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蘋概股 2021H1 表現慘烈
過去 5 年要在台股賺取超額報酬,幾乎都要將重心放在蘋概股身上,
無論是 2015 ~ 2018 年 iphone 多次更改規格,或是 2019 ~ 2020 年 5G 題材,
蘋概股幾乎就等於是飆股的代名詞,而蘋概股又分為剛引進新規格的市場寵兒,
或蘋果已經扶持多家供應商,淪為「毒蘋果」的供應鏈,
然而無論是哪一種,進到 2021 年之後,表現一律慘不忍睹,
投資人如果在 2021 年 1 月買進蘋概股,到了 5 月份至少都虧損 10% ~ 15%,
在大盤一路攻破萬六、萬七,甚至 5 月份下旬的反彈行情,蘋概股都呈現盤跌或落後大盤的現象,
鋼鐵人、航海王、蜘蛛人(紡織)這些「傳產電子化」的股票主導了 2021 上半年的市場走勢,
只剩下面板、記憶體兩個電子中的傳產勉強還有些人氣,
法人針對蘋概股的產品規格研究再深,也敵不過資金被傳產股吸走的趨勢 ,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蘋果無法端出新規格
今(2021)年上半年電子股表現不佳,除了去年基期偏高,
導致股價上修空間有限外,蘋果在策略上從硬體導向公司轉往軟體導向也是原因之一,
在供應鏈管理上,蘋果透過扶持陸廠,當作對台廠殺價的籌碼,
吃蘋果只能代表營收的增長,卻不一定是獲利的保證,
而蘋果將重心轉往軟體,也讓手機、平板等硬體的規格更新變慢,
缺乏新規格讓市場難以找到題材拉抬,
畢竟過去蘋概股的飆漲模式,就是圍繞在新規格及市場想像空間上打轉。
蘋概股的四階段失靈
2021 上半年傳產股當道,但攤開幾家大投信的持股,
清一色都還是以電子股為主,一直到 4、5 月份才迫於績效壓力買進航運、鋼鐵,
這是因為過去 5 年投信基本上都依賴蘋概股的勝利方程式,即「蘋概股的四階段」,
這四階段分別是:預期蘋果採用新規格、預期到放量之間的空窗期、產品放量拉出第二波漲勢以及競爭白熱化,
通常每年 Q1 ~ Q2,蘋概股進入淡季期間,市場就會開始猜測蘋果今年的產品會導入那些新規格,
法人則會針對新規格找尋標的拉抬,由於蘋果還未正式下單,
這一階段的上漲全憑想像空間,研調機構配合投信,用預估的 EPS 給出目標價,
單純依靠題材想像力推動下,散戶也抱不住股票,
法人及大戶很容易就可以吸收籌碼拉抬,
在每年 Q1 ~ Q2 將許多投資人眼中看起來像是妖股的標的拉出 1 ~ 2 倍的漲幅,
並在邁入第二階段之前逐步獲利了結,然而 2021 年除了喊了 2 年多的 MiniLED 背光,
市場幾乎看不到蘋果 2021 年能端出甚麼新規格刺激市場的想像力,
投信過去幾年的勝利方程式失效,導致 2021 上半年投信的績效表現不佳。
下圖:玉晶光(3406)是投信過去蘋果「勝利方程式」的代表,
經常在 Q1 ~ Q2 沒有營收時透過本夢比拉抬,彌補淡季沒有營收標的時的績效。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第三階段被向後遞延多季
除了缺乏新規格的導入,原本預期要放量的新規格,
也因為量產上遇到困難向後遞延多季,
2019 ~ 2020 年蘋概股新規格主角不再是 iphone,而是 Mac 筆電,
除了遠距辦公帶動筆電出貨量上升外,蘋果陸續採用剪刀腳鍵盤及 M1 處理器,
除了製造換機潮話題,也讓特定台廠吃到商機,
2020 年蘋果鍵盤相關概念股表現就像現在的鋼鐵人、航海王,
1 個月就能上漲 50% 甚至 100%,而剪刀腳鍵盤概念股,
早在 2019 年 Q3 就已率先上漲,但一直到 2020Q2 營收才顯著上升,
2020 年是進到所謂第三階段:產品放量拉出第二波漲勢,
原本法人預期,即便蘋果 2021 上半年沒有新規格製造話題,
還是可以依賴另一個新規格的放量來拉抬,也就是從 2019 年談到 2021 年的 MiniLED 背光,
但這個第三階段卻被向後遞延多季。
MiniLED 背光 Mac 不斷延期
去(2020)年 4 月 ~ 5 月 MiniLED 背光相關概念成為市場主流股,
晶電(富采(3714))、惠特(6706)、台表科(6278)、GIS-KY(6456)在當時成了投信必備持股,
相關股票進入本夢比第一階段,原本法人預期,
蘋果將在 2020Q4 推出搭載 MiniLED 背光的 Mac 筆電,
相關供應鏈在 2021Q1 就可以看到營收顯著增長,
但從 1 月份一直等到 4 月,市場只等來 MiniLED 背光的 ipad pro,
相關供應鏈的營收年增率也沒有爆發性增長,市場傳聞供應鏈在 MiniLED 背光的生產上遭遇困難,
甚至有消息將矛頭指向臻鼎-KY(4958),導致臻鼎-KY(4958)股價從 129 元一路下挫到 5 月最低 84 元,
不論讓蘋果 MiniLED 背光 Mac 難產的主因為何,
在市場原本預期產品會亮相的 4 月下旬發表會也落空後,投資人對 MiniLED 背光的信心徹底崩潰,
也連帶影響到與 MiniLED 無關的 Mac 供應鏈,股價表現跟著市場情緒走弱。
下圖:市場有些消息將 MiniLED 出貨遞延的矛頭指向臻鼎-KY(4958),
該公司股價也在外資借券賣出打壓下一路走跌。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電子股調整完畢後的機會
2021 上半年電子股的弱勢表現,基本是由於去年基期過高、蘋果缺乏新規格以及預期要放量的新產品推出時間不斷遞延,
三個原因所造成,整個 Q2 電子股都在進行估值的重新調整,但這就代表蘋概股為首的電子股完全沒有機會嗎?
本文認為,雖然現在資金流動快速,股民們今天買了明天就要漲停板才是當務之急,
但在追高傳產股的同時,還是可以思考,電子股市值過半的台股,電子交易佔比卻只有 30% ~ 40%,
是否為一個健康的籌碼結構?隨著 6 月份邁入傳統投信作帳月,
資金還是有機會回流調整完畢的電子股,而從最近的消息來看,
蘋果有機會在 6/8 的開發者大會(WWDC)上面,推出搭載 MiniLED 背光的 14 吋及 16 吋 Mac 筆電,
相關供應鏈也有機會從 7 月份開始迎來已經遞延 3 個季度的營收爆發,
這將為已經被傳產股打到殘血的電子、蘋概股帶來反攻的契機。
蘋概股公司派進場撿便宜
事實上,在 5 月份股民對蘋概股棄之如敝屣時,
一些公司派已經默默的進場低接自家股票,
就以 2019 ~ 2020 年以剪刀腳鍵盤供應鏈成為投信寵兒的精元(2387)來看,
元大- 北屯及群益金鼎-潭子,這兩個公司派地緣券商在 2020 年股災期間,
一路低接自家公司股票,從 30 元向下承接到 20 元,
短短一個月買超 1.5 萬張,平均成本落在 23 ~ 29 元。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Q2 ~ Q3 營收爆發,公司派逢高減碼
2020 年 5 月份開始,精元(2387)營收在蘋果搭載剪刀腳鍵盤的 Mac 筆電放量下,
一路呈現高年增率,股價也從 25 元上攻到最高 70 元,
公司派分點元大- 北屯在股價突破 65 元後逐步減碼,總計賣出 1.23 萬張,
以 2020 全年 EPS 6.39 元來看,公司派在 3 月份市場情緒把股價打壓到 25 元時進場,
其實是用 4 倍本益比買進,並在本益比漲到 10 倍時賣出,
因此精元(2387)公司派分點的進出,對於判斷蘋概股風向,有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意義。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下圖:2020 年 4 月 14 日,公司派 4 家投資公司總計持有 59,069 張精元(2387)。
(圖片來源 : 2020 精元股東會年報)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下圖:2021 年 4 月 18 日,公司派 4 家投資公司總計持有 42,183 張精元(2387),
減少的張數與元大- 北屯在 65 元以上減持的張數接近。
(圖片來源 : 2021 精元股東會年報)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5 月股災公司派再度進場
今(2021)年 5 月台股在融資過高及疫情兩個因素下,出現一波小股災回檔,
指數雖然只回檔 10 ~ 15%,但對於 3 月份開始就表現不佳的蘋概股來說,
則是陷入盤跌變暴跌的階段,一般來說,無量盤跌的股票,在股災時不僅不會抗跌,
反而會因為缺乏成交量的因素,出現暴跌的走勢,如果暴跌後的價格是不合理的,
清楚基本面的資金就會進場護盤把股價買到 V 轉,而精元(2387)在跌破 60 元後,
沉寂快一年的元大- 北屯再度現身,總計 5 月份買超了 5,576 張,
如果從 3 月底電子股盤跌開始算起,買進張數已經達到 7,522 張,
上一次公司派分點切入時,事後來看是本益比 4.5 倍的價位,
公司派此時再次介入,是否意味著 Mac 相關蘋概股在 6 月初調整完畢、解決 MiniLED 量產問題後,
有機會靠營收表現重新贏回市場的青睞?就留給讀者自己去想像。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 快速結論
最後整理出本文重點如下:
1. 鋼鐵人、航海王、蜘蛛人(紡織)這些「傳產電子化」的股票主導了 2021 上半年的市場走勢,
只剩下面板、記憶體兩個電子中的傳產勉強還有些人氣,
法人針對蘋概股的產品規格研究再深,也敵不過資金被傳產股吸走的趨勢 。
2.2021 年蘋果缺乏亮眼的規格更新,原本法人將希望寄託在 MiniLED 產品放量,
但由於生產遇到問題,MiniLED 背光 Mac 多次延期,投資人對 MiniLED 背光的信心徹底崩潰,
也連帶影響到與 MiniLED 無關的 Mac 供應鏈,股價表現跟著市場情緒走弱。
3.蘋果有機會在 6/8 的開發者大會(WWDC)上面,推出搭載 MiniLED 背光的 14 吋及 16 吋 Mac 筆電,
這將為已經被傳產股打到殘血的電子、蘋概股帶來反攻的契機。
4.去(2020)年剪刀腳鍵盤供應商精元(2387)的公司派分點元大- 北屯,在 3 月份股災期間進場於 25 元大舉掃貨,
2 個月後營收爆發帶動股價漲幅 100%,地緣分點於 65 元以上減碼,
以 2020 全年 EPS 6.39 元來看,公司派在 3 月份市場情緒把股價打壓到 25 元時進場,其實是用 4 倍本益比買進,
而元大- 北屯在 5 月股災時再次現身,總計 5 月份買超了 5,576 張,
雖然精元(2387)及其他蘋概股仍呈現無量低人氣的狀態,不符合當前今天買了明天就要漲停板的風氣,
不過從去(2020)年 3 月公司派掃貨,6 月份開始起漲的時程來看,蘋概股有機會在 Q3 重新贏回市場青睞。
📣歡迎加入【股市小P】新粉專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