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獨居老人明明有家人還孤獨死,就代表子孫不孝嗎?什麼是孝順?什麼是生離死別?我們親眼看見的事實就是真相嗎?在焚化爐前,看似普通的道別,卻可能在跟摯愛做最後的離別;看似大逆不道的不孝子,卻飽受爸爸長年的情緒勒索。凡事別急著下定論,然後說:「有這麼嚴重嗎?」因為這句話永遠都是事不關己的人才說得出口。
文 / 大師兄
今天又是無趣的開始。早上閒閒沒事,看著「小老闆」(守護冰庫的地藏王菩薩),跟祂眼神交流一下,希望今天不要出任務。交流沒三秒,就有人送了過來,一般般的案件,一般般的家屬。就在填寫資料的時候,下一個往生者又送了過來,然後又來一個。唉,果然不能說嘴,是會出事情的。
在旁人眼中是普通的道別,對家屬而言卻是最後的對話
第一組一般般的案件,真的什麼都一般般。等到家屬到齊的時候,因為往生者手中有手尾錢,所以我們請他女兒拿冥紙換往生者手上的錢,就在換的過程中,由於屍僵,所以他女兒感覺手被往生者握住了,原本很難過的女兒突然大哭,她覺得父親還有話要對她說。旁邊的親友也靠過來,不斷自言自語地跟遺體說話。一旁的我看在眼裡,不知為什麼有種不耐煩的感覺。後面還有一大堆人排隊,而這組家屬因為一般的屍僵,全部擠在這邊不出去。
我正要去告訴他們後面還有人要進來,突然想到,在我眼中一般般的家屬,做著一般般的道別,訴說所謂我眼中一般般最後的話,可能是他們這輩子的一件大事,可能是喪父,可能是喪偶,可能是喪子。那一般般的道別,或許是在跟最愛的人做最後的離別。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對這一切都麻木了。等到下一組家屬的業者對我說:「能不能快一點?」我告訴他們,「等這些家屬好好把話說完,這是他們這輩子最後的對話。你們沒差這點時間吧?」
明明有家屬,為什麼卻成為獨居老人?
就這樣,在冰庫一直忙到下午要驗屍。驗的是什麼屍呢?是前一天,專門開車出去接遺體的「老司機」接了的一具腐屍。孤獨死。關於孤獨死,我們看到不想看了,應該是每三、五天就有一具孤獨死的。也不奇怪,基本上有家屬的通常都簡單辦,因為孤獨死的亡者,剩下的家屬也不會親到那裡去。沒家屬的就成為長老,等到排隊輪到他後,就火化掉,彷彿不曾存在過一樣。所以老司機接回來後,也不多說就直接冰存,沒有儀式,也沒有哭泣著捨不得的家屬,就這樣被我們推了進去。
隔天認屍的時候,非常意外地,全家都來了,來的有老婆、兒女,而且看起來並不窮困。這倒是很令人玩味的事情,因為通常這樣的話,不會走到孤獨死的景況。驗屍前,兒子跟警察說,父親和他們是長期分開住。他父親原來是志願役,退伍之後回到家裡,可能是不適應,就把軍隊那一套帶回家。原本爸爸對他們來說是家裡的支柱、穿著軍服的大英雄,但是退休之後,在家裡卻是不斷以命令的方式指揮大家,出門要被查勤,回家時間若跟報備的不一樣會被鎖在門外,自此後沒有正常的生活,整日 on call,家人都困擾不堪。在協議之下,他們分開住,只有過節才在一起。一轉眼十多年過去,慢慢地,他們變得少聯絡,老人家也變得孤僻,就這樣死在外面,變成腐屍,至少死亡一週了,無人問津。
讓父親孤老,旁人大罵兒子不孝
認屍完後,直接用最快的方式處理,幾乎是隔天就結束了。旁邊一個長輩罵那個兒子,「有那麼嚴重嗎?他沒有養你們嗎?弄得跟仇人一樣!」兒子的臉色壞到不行。在旁邊的我看了,笑一笑。有時候,雖然一開始只是小事,但是經過長期精神上的折磨,後來就會發現,這個小事變成了深仇大恨,又或許也不一定是什麼恨,但一定是一個無法解開的,注定不能同在一個屋簷下的死結。而那些親戚沒跟這個退伍軍人住在一起,沒經歷過,自然不會覺得這是什麼大事。「有這麼嚴重嗎?」永遠都是事不關己的人才說得出口。
(中略)
終於回到公司,打了卡準備下班,同事們順便聊一下最近哪邊有人被打死、哪邊有人上吊、哪邊又有腐屍。那些活著的人、死去的人,家屬和死者,陰和陽,沒少過的抱怨,和無盡的遺憾,夾雜著多少別人人生的故事……就只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而已。
閱讀更多好文:
- 「為什麼我每天盡心照顧,但父母最愛的卻是 不回家的你?」張曼娟痛心寫下 照顧者的辛酸淚…
- 一封媳婦的辭職信… 看透傳統社會對婦女的壓抑
- 「為何爸爸生前愛吃肉,死後卻只能拜素的?」殯儀館接體員 感嘆寫下故事:到底怎樣才叫「孝順」?
- 一場義剪,改變一生!家境清寒、曾窮到吃不起滷肉飯,如今剪過300場義剪 從不喊累,只為 把愛傳出去!
- 睡過太平間、出入意外現場...陳原:「比起怕鬼,我更怕失敗!」靠著死人生意 扭轉世人面對死亡的態度!
本文摘自《比句點更悲傷》,作者:大師兄、出版社:寶瓶文化
(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An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