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著名投資經理,《投資者商業日報》的創辦人威廉.歐奈爾這樣說過:「我不管你是一個職業投資家,還是一個投資新手,我知道你一定會犯錯誤。對此你應該怎麼辦呢?是否想另覓一條路徑並且設想錯誤會走開?如果有這樣想法的話,那就不要進入市場。」
文 / 陳雲
可見,股民初入股市,由於經驗不足等因素,犯錯是必然的,任何股民入市都要「交學費」。既然犯錯是不可避免的,關鍵就是要想方設法少犯錯誤,減少損失。從這個意義上說,少犯錯就等於多賺錢。以下講的是新股民容易犯的致命的錯誤,希望剛入市的朋友能夠盡量避免。
聽信小道消息
股市是一個變化莫測的地方,各種消息、預測往往滿天飛。一般投資者尤其是新股民由於對股市行情沒有太大把握,自然對各種消息特別敏感,一有風吹草動就會貿然行事,因此往往吃虧。投資大師巴菲特曾經說過:「我從來沒有見過能夠預測市場走勢的人。」證券分析之父葛拉漢也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如果說我在華爾街 60 多年的經驗中發現過什麼的話,那就是沒有人能夠成功地預測股市變化。」由此可見,在股市中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不確定」,根據一些不知是真是假的消息來買賣股票絕對是一種不明智的行為。
投資分散
有一種理論說:不要將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面。其意思是分散風險,這本來沒有錯,可是我們看到許多散戶沒有正確地理解這個意思。投資過於分散有很大的弊病:第一,持有股票多肯定使持倉的成本要上升,因為買 100 股肯定要比買 1000 股付出的平均手續費要貴。第二,你不可能有精力對這許多的股票進行跟蹤。第三,最糟糕的是這樣買股票你就算是買到了黑馬也不可能賺到錢,說不定還要賠,因為一匹黑馬再大的力氣也拉不動裝著 10 頭瘸驢的車,這是很自然的事情!
持股結構不合理
有些股民在選股時也是很不科學的,其所持股票甚至都是同一個屬性的,要麼就都是大盤股,要麼就都屬於同一行業,要麼就都是科技股。可以看出,這個仁兄的持股結構是扁平的而不是立體的,他不懂持倉要講究立體性,投資和投機結合,短線和中長線結合等。我實在看不出他這和把雞蛋放進同一個籃子有什麼區別,更糟糕的是,很可能這些個籃子的底還是漏的。
沒有耐心
不會空倉,嚴格地說是不願意空倉,每天在市場裡不是買就是賣,反正是不能閒著,好像不買就會錯過了黑馬,5 萬的資金一年恨不能做出 500 萬的交易額,這個行為券商最歡迎,因為你這樣的做法無疑只是在頻繁的轉換中平添了很多的交易手續費罷了,對你的投資增值沒有半點益處。
太貪心不懂放棄
如果你有 100 個女子可以娶,而她們也都可以嫁你,你其實認準、選擇一個最好的就行了。
像這樣總是執著於追漲殺跌,全無目的,總像是別人的「老婆」好,看著別人的股票漲了,於是集中全部身家撲到那個漲了的股票中去,沒有想到剛剛殺入那個本來漲得很好的股票忽然在那裡打起了秋千,忽悠得你頭暈目眩。這個時候回頭去看,那個剛剛被你放棄的股票卻黑馬奮蹄,絕塵而去。於是扼腕,於是歎息,於是恨自己,然後再割,然後再追,最終錢還是沒有賺到。
唯專家意見是從
股票投資的關鍵在於選股,許多人會選擇聽取所謂「專家」的意見。其實,「專家」的意見是不是可以聽,關鍵還是你自己要有主見。切記不要把腦袋長在別人的脖子上,當然這也並非是說「專家」分析得不好,而是不能偏聽偏信,聽風就是雨,要養成自己分析的能力,學會積極思考。
太猶豫誤大事
有些人,本來在家裡研究得好好的,對一個股票很有信心,可是到了要買了,心裡又開始嘀咕,醞釀了半天還是決定買。要不低點報價吧,誰知道就因為 1 毛錢股票沒有買到,結果第二天股票就封上了漲停板,腸子都悔青了,見人就講,我本來研究好了的,誰知道就少報了 1 毛錢,1 毛呀,我要多報 1 毛多好,成了祥林嫂。那位也好不了哪裡去,明明看著股票不妙,可是心裡卻想著怎麼盤中也有反彈吧,結果多報了 1 毛沒有賣出去,結果第二天殺跌,好不容易等跑了出去,利潤已經沒有了大半,也是逢人就說,整個的一個祥林嫂。
不會割肉吃大虧
這個錯誤有兩個方面:第一不願割,第二不會割。都說會割肉的是爺爺,此話信然。
先說不願意割的,很多散戶朋友手裡的股票被套了兩三毛錢,分析這個股票後知道它還要調整很長的時間,有人就勸他說割了吧,你猜他怎麼說,「割肉,我不割,那不是賠了,我就不信它漲不起來。」看看吧,後來真的漲起來了,而且還賺了幾毛錢,可是一直拿了半年,雖然最後賺了錢,但是他付出了極大的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從嚴格意義上說這樣的操作在股票市場上是賺不到錢的。
再說不會割肉,這種人一般喜歡心存幻想,總是按照自己的設想而不是市場的信號做事情,說白了就是不尊重市場;有點像是我知道我錯了,但是我就不改。
明明分析技術指標一檔股票已經破位,可是總是幻想著它能漲回來,我不賠了我再賣,結果呢,到了不割也得割的時候了,這時割肉也就損失了很多。割肉一方面是為了保存資金實力,一方面就是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歸根結底還是綜合考慮了時間和機會成本的。
炒股喜歡跟莊
我們知道,一個股票上漲,內因可能是這樣那樣的利好,可是外因確實是主力資金的介入,我們應該承認的是莊家比散戶有資訊、研究、資金、人員等各方面的優勢,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知道教你擒莊殺莊的學問純粹是害你。莊家是這個市場的贏家,我們就要向贏家學習,不但要學習,而且要站對位置,什麼是正確的位置,就是加入到莊家的隊伍裡,跟著它,順著它指引的方向前進。
有地主心理
地主心理就是不勞而獲的心理,不去認真地研究政策資訊、行業資訊,也不想認真地學習股票投資的技術理論,總是想抄近道,一天到晚地跑到市場上打聽小道消息,什麼哪檔股票誰做莊了,哪個公司要重組了,國家要公布什麼政策了之類的,夢想著有一天聽個大金娃娃回來,從此一朝暴富,子孫三代衣食無憂。
豈不知道天底下本沒有這樣的好事,就是有也輪不到散戶來享受,往往是打探到消息之日就是作為散戶的你被套之時。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 28 歲前想存到一百萬絕對要知道這 2 件事,了解後存款速度迅速增加 200%
- 從每月花掉 9 成薪水,到一年存下 50 萬!這 6 招存錢技巧,讓她從「月光購物狂」變身省錢達人
- 記帳這樣做,就能 減掉 50% 支出?家庭主婦靠「記帳減肥法」,竟一年多出 100 萬!
- 其實有錢人,都用長皮夾!用年收入 200 倍法則:花錢的同時,就能幫你省錢!
- 薪水少,更要存錢!「5 功能帳戶理財法」就算花錢吃大餐、看電影,也能存下一桶金!
本文摘自《用錢賺錢!30歲之後不該逃的理財課:錢追錢快過人追錢,找出你最適用的追錢工具》,作者:陳雲、出版社:和平國際
( 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Willi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