定義上是探空火箭(Sounding rocket)是可以透過緩慢降落讓火箭能夠回收再利用,理念和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所成立的 SpaceX 不謀而合。維珍的「團結號」在定義上則是屬於太空飛機(Spaceplane),顧名思義和飛機相似可以機動飛行且能用滑翔的方式回地球。在這兩家航太公司陸續飛上太空之後,富豪和世界強國們之間的航空爭霸賽也迎來了新一波的高潮。 

 

「低軌衛星」引發科技角力戰

根據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IA)的資訊,2020 年全球太空經濟產業中「衛星」相關的產值占比超過 7 成,所以整個金融市場對於衛星產業的關注度十分熱絡,其中又以「低軌衛星(LEO)」最夯!目前最主要的四大天王是 SpaceX 的星鏈(Starlink)計畫、英國、印度的 OneWeb、亞馬遜的 Kulper 計畫,還有加拿大 TELESAT 的 Telesat Leo 計畫。但有業界人士認為衛星產業根本就容不下這麼多間公司,有可能到最後會演變成一家獨大的局面。而在這四巨頭之中,馬斯克的 SpaceX 無庸置疑是發展速度最快、暫居第一的老大,他們的目標是發射 1.5 萬顆低軌衛星,現在成功升天的衛星有 1800 顆,已經能夠覆蓋地球上大部分的主要地區。

再來第二名的是 OneWeb,是由英國政府和印度集團巴帝全球(Bharti)聯手併購,之後也發射了將近 200 顆低軌衛星。而貝佐斯的 Kulper 計畫和加拿大的 TELESAT 雖然在發展速度這方面都比較緩慢,但他們放眼更長遠的未來,打算串聯衛星和客戶服務,打破太空產業 B2B 也就是商家對商家的模式,找到 B2C 商家對顧客的不同經營方式。 除了以上四大天王之外,中國、韓國也都紛紛投入這場太空競賽,這也顯示出了太空競賽不僅僅是歐美國家之間的角力,亞洲強國們的勢力也都不容小覷。

 

台廠以 2 關鍵 贏得星際大戰早鳥門票

那麼,我們台灣呢?其實早在 2015 年 SpaceX 的星鏈計畫初期,馬斯克就已經找上了台灣的科技廠,而且開啟電動車新世代的特斯拉生產鏈中,台廠的占比超過 75%,有專家認為 SpaceX 會複製特斯拉成功的模式,其他太空業者則會複製 SpaceX 的模式,所以可以發現台灣在這場星際大戰供應鏈中位居重要的地位。不過,為什麼馬斯克會對台灣情有獨鍾?先從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IA)對太空經濟產值的定義來看,占比最重的「衛星」裡面又以「衛星地面設備」的商機最大,這也是台灣搶先布局的機會。因為低軌寬頻衛星會和地面的 5G 通訊技術結合,台灣在 5G 和半導體的實力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

此外,台廠主要還有兩大關鍵優勢:第一個是台灣屬於「非紅色供應鏈」,因為太空衛星產業也和國防安全息息相關,中國、美國關係緊繃,在太空競賽中又處於對立面,這樣一來,台廠便成了最佳選擇。第二個則是台灣科技廠的「高 CP 值」,能同時保證優良品質又能控制成本。目前已經成功打入低軌衛星供應鏈的台廠有台揚(2314)、啟碁(6285)、金寶(2312)、群電(6412)、同欣電(6271)、穩懋(3105)等,而 IC 設計龍頭聯發科(2454)也在去年 8 月就已經和國際航海衛星通訊公司達成合作共識,完成 5G 物聯網衛星通訊技術。

雖然以目前來看太空產業還在發展階段,客戶不多,對有進入生產鏈的台廠來說所占的年營收比例也不高,但衛星產業是非常具有未來趨勢的,對這議題有興趣的投資人之後可以密切關注以上提到的太空概念股,找到合適的進場時機!

 

參考資料:

 

更多買賣股心法,這些好文推薦你>>

 

本文為 CMoney 團隊整理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圖:shutterstock / 撰文者:Winny;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CMoney官方

CMoney官方

CMoney團隊致力於研發更好的投資分析工具,期望能有效協助法人與個人找出合適自己的投資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