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房間亂糟糟和不有錢很有關係!從房間的凌亂程度就能感受你身上的「窮酸味」有多濃,《財富自由的吸引力法則》書中提出了相關的論點,希望能幫助你在財富自由路上更加順利!
文/菅原圭
有錢人絕對不會做的事就是,不整理、不清掃,任憑房間髒亂,你的房間是否總是整理得乾乾淨淨,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你與財富有多少緣分。
收入愈低,房間愈亂
某週刊雜誌曾推出一個企劃,前去拜訪年收入大幅低於平均值的人的房間。而這群人所具備的特徵,與其說是不出我所料,不如說是大大超乎我的想像。 根據報導,與財富無緣的人具有以下五項共通點:
- 房間內堆滿不用或不適用的物品(捨不得丟東西的個性使然)。
- 廁所、浴室和廚房等地方的水槽髒汙。
- 有大量屬於個人興趣的物品,如漫畫、遊戲或吉他等。
- 囤放垃圾(沒有掌握好丟垃圾的時間)。
- 一直在使用舊電器。
舉例來說,冰箱裡老是塞滿沒吃完的食物,或是待洗衣物和垃圾老是堆積成山的人都得特別留意。說出來不怕別人笑,我的房間之前也是接近這種狀態。每天忙到沒時間整理。雖然總是對自己說「只要動手,隨時都可以打掃乾淨!」但又不是住在什麼豪宅,要把周遭環境打掃乾淨根本花不了多少時間。
整理房間,就能改變用錢習慣
我自己是因為某個因緣際會,整顆心才「脫胎換骨」。那個契機就是老家的大清理。母親年邁逝世後,我在清理老家的期間,不知怎麼地感到悲從中來。因為不管怎麼清理,總有清不完的物品。在這些物品當中,雖然也有頗具價值的東西,但絕大多數都是毫無珍藏價值的物品。因為家母正是典型捨不得丟東西的人。在那之後,我趁著一次搬家的機會,連忙處理掉手邊的大半物品。
直到現在,我平時所用的餐具,數量絕不會超出廚房一格抽屜的收納量。至於衣物之類,我也是放膽處理掉了。正好住處附近有間教會經常舉辦義賣會,我有不少東西都捐給了他們,像是文具用品、餐具、手帕和各類鞋包等。再加上我很愛出國旅遊,順手買下的紀念品或伴手禮囤積量可觀,而這些東西我也果斷地全捐出給教會義賣。
不用說,把東西捐出去義賣其實換不了錢。但只要一想到「這些物品不是被丟掉,而是有人會去使用」我心中的罪惡感便得以消除,讓我能夠毫不留戀地清出大半物品,心情頓時變得輕鬆暢快許多。
不亂花錢,房間就會乾淨整齊
歷經過這次手邊物品的大清理後,我的用錢習慣也有了極大的改變。為了不讓難得整理乾淨的家再次變得髒亂,除了真正有需要的東西外,我不再胡亂購物。現在即使出國旅遊,我也連一張明信片都不會買。因為先前搬家大清理時,就清出了一大疊連用都沒用過的海外風景明信片。話雖如此,我出遊時還是會替親友買一些「會消失」的伴手禮,那就是食物。因為吃完就沒了。
把家裡整理乾淨,用錢習慣自然就會不一樣。就我的個人經驗而言,這絕對是千真萬確的。告訴自己別再亂買沒用的或並非急需的物品。每天都省下一點錢,日積月累下來這會是一筆可觀的數目。
更多存錢技巧,好文推薦你:
- 省一杯咖啡,竟滾出900萬?適合小資族的「拿鐵因子」存錢法:不必先有錢 也能夠理財【下篇】
- 想要儲蓄,就得靠 5 招 養成存錢習慣!讓你 3 年無痛存下 40 萬
- 錯誤的記帳,反而沒有理財效果?用「3 步驟」分類記帳,你會發現:原來錢都浪費在這裡!
- 太省錢,會對生活失去動力... 理財作家 艾爾文:用「523 收支分配法」讓你存錢的同時,也能玩樂!
- 一昧的節省,只會 讓存錢很痛苦!心理解讀師告訴你:定下儲蓄目標的「2 大心理好處」
本文摘自《財富自由的吸引力法則》,作者:菅原圭、出版社:遠流
( 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Y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