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中一言不合就漲停,23 支 IC 設計 3 月年增率爆增 50%,再次重現大漲價時代!

CMoney官方

CMoney官方

  • 2021-04-08 17:37
  • 更新:2021-04-09 01:10

盤中一言不合就漲停,23 支 IC 設計 3 月年增率爆增 50%,再次重現大漲價時代!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018 年 4 ~ 6 月漲價概念股攻佔台股漲幅排行榜,

只要傳出報價上漲的股票,投資人不分青紅皂白,先掛漲停買進再說,

今天買進明天就要漲停,才是當務之急,同樣的景象於近期重複上演,

只是這次漲價概念股的範圍更廣,從電子股到傳產股都有漲價題材,

原本 2 月下旬中小型股轉強時,漲價概念股就已強勢表態,

而隨著 3 月份投信作帳炒熱行情,4 月上旬中小型漲價概念股百花齊放,

漲停板已經不夠看,連續漲停板才是投資組合的標準配備,

當然,漲停板必須搭配催化劑,而現階段最能加速股價上漲的催化劑就是營收。

 

 

2 年的需求累積到 1 年爆發

去(2020)年 Q4 指數大漲後,市場就已出現 Overbooking 的疑慮,

認為電子業有可能會在某個時間點重現 2018 年需求突然下滑,股價大幅修正的劇本,

然而近 3 個月,電子業的訂單不僅沒有下修,

缺料的情形反而更加嚴重,原本缺產能只侷限在晶圓代工,

現在 ABF 載板、封測、面板、驅動 IC、MCU 無一不缺,

且隨著疫情淡去,基礎建設的需求升溫,

原物料報價也進入漲價周期,2020 年如果沒有疫情,

本身就是景氣的大好年,但因為疫情的關係,大量需求被向後遞延,

於是演變成 2021 年要同時滿足 2020 及 2021 兩個年度需求的景象,

車市也在這個背景下,迎來 3 年來最大的復甦,連帶導致車用電子也大缺貨,

各行各業、上游下游,共同的話題都是大缺貨,零組件喊漲。

 

漲價概念股與營收

漲價題材裡面,營收是最重要的催化劑,

就以面板來看,在固定成本及單位變動成本不動的狀態下,

營收的增長數字幾乎就等同於獲利的增加金額,隨著報價漲幅越來越大,

友達(2409)、群創(3481)的營收年增率從 20% 一路攀高至 70%,

法人預估 EPS 也從原來的 1 ~ 2 元不斷上調,到 4 月份已經有法人預估面板雙虎 2021 年 EPS 有機會突破 6 元,

同樣的邏輯也適用 IC 設計業者,雖然聯電(2303)、世界先進(5347)這些晶圓廠也調漲報價,

但直接面對系統廠的其實是 IC 設計業者,IC 設計業者在產能短缺下,

對系統廠漫天喊價,原本 1 塊錢的東西賣到 6 塊錢變成家常便飯,

營收動輒年增 30% 甚至 50%,而這些增加的營收,

幾乎都是獲利,帶動不少 IC 設計業者的股價及獲利,彷彿重返 2008 金融海嘯前,

台灣 IC 設計產業大鳴大放的時代,拉出漲幅排行榜,二線 IC 設計業者幾乎占據排行榜,

台股 2 萬點在現在的氛圍下,似乎只剩下時間問題。

 

盤中頻傳營收數字,一言不合就漲停

由於下游系統廠詢問上游業者,得到的答覆大多數需求大於供給,

有些甚至要暫停報價,市場也不免好奇這些上游業者的 3 月營收表現,

隨著中小型漲價概念股越來越火爆,開始有投資人嘗試打聽 3 月份營收數字,

以至於 4 月初只要傳出營收創新高、年增率破表,

股價就會在盤中爆量大漲,45 度角直攻漲停版,有些股票不講武德,

一天漲停板不過癮,營收公告前可以連續 3 ~ 4 天都漲停板,

一言不合就漲停成為漲價概念股的日常,如果營收公告後,

數字比外傳的還要高,那麼後續就還有更多的漲停板招待,

20 年前台股過熱時,開盤即收盤的劇本,於 2021 年再次上演,

不過這次漲停板不是 7%,而是 10%。

盤中一言不合就漲停,23 支 IC 設計 3 月年增率爆增 50%,再次重現大漲價時代!

(圖片來源 : 券商看盤軟體)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3 月營收月增、年增爆噴股

由於去(2020)年 3 月份大封鎖導致營收基期偏低,再加上今(2020)年漲價概念股營收爆發,

截至 4/8 公告營收的公司當中,竟然有高達 210 家的營收年增率超過 30%,

就算用累計年增率,同時符合 3 月年增率 30%,1 ~ 3 月累計年增率 50% 的公司也高達 126 家,

我們不得不套用更多篩網才能縮小清單規模,

 

1. 2021 年 3 月營收月增率 > 5%

2 月份台股過年,如果 3 月份月增率偏低,那即使營收年增,

市場也不會有太大的反應,不過這個篩網,小編實際操作後,

發現只篩掉 8 間公司,也間接證明台股 3 月份營收表現確實瘋狂。

 

2.過去 3 個月單日平均成交量大於 1 千張

這個篩網很簡單,除了營收好、業績好,還要是市場上的熱門股,

冷門股容易出現股價對營收毫無反應的尷尬狀況。

 

3. 3 月營收單月年成長 30%

既然股價都可以 1 個月上漲 30%,那麼公司單月營收表現,

年增率必須突破 30%,應該也不是太過份的要求,

但事實是,台股 3 月份營收年增率 30% 以上的公司有好幾百家。

 

4. 過去 3 個月累計營收為年增 50%

去年 2 月份因疫情關係,很多公司營收相對偏低,

2 月份年增率高於 3 月份,因此累計年增率的篩網,

採用 50%,而非 30%,但即使如此,篩網內的公司依舊高達 72 間,

沒有看錯,在 4/8 已經公告營收的公司當中,同時符合單月年增 30%、3 個月累計年增 50%,

且平均單日成交量大於 1 千張的公司,高達 72 家。

 

5. 產業類別為半導體

由於營收表現實在是太火爆了,小編不得不動用最後一個篩網,

產業類別必須是半導體,由於這波漲價概念股的搖滾區就在半導體,

因此本文只整理符合以上 4 個篩網,且產業類別為半導體的公司。

盤中一言不合就漲停,23 支 IC 設計 3 月年增率爆增 50%,再次重現大漲價時代!

(圖片來源 : 小編整理)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1. 聯詠(3034)

雖然市場不斷有 Overbooking 的雜音傳出,但這並不能阻擋採用成熟製程的 IC 設計業者,

把自家 IC 當成 2018 年被動元件漫天喊價的狀況,就以驅動 IC 大廠聯詠(3034)來看,

2020Q4 毛利率已來到 38%,遠高於 2019 年同期的 32%,3 元的東西賣到 13 元,

1 元的東西賣到 6 元,該場景當然是不可能持續的,但 2018 年被動元件,

4 月開始價格飛漲,股價卻在 6 月才見到高點,聯詠(3034)公告 3 月份營收高達 95 億,

年增率 63.96%,Q1 獲利也機會挑戰 10 元水平,目前市場傳出 4 月份還會繼續調漲 12% 報價,

代表 4 月營收有機會突破百億元大關,Q2 單季獲利甚至上看 12 ~ 13 元。

下圖:去年 Q4 晶圓代工產能和聯詠(3034)出貨量就已經達到極限,

今年 1 ~ 3 月增加的營收,很大一部分都是報價的上漲。

盤中一言不合就漲停,23 支 IC 設計 3 月年增率爆增 50%,再次重現大漲價時代!

(圖片來源 : Cmoney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2. 驊訊(6237)

音效晶片廠驊訊(6237)去(2020)年業績同樣受惠於疫情帶動的 PC 產業回春,

驊訊(6237)自從 2010 年 PC 產業走下坡之後,營運狀況就不慎理想,

總計 2011 ~ 2019 年,驊訊(6237)連續 9 年繳出營業利益為負的難堪成績,

2014 ~ 2017 雖然靠處分轉投資華研(8446)持股轉虧為盈,

但卻難以掩蓋本業表現不佳的事實,

去(2020)年疫情讓 PC 相關產業出貨量大增,訂單從一線 IC 設計廠擴散到驊訊(6237)這些二線廠,

如微星(2377)這一類的大廠也下單到驊訊(6237),

加上大股東瑞昱(2379)的幫助,驊訊(6237)營收從 2020 年 4 月份開始逐月上揚,

到 9 月份衝過一億,Q3 EPS 也繳出 10 年來不曾有過,僅靠本業就獲利 1.07 元的成績單,

原本市場以為 2021Q1 驊訊(6237)營收就會降溫,但隨著宅經濟持續發燒,

驊訊(6237) 3 月營收繳出 1.37 億元的成績,高於去年 11 月的 1.13 億,

且二線 IC 設計業者在產能缺乏下,無論是否為面板驅動 IC,都開始醞釀漲價,

驊訊(6237)在這層氛圍下,已經從原本的富爸爸轉單概念股,變成市場上最紅的 IC 設計股之一。

盤中一言不合就漲停,23 支 IC 設計 3 月年增率爆增 50%,再次重現大漲價時代!

(圖片來源 : Cmoney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3. 天鈺(4961)

過去台股 IC 設計業者當中,面板驅動 IC(DDI)是技術門檻最低的一塊,

相關業者要不是長年虧損,就是股價長期在 2 ~ 30 元遊走,

只有少數像聯詠(3034)這種具備規模經濟的業者,才能長期穩定的繳出獲利,

但去(2020)年疫情引爆遠距商機以來,這個產業彷彿重現了 2018 年被動元件的走勢,

由於驅動 IC 大多在成熟製程投產,成熟製程最大產能來源的 8 吋晶圓廠卻在疫情拉動 PC 產業爆發後,

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驅動 IC 產業供給開始短缺,從買方市場變為賣方市場,

業者紛紛以存貨不夠為由調漲價格,技術門檻不高的驅動 IC 竟出現了 30% 甚至 40% 的毛利率,

但哄抬價格的同時,還是要確保有一定的產能供應,天鈺(4961)身為鴻海(2317)集團旗下的 IC 設計公司,

不像聯家軍一樣可以有穩定的產能分配,但透過鴻海(2317)轉投資的夏普,

天鈺(4961)在海外找到了半導體產能,這讓天鈺(4961)在價格調漲的同時可以維持一定出貨量,

天鈺(4961) 3 月營收月增 35%,年增 95%,Q1 累計年增率 90%,

亮眼的營收表現,推升天鈺(4961)市值從 70 億衝上 600 億,

從一家小公司變成鴻海(2317)集團發展半導體最關鍵的一間公司。

盤中一言不合就漲停,23 支 IC 設計 3 月年增率爆增 50%,再次重現大漲價時代!

(圖片來源 : Cmoney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想知道下週的最新選股嗎?

購買 籌碼 K 線APP 

觀看最佳選股組合與洞察趨勢!

盤中一言不合就漲停,23 支 IC 設計 3 月年增率爆增 50%,再次重現大漲價時代!盤中一言不合就漲停,23 支 IC 設計 3 月年增率爆增 50%,再次重現大漲價時代!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CMoney官方

CMoney官方

CMoney團隊致力於研發更好的投資分析工具,期望能有效協助法人與個人找出合適自己的投資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