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拋售潮來了!?2020 年外資大砍 14 檔,該出清嗎?注意 2 面向,這樣布局才對!

CMoney官方

CMoney官方

  • 2020-09-11 16:50
  • 更新:2020-09-11 17:45

金融股拋售潮來了!?2020 年外資大砍 14 檔,該出清嗎?注意 2 面向,這樣布局才對!

2020 年對全球來說是艱困的一年,

在疫情爆發後,

各國相繼祭出降息政策來拯救經濟。

當大家都期待有所轉機之時,

九月初美國聯準會提出長期低利率政策,

為長期低利率時代的確立吹響了號角。

 

低利率對誰的影響最大呢?

應該非金融股莫屬了。

金融股作為台灣散戶

最喜愛的「存股」標的之一,

因降息緣故,不論是法人或散戶都擔心

金融股會因為降息而導致獲利大幅縮水,

認定金融股的時代已過

而開始大量拋售金融股,

金融股也從 2019 年的榮光中

陸續滑落,這時的你該出清放手金融股嗎?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文 / CMoney William

 

外資大量拋售金融股

賣超中信金超過百萬張

金融股業務主要可被細分

銀行、證券、保險三大種類,

作為存股標的的金融股

主要是以銀行為主要獲利來源,

相較於其他兩項業務要來得穩定。

但在疫情爆發後,外資對金融股

就是持續性的賣出,

台股近半年的買超排行榜中

幾乎看不到任何一檔金融股,

但在賣超榜單上,金融股卻變成了常客。

 

攤開外資對於 15 家金控

在 2020 年的買賣超統計,

除了日盛金(5820)外,

其餘 14 家金控都被外資大量賣超,

其中中信金(2891)從 2020 年初到現在

更是被賣超百萬張,

位居金控被賣超的首位,

再來的是被散戶看好的

元大金(2885)兆豐金(2886)

也被外資大量賣超。

 

15大金控2020年外資買賣超清單

金控

股票代號

9/11收盤價(元)

2020/01/01外資比重

2020/09/10外資比重

外資今年累計買賣超(張)

華南金

2880

18.10

20.93%

17.91%

-242,361張

富邦金

2881

43.45

27.66%

25.92%

-177,354張

國泰金

2882

39.90

23.26%

20.76%

-325,1755張

開發金

2883

8.77

27.38%

24.00%

-502,688張

玉山金

2884

26.70

44.24%

38.70%

-271,699張

元大金

2885

18.30

40.37%

32.48%

-914,063張

兆豐金

2886

28.65

26.83%

21.91%

-652,756張

台新金

2887

13.10

28.21%

25.40%

-237,391張

新光金

2888

8.62

23.02%

20.80%

-228,270張

國票金

2889

11.85

12.24%

11.11%

-32,681張

永豐金

2890

10.90

32.09%

27.00%

-560,491張

中信金

2891

18.85

41.64%

35.78%

-1,132,934張

第一金

2892

20.90

27.74%

23.97%

-369,154張

日盛金

5820

11.00

73.76%

74.06%

11,128張

合庫金

5880

20.00

21.50%

18.98%

-245,199張

資料來源:CMoney 資料時間:2020/09/11

 

金控獲利萎縮?

配息將不再像過往誘人?

在疫情與降息的影響下,

許多散戶跟法人都預估

金融股的獲利會大不如前,

開始減持金融股,但沒想到的是,

獲利不只是沒有減少,反而創新高!?

許多人都對這個結果感到驚訝,

但這主要是因為他們不明白

台灣各大金控的實質獲利來源。

從美國與台灣金融股來看,

就有很大的不同,

美國許多銀行都是投資銀行,

獲利很容易受到景氣周期的影響,

有著大量投資業務的台灣金控

主要是富邦金(2881)

國泰金(2882)中信金(2891)

其他以銀行業務為主的金控

是以手續費、利息等

不同的穩定獲利來源取得收益,

只要民間對相關服務依舊有需求,

持續維持獲利的空間相對就會大上很多。

 

雖然各大金控在 8 月的獲利

比起 7 月屬於衰退,

但跟過去同期相比,

至少有 5 家金控是成長,

包括: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

元大金(2885)國票金(2889)日盛金(5820)

 

 

金融業未來

兩大不確定性風險

金融業作為民生必需品,

同時身為政府特許行業,

在台受到金管會監督,

比起其他產業,

遇到倒閉的風險相對來得低。

但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的衝擊

與因搶救經濟的降息的影響,

金融股今年的獲利

相較去年的確有受到影響,

但現在大家更應該關注的是

未來金融股是否會長期衰退,

而衰退又是受到哪些風險影響,

主要可從下列兩面向出發。

 

疫情何時結束?

基本面是否減弱

在肺炎疫苗出來前,

全球在經濟重啟上將持續受限,

使經濟復甦之路遙遙無期。

金融股因三大法人為持股大宗,

相較於其他產業抗跌,

但因為其產業架構,

易受到景氣循環影響。

但從受情影響最大的第 2、3 季的獲利來看,

不少金控獲利創新高,

可了解到基本面強勁,

可以降低對獲利上的擔憂。

 

外資離家出走

籌碼面走向凌亂

由眾多外資持有大量籌碼的金融股,

在 2019 年時有著漂亮的成績,

其中玉山金(2884)便是最好的例子之一。

但在疫情後,外資持續對金融股進行賣超,

股價也開始走弱。2020 年九月初時,

玉山金因花旗銀行的降評與拋售,

股價走跌趨勢加劇,

籌碼面的減弱是投資時

不可不考慮的問題之一。

 

 

低基期布局

長期投資為目的

由於外資出走,

各大金融股的股價開始走弱,

以籌碼面角度來看的確是件壞事,

但此時便要切入基本面的部份。

實際上,金融股雖然受到疫情影響,

但卻比預期要來得小,

甚至還有獲利漂亮的金融股。

因此,過去的好金控可趁現今股價

進入低基期時定期布局,

放眼長期投資,當疫情結束後,

就會是你收割金融股成果的美好時機。

 

關於「股票跟 ETF」,你可以學更多:

 

本文為CMoney編輯團隊整理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撰文者:CMoney編輯 / William)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本文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CMoney官方

CMoney官方

CMoney團隊致力於研發更好的投資分析工具,期望能有效協助法人與個人找出合適自己的投資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