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便利商店林立,
去年經濟部統計,台灣密集度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南韓,
走幾步路就會經過7-11、全家、萊爾富或OK Mart,
提供鮮食、飲料、繳費、取貨等多樣服務,早已與台灣人的生活緊密連結。
今天我們的主題將聚焦於超商雙雄中的全家(5903),
近年營運致力於發展數位化、APP會員經營,
近兩年營業利益率從2.5%微幅上升至3%,
其效果已逐漸改善其獲利能力。
然而5月國內疫情爆發,三級警戒下對全家將造成什麼影響?
本篇我們來更新它的營運近況吧~
全家簡介
全家於1988年成立,由日本全家引進台灣,
主要股東有日本全家(50%)、泰山(22.5%)、三洋維士比(3.3%)、光泉(5.3%)。
於2004年進軍中國,據點於上海、蘇州、杭州、廣州等大城市,
中國獲利主要認列於業外。
今年第一季台灣店家數總計3832家,首季增加62家。
店家數於台灣市場市佔率31.65,僅次於統一超7-11。
然而撇除店家數來看,
全家近年在數位轉型上大幅領先統一超,
其APP優化較早,系統使用上相對統一超穩定,
會員數也早於2019年中旬突破1000萬人次。

此外,全家也推出新穎的銷售手法,
拿2019年所推出「友善食光」為例,
當消費者選購貼有友善食光標籤商品,結帳時即可享有7折優惠,
此舉不但成功引起話題,也減少剩食的浪費,
近期針對此功能又新增了定位功能,
使用APP即可查詢各分店友善食光的商品及數量。
後續將能提高鮮食周轉率,對於APP的使用黏著度亦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2020年國內雖有疫情,但疫情仍相對海外可控,
全家領先布局APP數位優化,加以超商寄杯等行銷策略奏效,
去年營收穩定成長至853.7億元,年增9.82%,
尤其以咖啡以及麵包銷售最為明顯,營收分別年增17%、5%。

營運近況及展望
今年第一季全家營收208.4億元,季減4.1%,
主因傳統淡季,高毛利的飲料銷售下滑。
4月營運雖有回溫,然5月中旬國內疫情急遽升溫,
三級警戒導致來客數下降約15%,
以及上班人流減少導致咖啡需求顯著減少,
使全家六月營收衰退至63.1億元,月減11.8%。
所幸疫情期間宅經濟需求爆發,
冷凍鮮食、超商EC包裹取貨量增加,進而支撐營運。
有別於餐飲業月減20%以上的幅度,全家所受衝擊已相對輕微。


台灣便利商店林立,
去年經濟部統計,台灣密集度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南韓,
走幾步路就會經過7-11、全家、萊爾富或OK Mart,
提供鮮食、飲料、繳費、取貨等多樣服務,早已與台灣人的生活緊密連結。
今天我們的主題將聚焦於超商雙雄中的全家(5903),
近年營運致力於發展數位化、APP會員經營,
近兩年營業利益率從2.5%微幅上升至3%,
其效果已逐漸改善其獲利能力。
然而5月國內疫情爆發,三級警戒下對全家將造成什麼影響?
本篇我們來更新它的營運近況吧~
全家簡介
全家於1988年成立,由日本全家引進台灣,
主要股東有日本全家(50%)、泰山(22.5%)、三洋維士比(3.3%)、光泉(5.3%)。
於2004年進軍中國,據點於上海、蘇州、杭州、廣州等大城市,
中國獲利主要認列於業外。
今年第一季台灣店家數總計3832家,首季增加62家。
店家數於台灣市場市佔率31.65,僅次於統一超7-11。
然而撇除店家數來看,
全家近年在數位轉型上大幅領先統一超,
其APP優化較早,系統使用上相對統一超穩定,
會員數也早於2019年中旬突破1000萬人次。

此外,全家也推出新穎的銷售手法,
拿2019年所推出「友善食光」為例,
當消費者選購貼有友善食光標籤商品,結帳時即可享有7折優惠,
此舉不但成功引起話題,也減少剩食的浪費,
近期針對此功能又新增了定位功能,
使用APP即可查詢各分店友善食光的商品及數量。
後續將能提高鮮食周轉率,對於APP的使用黏著度亦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2020年國內雖有疫情,但疫情仍相對海外可控,
全家領先布局APP數位優化,加以超商寄杯等行銷策略奏效,
去年營收穩定成長至853.7億元,年增9.82%,
尤其以咖啡以及麵包銷售最為明顯,營收分別年增17%、5%。

營運近況及展望
今年第一季全家營收208.4億元,季減4.1%,
主因傳統淡季,高毛利的飲料銷售下滑。
4月營運雖有回溫,然5月中旬國內疫情急遽升溫,
三級警戒導致來客數下降約15%,
以及上班人流減少導致咖啡需求顯著減少,
使全家六月營收衰退至63.1億元,月減11.8%。
所幸疫情期間宅經濟需求爆發,
冷凍鮮食、超商EC包裹取貨量增加,進而支撐營運。
有別於餐飲業月減20%以上的幅度,全家所受衝擊已相對輕微。
隨著國內疫情已逐漸受控,近日每日新增確診人數維持10~30例上下。
中央實施微解封,針對餐廳、電影院、遊樂園區等適度鬆綁,
在國內疫苗施打率持續提升下,加以夏季飲料旺季來臨,
下半年門市人流可望緩步回升下,預期營運可望逐步回穩。
股利政策
全家近年透過數位化轉型,
產業地位持續逼近超商龍頭統一超,
觀察其獲利於2019年、2020年皆有明顯提升。
全家近十年股利發放率維持75~80%以上,
獲利維持逐年成長下,提供穩健的配息。
全家今年將配發7.5元的現金股利,
目前殖利率約2.86%。

體質評估
回顧近期表現及未來展望後,
我們再使用艾蜜莉APP分析公司體質,
觀察到公司財務體質出現警示,
不良項目有3項,分別為:
「是否為燒錢慘業」、
「是否體質幼弱」、
「是否欠錢壓力大」。
警示1:是否為燒錢慘業
首先,超商初期投入資金成本較高,
加上產業特性競爭,服務客群同質性高,
因此多藉由擴展分店以擴大市佔,
初期投入成本較高的情況下,
仍可以觀察企業所採取的策略,
是否有利於擴大市佔、提升回購率,
進而加速現金流回收速度。
而全家近年採取的銷售策略效果,已顯現在獲利成長上,
其門市人流、APP使用黏著度皆有所提升,
甚至有引領龍頭統一超跟進的跡象,
因此再投資比率雖高,
但整體來言,全家近年獲利仍持續攀升,
此項擔憂尚可先排除。
警示2:是否體質幼弱
全家成立時間晚於統一超,因此其規模也較小。
然而與統一超相似,
全家背後尚有日本全家(50%)、泰山(22.5%)、
三洋維士比(3.3%)、光泉(5.3%)等資源豐厚的股東撐腰,
因此景氣下行之時,所面臨的風險也會降低,
目前雖面臨疫情疫情逆境,
然確診人數逐步受控,疫苗持續抵台。
短期的逆風可望隨疫情淡化而消散,
目前此項疑慮仍無須過度擔憂。
警示3:是否欠錢壓力大
全家負債比90%,
主因投入成本高,需依賴舉債支撐營運擴張,
但觀察帳上現金仍充裕,
速動比40%、利息保障倍數高達8倍,
國內疫情因素逐漸減輕下,
後續營運也將轉好,
短期帳上資金充足,現金流維持充裕下,
資金無法周轉的風險仍偏低。
快速結論
全家近年領先數位化轉型,
產業地位持續逼近超商龍頭統一超,
獲利能力近兩年皆有明顯提升。
近期雖逢國內疫情逆境,
但隨著國內疫情已逐漸受控,
中央實施微解封,
以及在國內疫苗施打率持續提升下,
全家下半年門市人流可望緩步回升,
預期營運可望逐步回穩。
★警語:以上只是個人研究記錄,
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
【歡迎加入 艾蜜莉-自由之路 臉書粉絲團】
跟著艾蜜莉一起 學習投資理財,
一起邁向 財富自由~(手刀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