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研擬比照英國央行,要求金融股不發股利!? 阿勳這樣看

金管會研擬比照英國央行,要求金融股不發股利!? 阿勳這樣看

今天要做的是新單元,

這種單元內容會比較輕鬆一點,

篇幅也不會那麼長,

主要是針對"重大時事"去做探討,

除了提供我自己個人的想法,

也提供大家一些思考方向,

歡迎大家留言自己的看法~

 


近期最大的新聞,

不是台積電市值又創新高,

也不是台股漲破 14000,

而是金管會可能要比照英美,

限制金融股發放股利,

此消息一出,對於存股族可說是天打雷劈,

畢竟金融股在過去半年,

已經遭受了降息的影響,導致獲利能力下滑,

可能影響 2021 年的配息金額,

現在又傳出不發股利了!?  無疑是雪上加霜!

 

今天文章就分幾個議題探討:

1. 金管會為什麼要求金融股不配發股利?

2. 長線看來,金融股還可以當作存股嗎?

3. 若要存金融股,怎麼挑比較好?

4. 新的一年,金融股將會表現得如何?

5. 最近「開發金」被納入 0056 的新成份股中,適合當作存股標的嗎?

 

 

 

https://youtu.be/yB7Z5PKJMio

影音導讀:吸收力更好

只有我是全影音經營,

記得聽,不要浪費這權益了。

調成 1.25-1.5 倍速

切到 youtube 可調整速度,

可更省時間,學習更有效率。

 

 


 

金管會研擬比照英國央行,要求金融股不發股利!? 阿勳這樣看

金管會為何這樣做?

擔心逾放比率會增加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

英國央行要求銀行暫停派發現金股利,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 12/7 透露,

上周已請銀行局與保險局研究,

不排除參考英國,

針對明年配發金融業的現金股利做管理。

 

黃天牧在 12/7 號出席立院財委會,

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詢問,

英國已要求各銀行今、明年不發股利,

擔憂銀行逾放明年大幅增加,

台灣是否將比照英國?

 

黃天牧對此回應 : 

「正在請銀行局、保險局研究,明年股利政策是否要管理,目前還沒有結論,會針對國內資產品質狀況做研究,但因每個國家金融發展情況不同,英國的狀況會考量,但不見得會完全比照。」

 

保險業

本來就要經過主管機關同意

由於保險業的營運模式靠的是投資利差,

因此獲利狀況較為不穩,

所以原先保險業在發放現金股利時,

就要經金管會核准,銀行、金控則不需要,

有此可知,此次的消息,

其實大家比較擔心的是銀行股與金控股。

 

黃天牧表示 : 

「目前保險業獲利不錯,銀行部分要看明年整個銀行資產品質,如果有獲利的話,明年股利政策改怎樣斟酌,除要回饋股東,也要有超前部屬,銀行要因應未來資產品質變化,保險業要實施新會計規定,都要預留一些資金。」

 

 

 

阿勳解析

看事情要重點,

台灣金管會之所以有這些舉動,

無非就是擔心 2 件事情:

1. 逾放比率增加

2. 資本適足率下滑

我們先來了解兩者的公式與內涵:

 

逾期放款比率

= 逾期放款總額 / 放款總額

指逾一定期限未正常繳納本息的放款占總放款的比率,用以顯示金融機構的放款中可能會面臨客戶無力償還本息的情況。逾放比率越高,表示銀行放款品質越差,存款戶的存款安全性越低,容易引發民眾恐慌性擠兌。一般而言,逾放比率在 3% 以下的金融機構,其授信品質亦較佳。

 

資本適足率

= 自有資本 / 風險性資產

-風險性資產總額:

指衡量交易對手不履約,致銀行產生損失之風險 ; 還有市場價格(利率、匯率及股價等)波動,致銀行資產負債表內表外交易項目產生損失之風險 ; 最後再加上銀行因內部作業、人員及系統之不當或失誤、或外部事件造成損失之風險,所需計提之資本。

-自有資本 :

 可細分為 3 種,分別是 普通股權益比率、第一類資本比率與資本適足率。

 

普通股權益比率

=普通股權益第一類資本淨額 / 風險性資產總額

普通股權益係下列各項目之合計數額:

一、普通股及其股本溢價。

二、預收股本。

三、資本公積。

四、法定盈餘公積

五、特別盈餘公積。

六、累積盈虧。

七、非控制權益。

八、其他權益項目。

 

第一類資本比率

=第一類資本淨額 / 風險性資產總額

第一類資本包含 : 普通股、永續非累積特別股、預收資本、資本公積 (固定資產增值公積除外) 、法定盈餘公積、特別盈餘公積、累積盈虧 (應扣除營業準備及備抵呆帳提列不足之金額) 、少數股權與權益調整之合計數額減除商譽及庫藏股。

 

資本適足率:

=(第一類資本淨額+第二類資本淨額 ) / 風險性資產總額

第二類資本淨額包含 : 永續累積特別股、固定資產增值公積、未實現長期股權投資資本增益百分之四十五、強制性可轉換公司債、營業準備、備抵呆帳 (不包括「針對特定損失所提列備抵呆帳」) 、長期次順位債券及非永續特別股之合計數額。

 

指標不得低於 10.5%

依銀行資本適足性及資本等級管理辦法第 5 條規定,應符合下列標準:

一、普通股權益比率不得低於 7%。

二、第一類資本比率不得低於 8.5%。

三、資本適足率不得低於 10.5%。

 

國內銀行的表現如何?

首先是逾放比率,如果以 3% 為基準的話,

國內銀行幾乎沒有倒帳風險,

整體銀行業逾放比率為 0.25%,

表示 1000 個人當中,僅有 2.5 個人逾期繳納。

數值最高的安泰銀行也僅有 1.18%,

都還在最低標準之內。

金管會研擬比照英國央行,要求金融股不發股利!? 阿勳這樣看

 

另外在資本適足率的部份,

本國銀行平均達 14.03%,

仍高於規定門檻的 10.5%,

最低的板信商銀也有 11.45% 的水準,

也就是說其實目前品質都是安全的。

金管會研擬比照英國央行,要求金融股不發股利!? 阿勳這樣看

 

我怎麼看?

主管機關會考慮此政策,

主因為未雨綢繆,而非亡羊補牢,

國內銀行都是以內需為主,

且台灣經濟體並無受到疫情影響太重,

甚至獨強於全世界,

因此我認為就算實施了,

對於本身資產品質就很好的金融股,

實質影響不大,

當然如果股利出現縮減情況的話,

對這些金融股的評價,

短期會遭受到一些市場情緒傷害,

畢竟許多投資人就是衝著股利而來,

但我認為真正的獲利,應該是來自於填權息,

填權息是股價上漲的一種,

而推動股價上漲的因素則是企業獲利能力,

少發點股利並不影響企業獲利能力,

換言之,只要銀行能持續好好經營,

長期來說反而是機會,

畢竟目前降息的狀況,

剛好是銀行業景氣循環的谷底,

不在這種時後布局,難道在升息的時後才追高嗎?

 


金管會研擬比照英國央行,要求金融股不發股利!? 阿勳這樣看

存金融股,該看什麼?

股利政策+兩個指標+三個比率+一個價格

我們進一步延伸這個議題,

如果要在景氣低迷時去布局金融股,

那該看哪些指標 ? 

我簡單歸納一下:

-股利政策:

股利連續發放年度 > 10 年

殖利率> 5%

股利發放率> 70%

-一個指標:

ROE > 10%

-三個比率:

備抵呆帳覆蓋率=備抵呆帳/逾期放款 ->優於平均

逾期放款比率=逾期放款/總放款 < 3%

資本適足率=自有資本/風險性資產總額 > 10.5%

-一個價格:

淨值比河流圖-> 股價為於偏高區間以下

價格不要太貴即可。

 

展望 2021 年,金融股表現如何?

低利率的環境應該不會有所改變,

但由於過去半年跌的太多,

因此可能有跌深反彈的價值發酵,

不過最多也只會回到疫情前的水準,

要超越疫情前水準不容易,

建議大家擇股不擇產業,

挑選金融股裡面的優質股去存,

畢竟在大環境低迷的情況下,

只能從中去選擇表現更好的公司。

銀行股類的金控部份:

玉山金(2884)、兆豐金 (2886)

這兩間公司應該還是比較穩的。

 

至於壽險股部份:

由於低利率讓資本市場表現非常好,

因此反而是受益而非受害,

國泰金(2882)、富邦金(2881)、中信金(2891)是首選。

 

最後是證券期貨股:

證券股可說是低率環境的最大受益者,

資本市場成交量放大,

有助於提升經濟手續費業績,

元大期貨 (6023)、群益期貨 (6024)

這兩間公司應該會受惠~

 

 

最近很紅的開發金 (2883) 如何?

近期最大的新聞,莫過於開發金(2883)

因為它擬公開收購中壽 21.13%~56.13% 股權,

如果真的發生,那持股將逾半、具絕對主控權,

中壽就會變成開發金底下的壽險股,

這有助於開發金 (2883) 金控體系的完善,

在低利率的環境下,

也有助於整體企業獲利的提升,

0056 更將其納入成份股當中,

理由應該是預估未來一年股利應該會很多,

相比它當前 8.9 元的價格,

殖利率可能有 6%~7% 的水準,

但如果是以存股角度,

我個人是不太看好,

畢竟它是壽險證券類行的金控股,

股利政策是時好時壞,

跟銀行為主的金控股相比,

股利與獲利穩定度不高,最大的優勢是便宜而以。

金管會研擬比照英國央行,要求金融股不發股利!? 阿勳這樣看

 

 

 

股人阿勳

股人阿勳

股人志在分享「選股策略」與「投資觀念」給一般投資人 建造一套系統,協助投資人了解投資邏輯,也能輕鬆做資料整理,找出值得投資的標的, 並付諸行動有紀律的實現交易。 ★我的粉絲專頁:http://cmy.tw/006Yrx ★我的社團連結:http://cmy.tw/005tmY

股人志在分享「選股策略」與「投資觀念」給一般投資人 建造一套系統,協助投資人了解投資邏輯,也能輕鬆做資料整理,找出值得投資的標的, 並付諸行動有紀律的實現交易。 ★我的粉絲專頁:http://cmy.tw/006Yrx ★我的社團連結:http://cmy.tw/005t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