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社會一陣子了卻還是沒買保險?破解 4 大保險迷思...你最不該先買「這 1 類壽險」!小資族如何做好保險規劃?

小花平台保險+

小花平台保險+

  • 2021-06-02 17:40
  • 更新:2022-03-10 12:25

保險規劃

 

 

【我們想讓你知道】

唯有正確保險保障觀念,才能為自己做出適合自己的規劃選擇。說到買保險最主要的目的,無非是為了要轉嫁無法預期或是控制的風險,然而風險有大有小,絕大多數人考量這看不到、無法想像的風險,寧可多買也不要不夠,往往每年繳交的保險費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至於要如何把錢花在刀口上、買到自己真正所需的保障又不會增加太多經濟負擔?

 

文 / 小花平台

 

小花平台在固定保險專欄持續主張唯有正確保險保障觀念,才能為自己做出適合自己的規劃選擇。只是,幾乎所有人都有自己的角度和迷思,建議投保前先釐清楚,才能確保個人權益。以下小花平台從小資家庭切入,為讀者整理常見的4個投保迷思並一一解答。 

 

迷思 1、手中可動用資金有限,要先保障誰? 

小花平台理財與保障新觀念:把自己擺在第一順位,照顧好自己才擴及保護家人》一文中,已明確指出,唯有自己先立於不敗之地,才有能力照顧好自己,進而顧及身邊的家人,「父母是子女的主要照顧者,也是家中的經濟支柱,一旦突然倒下中斷收入時,自己都顧不了,還遑論子女的保障?」 更進一步,再試想一下,如果父母幫子女繳交保險費,但是自己卻沒有保險,一旦生病了急需用錢時,子女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負擔?還有就是,如果父母因為生病、受傷住院,導致無法工作而繳不起子女的保險費時,豈不因此白白失去繳了多年的保單? 

 

迷思 2、預算有限,應該先保哪一種保險? 

這個問題應該是每個人都曾經問過自己的問題,尤其是手頭資金較不充裕的小資族或是新婚夫妻,建議優先考慮可能會讓人「措手不及」的情況,像是突然失去工作能力或是急需一大筆醫療費用時,必不可少的保險諸如:壽險、意外險、實支實付型醫療險、癌症險、重大傷(疾)病險等。 小花平台保險顧問提醒,等到建構好個人的基本保障後,如果綽有餘裕,其次再考慮規劃儲蓄險或是投資型保單。 

 

迷思 3、家有小小孩,保險該怎麼買? 

針對兒童保單,在小花平台保險專欄已多有報導,建議從新生兒階段開始,就可以開始著手規劃,首推意外和醫療保障最為重要,必不可少。 根據衛福部調查發現,國內 4 歲以下兒童死亡人數占所有兒童死亡人數高達 6 成以上,其中尤以初生嬰兒的周產期死亡和因為事故傷害死亡的比例最高,再進一步分析,學齡期兒童因為事故傷害送醫的比例占所有事故傷害人數約 2 成 3 左右,又以夾傷和撞擊占比最高,且年級愈高、受傷比例愈高。 由此可見從初生嬰兒到學齡期兒童,時時刻刻都要小心事故傷害的威脅,小花平台保險顧問建議,做個精打細算的聰明家長,趕緊「超前部署」為孩子提前準備好意外、醫療及失能保障,建構一個安心無虞的未來。 

 

迷思 4、買了保險就放著,幾乎從不拿出來翻閱 

「買了保險後,這絕對是錯誤的行為!」小花平台保險顧問強調,保單買得多、保費繳得高,並不代表保障足夠,因為「有保障」和「有足夠的保障」是兩回事,定期檢視保單並適度調整保障內容,看看是否買「對」也買「夠」,以釐清自身保險需求及保障缺口。 小花平台保險顧問指出,在人生每個不同的階段所遇到的問題和現實狀況各有不同,保障需求及規劃自然也不同,建議一旦家庭有事、出現狀況時,應該審慎評估手中既有的保險、看看有哪些漏洞,需不需要做調整了。 此外,針對國人投保險種比例嚴重失衡「重儲蓄、輕保障」,小花平台保險顧問特別提醒,每一個家庭至少每年進行保單健檢一次,搭配以理賠時效每2年檢視一次,除了可以避免忘記申請理賠的烏龍事件外,在理賠過程中,也能進一步了解自己有多大的能力承擔風險,並釐清自身保障需求為何。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本文由 小花平台保險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 圖: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責任編輯:Winny;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

小花平台保險+

小花平台保險+

小花平台保險+ 是以會員為核心所打造的保險資訊分享平台 不僅提供量身、良心的專業保險資訊 更提供多元的保險、財經、生活訊息 幫助您了解保險的那一點點事情

小花平台保險+ 是以會員為核心所打造的保險資訊分享平台 不僅提供量身、良心的專業保險資訊 更提供多元的保險、財經、生活訊息 幫助您了解保險的那一點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