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超高齡社會,台灣人幾歲能退休? 柯文哲籲 延後退休年齡:國家不可能養你 20 年

洪雪珍

洪雪珍

  • 2020-11-16 14:48
  • 更新:2021-02-05 09:43

柯文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事】

台灣與日本的人口結構相似,自然也面臨到一樣的問題。「少子化」又加上「超高齡社會」,不難想像未來的退休年齡將會持續上修。去年( 2020 年)台北市長柯文哲更坦言到他卸任時,台北市超過 65 歲的人口會達到 20%,因此他呼籲要把「 65 歲退休」的觀念抹去,因為不工作的話,國家勞動力就會不足…

 

文 / 洪雪珍

 

近日新聞報導,台北市長柯 P 說,到他卸任時,台北市超過 65 歲的人口會達到 20%,台灣在可見的幾年內,將會進入「超高齡社會」,柯呼籲要把「 65 歲退休」的觀念抹去,因為不工作的話,國家勞動力就會不足;柯文哲更強調,台灣平均壽命 85 歲,如果 65 歲要退休,「國家不可能養你 20 年都不工作」。柯 P 說得沒錯,這也是我不斷寫文章與演講時,告訴大家的未來。

柯 P 的意思是鼓勵大家要能夠接受「活到老,做到老」的觀念,所以「退休」這個名詞或許即將退休了!但是根據我對就業市場的觀察,台灣有三大就業問題,分別是青年求職﹑中年失業﹑老來求職;解決中年失業﹑老來求職的關鍵,不在於教育中年人或老年人本身,而在於教育以下兩種人:1. 企業、2. 年輕員工。

當一個人邁過中年以後,面對長壽化,不少人都想要能夠繼續工作,一方面賺養老金,另一方面保持健康與活力,但是台灣的官方統計數字明白說出一個事實,他們回不去,就卡在企業與年輕員工這兩關,是他們不願意接受中年人或老年人再回職場。

 

政府做了什麼?

台灣在 2016 年,平均退休年齡是 58 歲,當時日本已經逼近 70 歲,韓國來到 72.9 歲,顯示我們比日韓提早退休 12 至 15 年。在日本,超過 65 歲以上老人繼續在工作占 1/3,韓國則是 44%,台灣只有 8%。台灣的退休之早在全世界排名前茅,美國 65 歲﹑西班牙 61 歲……這說明一個現象:台灣就業市場對中年人極度不友善,而政府做得不夠積極。

為此,你猜政府做了什麼事?政府在 2017 年動手修改退休定義,從「自此離開組織的年齡」改為「可領勞保年金的年齡」。過去台灣每年退休年齡大約以 0.2 至 0.3 歲延後中,可是 2017 年竟然從 58 歲一躍為 61 歲,大幅增加 3 歲。當年可以領勞保年金的年齡就是 61 歲,但是實際退休平均卻在 58 歲有餘。

粉飾太平的結果,台灣上班族普遍一致認為,平均退休年齡是 65 歲,以致失去警覺性,以為可以平平安安做到 65 歲,隔天無縫接軌領勞保年金,交給國家養,衣食無憂。我每次在演講時,亮出真實數據,大家無不瞠目結舌,傻了……日本老早紛紛在談下流老人現象,我就問來聽講的上班族,哪個國家才應該最擔心?在座的上班族眾口一聲只有一個答案:台灣!

 

年輕員工排擠中老年人

至於柯 P 怎麼會突然關心起退休呢?因為台北市政府在 11/14 日舉辦「中高齡就業博覽會」,我在搭乘捷運時,有看到活動海報,完全感到政府立意良善﹑用心良苦。但是從目前就業市場的氛圍與思維看來,我有些悲觀。勞動部近年先一步設立「銀髮人力資源中心」,我去輔導過幾次案例,看到政府用心與用力在推廣 50 歲以上人力再運用,感慨不少,為什麼?政府到處拜託企業,而企業願意配合政策釋出的工作,多半有以下共通點:1. 非專業性、2. 非正職缺、3. 以時薪計、4. 服務業為主。

如果不是政府出面,企業是不會提供職缺給中高齡者;勉強給了,無非是這類工作,比如在超市做撿貨員﹑收銀員等。就算企業樂見其成,可能會再度踢到下個鐵板,而這個鐵板超乎意料的竟然是年輕員工。最近有家人力銀行做實驗,請某家連鎖餐廳配合提供職缺,哪裡知道上工的中年人卻遭到排擠!她說:「欺負我的同事,年齡跟我的兒女一樣大。」

沒錯!這樣的故事,我聽到不少,也見證不少。有一次同事要雇用助理,來了一些學經歷不錯的好咖,不少是年過 40,他一個都不用,理由是都這個年紀了,好歹也工作十幾二十年,還要來投履歷,而不是運用人脈推薦工作,想必混得很差,表示能力不行,當然用不得。我聽了,不勝訝異地反問他:「因為產業沒落,你爸爸不也是失業,找不到工作,難道他也是工作不力?」

還有一個案例是在超商,本來有位中年女性在裡面工作,沒多久被排擠掉,為什麼?年輕同事嫌她反應鈍﹑動作慢,還算錯錢,去跟老闆說了不少壞話,有問題時全推給她,給她設下不少坑去跳……老闆不常在店裡,也就信了這些片面之詞。可是我跟她買過東西,她還教我使用 I-bon,沒這些問題呀!你說冤不冤?

 

履歷不寫年齡,到底是在難什麼?

從諸多案例看得出來,排擠中老年員工的,竟然不少是年輕人,因為他們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老,而父母也需要工作養老!所以要讓中老年人再回到職場,最重要是觀念上的教育,讓社會明白兩點:

  1. 企業必須明白再少子化下去,終究沒人可用,就會出現勞動力缺口。
  2. 年輕人必須明白長夀化下去,父母若是不工作就要靠他們養。

當然,我不會說中老年人的工作能力一定強﹑態度一定好,但是各個年齡層都有好員工與壞員工,能力與態度跟年紀無關,不能硬是給中老年人貼上負面標籤,否則影響力有多大,你知道嗎?中年人失業後再求職,到處碰壁,勞動部調查發現第一大原因是,年紀因素!高達 82% 中年人說問題出在這裡。

 

台灣的就業市場,明擺著嚴重的年齡歧視!

只要做到以下三項規定,這件事不難解決,我不明白為什麼一直卡在年齡這一關:​履歷不可填寫年齡、履歷不可填寫畢業年份、履歷不可貼照片。至少要讓中老年人的履歷先被企業看到,有機會面試,再來比條件與實力嘛!我的同學朋友在美國,都 60 歲了,還在頻繁換工作,而且薪水越加越高,不就是做到這三點嗎?

舉辦就業博覽會,或是成立銀髮人力資源中心,都是推力;讓企業主動用中老年人,是吸力。在行銷上,吸力的效果遠遠大過於推力。觀念教育,再搭配相關政策,幫中老年人就業,也解決勞動缺口,並讓年輕兒女卸下奉養父母的重擔。

 

看更多好文,提升你的職場競爭力:

 

本文由 洪雪珍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 圖: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責任編輯:Lulu )

 

洪雪珍

洪雪珍

暢銷職場作家 fb粉絲團:https://goo.gl/0slQx5 line@:https://line.me/R/ti/p/%40bfj9781d youtube:https://reurl.cc/jD2nn 學歷:政大新聞系、台大商學所 歷任:yes123求職網-副總經理、自由時報-行銷經理、台北愛樂電台-協理兼行銷總監、聯合報-主編 專欄:yahoo、商周網站、今周刊網站、大人社團等 著作:《要獨立老,不要孤獨老》﹑《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哪有工作不委屈,沒有工作你會更委屈》等 最新著作 《要獨立老,不要孤獨老》 https://reurl.cc/vG5pA 《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9563 《哪有工作不委屈,沒有工作你會更委屈》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2859

暢銷職場作家 fb粉絲團:https://goo.gl/0slQx5 line@:https://line.me/R/ti/p/%40bfj9781d youtube:https://reurl.cc/jD2nn 學歷:政大新聞系、台大商學所 歷任:yes123求職網-副總經理、自由時報-行銷經理、台北愛樂電台-協理兼行銷總監、聯合報-主編 專欄:yahoo、商周網站、今周刊網站、大人社團等 著作:《要獨立老,不要孤獨老》﹑《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哪有工作不委屈,沒有工作你會更委屈》等 最新著作 《要獨立老,不要孤獨老》 https://reurl.cc/vG5pA 《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9563 《哪有工作不委屈,沒有工作你會更委屈》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