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把退休金顧好是大部分人的第一個念頭,而在這樣的想法下,把錢放在銀行存定存是理所當然的事,雖然把錢放銀行是絕對安全的作法,但在現今的低利率情況下,放定存是最差的選擇。以下,介紹兼顧「安全」和「收益」的「定存股」和「特別股」,讓你退休後不吃老本!
文 / 温國信
在低利浪潮下,將錢放銀行定存恐吃老本;反之,若能善用工具、增加資金收益,不僅可大幅降低退休金準備,甚至有可能讓錢多到用不完。
年長者工作了一輩子...
具備許多理財上優勢,例如擁有較多資金、生活歷練較豐富、容易理解各種道理、偏好有穩定收益的商品、情緒管理比較好等。了解這些優勢,對退休後的理財規劃,很有幫助。
反之,年長者也有理財上的劣勢,例如,有些人長期對股市充滿偏見,而且想法不容易改變;危機意識很強,只願意把錢存銀行,對股市沒有信心;沒有找到正確的投資方法,老是用技術分析那一套;想等指數很低、很低的時候才進場,卻一直找不到機會;不懂個股,對基本面的研究能力較弱。所幸這些都不是大問題,只要稍加引導就可以!
增加退休金收益 樂享第 2 人生
據統計,65 歲退休後,大約還有 15.9 年要過。時光漫長,到底要準備多少退休金才夠呢?首先要考慮下列幾個因素,包括退休生活型態是鄉村型還是都會型;是獨身還是有配偶;每個月有進帳(勞保年金、公保年金、國民年金等),還是沒有穩定的現金流,因為不論是生活模式或人數等,都會影響退休後的生活開銷。
每月能有穩定的現金流,像源頭活水
當然,如果每月能有穩定的現金流,像源頭活水,退休金準備自然可以輕鬆很多,但每個人所能領取的月退也有不少差異,例如國民年金數額不多,再加上物價上漲使金錢購買力降低,醫療費用隨著年紀增加等,可見要考量的因素眾多。
假設不考慮個別的差異,以每年 50 萬元的生活開銷來試算,退休後大約需要 800 萬元(50 萬元 × 15.9 年= 795 萬元)。需要這麼多錢,難怪大家都會有「把退休金顧好」、「退休金不可以動用」 的危機意識。甚至有些收入較低的人會認為,這是無法達到的天文數字。
不過,上述的試算是以退休金沒有任何收益、坐吃山空為前提。如果你可以讓資金有「收益」,就可以大幅降低退休金準備,甚至有越來越多的錢、多到用不完。例如資金收益率 5%,1,000 萬元的退休金就可以產生 50 萬元的收益,讓生活無虞。
善用定存股、特別股打造穩健收益
退休金放定存,收益僅 0.8%,它的概念就是 100 萬元存 1 年,利息只有 0.8 萬元,收益實在很差。假設退休金有 1,000 萬元,1 年利息 8 萬元,只夠用 2 個月,剩下的日子只能吃老本!
不放定存,還有其他工具嗎?我認為買特別股、定存股的收益率會比較高(如圖 3 ),在這超低利率時代,退休族不妨參考。本文所謂的「定存股」,是指每年「股利穩定」的股票。表 1 提供 4 檔穩健收益的個股,供大家參考。較佳的買進時機是殖利率 5% 以上, 有 3 檔標的符合,1 檔可再等待。
台灣股票市場有不少特別股,收益約 4%
是銀行定存的 5 倍!所謂特別股,就是發行條件和普通股不同、很特別,例如承諾未來每年會按發行價格,提供固定比率的股利(例如 4%)。最近,新光金發行乙種特別股,我整理 1 則讀者的來信如下,應有助於釐清觀念。
特別股 Q&A 發問
讀者問 :請問新光金普通股才 8.4 元,最近增資發行乙種特別股,為何每股定價 45 元? 值得認購嗎?將來會上市買賣嗎?
回答 :發行特別股類似發行債券,可提供投資人固定比率的股利(4%),按每股發行價計算,定價和普通股股價無關,這次定價每股 45 元,是否值得認購就看個人的想法,如果你滿意 4% 的報酬率就值得買,不滿意就不買。以各大壽險公司來說,它們的資金充沛,故 4% 的收益可算是好商品。
在資產負債表上,特別股為股本之一,淨值增加,而不是負債,就財務分析上,比較好看。買賣方面,和一般股票一樣方便,也會有漲跌,但因有 4% 收益保護,跌多時會有人承接,漲多時會有人賣出,所以價格通常維持在一個區間。第1 次發行稱為甲種,第 2 次發行稱為乙種。原股東有認購權利,但有人不想認,有些人想買卻沒有權利,只能等上市以後再買。
慎防掉入錢坑,讓退休生活更有保障
買進特別股會不會下跌、 虧本,甚至變成壁紙呢?表 2 提供 8 個發行案例,到今(2020)年 9 月 4 日為止都是溢價狀態,投資人除了賺到股息,也賺到價差。2019 年國人壽命平均是 80.9 歲,也就是說 65 歲退休後還有大約 15.9 年要過。這段時間,沒有穩定的薪水收入,難免產生危機意識,而大多數人的念頭就是「把退休金顧好」、「退休金不可以動用」,免得將來淪落街頭。
在這樣的想法之下,把錢放銀行定存是理所當然的事,就「安全面」而言,錢存銀行是萬無一失,但在「收益面」卻是拙劣的。本文介紹的「定存股」、「特別股」可以兼顧「安全」和「收益」,是較好的方案。至於理專向你推銷的投資型保單、基金;朋友向你推銷字畫、骨董、未上市股票、直銷等,都要保守再保守。另外,子女投資事業向你伸手要資金,也要謹慎。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 抱緊處理!台積電帶頭領軍 20 檔 5G 受惠股,專家精選 這 5 檔!
- 39歲工程師持股 7 年特斯拉,報酬率飆破1200%…今以台幣 3.4 億元穩穩退休!
- 玉山金、兆豐金還在睡?4檔「金融股」先回神了!外資陸續布局,這檔單季漲幅 竟高達 23%!
- 股市大崩盤!有哪些前兆?回顧歷史上 5 大股災,最慘的 竟跌了 89%!?
- 年終獎金 自己賺!他靠股息每月再添 18萬收入,「造訪幸運」投資心法大公開!
本文由 Money 錢 157 期 授權轉載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William;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