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1,我們看圖的第三行,內部大戶是在11月連續四週買超,並在11月的第四週創下持股新高,這就是一個買進訊號,所以我在12月的第一週買進,當週的價格區間是14.8到16.5之間
2,12月買進之後,內部大戶還是呈現大買小賣的狀況,並在1月的第三週達到持股的最高峰,這個時候一切都那麼美好,法人小幅買超,但公佈的12月營收是歷史新高,顯然內部大戶比我們早知道營收向好的的狀況。股價突破18元,我已經有不錯的獲利
3,年後中國大陸疫情爆發,內部大戶跟法人同步站在賣方,法人是全面賣出,內部大戶是先知道1月營收不理想,這個時候金像電比誰都弱,常常率先跌停。股價最低來到13.5,但我沒有一點賣金像電的念頭,因為我知道伺服器的需求,我也知道12月營收創新高不是偶然。
4,2月初,內部大戶提前知道2月營收有回升,連續兩週買超,但法人只有小幅買超。整個2月股價波動不大。
5,三月初法人大幅買超,1000大戶持股也不斷創新高,反而內部大戶在這裡有明顯的調節動作,但我們之前的經驗告訴我們「要讓子彈再飛一會兒」,因為法人會主導短期走勢,法人爆買,有他們爆買的理由。
6,三月下旬內部大戶連續三週回補股票,但幅度並不大,因為他們知道3月營收很不錯,但沒有創新高。法人也持續買超,讓股價繼續爆漲。
7,上週法人跟內部大戶都是小賣,我還是會再等一會兒,因為籌碼還是很集中,法人還有很大的加碼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