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由於擔心新刺激方案不能達成協議,美股道瓊下跌1.44%,納指下跌1.65%,費半表現相對好,下跌0.58%,臺積電ADR上漲0.99%,ADR溢價來到9.87%。聯電ADR也上漲1.34%,Intel要用100億美金出售NAND Flash 晶圓厰給海力士,上漲0.78%。美光可能因爲這個出售案受惠上漲1.98%.
從9月開始我就把投資的重心從太陽能轉移到半導體,可能時間上早了一點,元晶22就出清了,最高漲到42,半導體雖然一路好消息,但還是走勢牛步,我們團隊很多人看好的聯電,我個人沒有買,在討論時我承認3-6個月内大概率是聯電會比臺積電股價表現好,但我已經有了長期持股臺積電,沒有考慮再買聯電(喜歡買龍頭股的偏執)。爲什麽我那麽看好半導體?我來説説我的理由:
📲下載【股市內部大戶APP】
體驗7日,立即找出內部大戶大買股
1、IC Insights預估晶圓代工營收2019年是570美元,2020年成長19%到677美元,2021年可以再成長7%到726美元,今年19%的成長是非常强勁的,我預感這些研究單位明年還要繼續調升明年的成長預測,我從側面瞭解臺積電已經滿到明年Q2,能見度非常之高。除了產綫滿載,晶圓代工價格也會進一步提高,最近喊漲喊最兇的是聯電,因爲電源管理IC(pmic),Mosfet,MCU等這些車用的,物聯網用的晶片都是8寸厰就能滿足的,我是很多年都沒看到聯電股價到三字頭了,聯電的滿載至少也會滿到明年Q1了。晶圓代工如此爆發,我直覺上游的環球晶也是可以注意的。
2、IC設計是晶圓代工的客戶,我之前一直在提一個概念就是IC設計不一定都會好,還要看誰能拿到產能?最近我知道很多IC設計公司接到了平時3倍,5倍,10倍的訂單,這要是以前股價早就噴到外太空去了,現在可能股價完全不動,甚至下跌,因爲根本拿不到產能,我之所以看好聯發科,是因爲聯發科拿產能能力很强,一來是因爲蔡力行出身臺積電跟臺積電的淵源深厚,二來聯發科源自聯電跟聯電也有很好的關係,三是因爲聯發科是台灣最大的IC設計公司,這些晶圓厰也要給聯發科面子,總有產能不滿的時候,關係是要維持的。但這些手握大訂單的IC設計公司現在股價不漲,等到晶圓代工產能寬鬆一點的時候或許就是他們業績跟股價噴發的時候,而這些超產能的訂單也會讓晶圓代工滿載的時間繼續延長。
很多人還是很擔心美國的總統大選,但誰當選會改變晶圓代工的滿載狀況?我覺得臺積電已經在區間整理3個多月了,這三個多月臺積電交出來的成績是越來越好,反觀Intel新推出的產品一點都不讓人驚艷,性能表現還不如AMD,所以Intel的份額會進一步被AMD蠶食,這也迫使Intel要加快投片臺積電,當時臺積電連續兩根漲停漲到466.5元就是Intel延後新製程的消息觸發的,我還是看好臺積電,聯發科不變,看好半導體不變,看好台股再度突破13031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