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賺錢的秘密—投資「具備此條件」的公司

巴菲特賺錢的秘密—投資「具備此條件」的公司

圖片來源:shutter stock

 

免責聲明:

單純分享財報資訊與個人看法,無邀約之實,僅符合量化條件的個股,無推薦之意,僅供參考、任何交易行為須自行判斷並承擔風險。

 

前言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哈福艾克(T. Harv Eker)的這本暢銷書「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這本書也給了我不少啟發。開宗明義,艾克說:「你的收入只能增加到你最願意做到的程度」。要想做個有錢人,首先你必須不能討厭有錢人,甚至要去欣賞有錢人,學習熱愛金錢,學習如何去創造金錢,如何用錢滾錢。

 

況且隨著通膨,錢會愈來愈不值錢,如果只靠存錢只會讓錢不斷貶值而已,所以我們必須要有更積極的作為。股神巴菲特曾說過:「對抗通貨膨脹的最佳利器就是自己的賺錢能力,其次是擁有一門好生意」。對於剛出社會的年輕朋友來說,首先要培養自己職場專業的能力,增加升遷的機會,穩定的收入是一切的基礎,雖然說雙手萬能,但畢竟靠一己之力,在有限的時間歲月裡,勢必難以累積大財富,所以有些人選擇創業,自己當老闆,靠著優秀的員工幫你賺錢;另一種就是靠投資理財,如果你買進優秀的股票,當了這家公司的股東,靠著優秀的經營團隊創造利潤,我們也可以得到用錢滾錢的效果、享受用錢滾錢的樂趣。

 


 

巴菲特賺錢的秘密—投資「具備此條件」的公司

【穩中求勝APP 首購激省活動】

跟著華倫存好股,邁向人生勝利組💓

月訂閱 $299,年省 $3,492👉 https://cmy.tw/008W4N

訂閱最高再拿總價值 $15,818 九大秘寶

 


 

M型化社會的正向思維

目前社會上似乎存在著「M型社會」的狀況,意味著「富者愈富、窮者愈窮」, 但根據密西根若斯伍德大學(Northwood University)的經濟系主任暨知名財經專欄作家勞倫斯理德(Lawrence W. Reed)的看法卻不是這樣,大部分的人認為應該要均富,將富人的財富分配給窮人,但這就好比要辛苦的創業者付錢請窮人少發揮生產力,同時懲罰較有生產力的人,有些人比較會賺錢,可能是因為他是有才華的創新者,是生產力比較強的人,因此我們應該希望成功的人繼續投資、創新和發揮才能,即使他們會變得更有錢,我們應該承認,他們擁有那麼多是應得的,我們可以問個問題:你是否希望變得更有錢,即使某些有能力的人變得超級有錢?

 

自由競爭的市場機制創造出具護城河的好公司

但社會上還是存在著「無奸不商,無商不奸」的觀念,認為富人就是會剝削窮人,老闆就是會欺負員工,其實當你買了任何一檔股票,你就是公司的老闆了,不論你是創業者或是投資者,都必須承擔一定的的風險,甚至是極大的風險,才一步一步讓自己變得富有,更因為創業者的效率,讓公司成為幾乎壟斷、獨佔市場的局面,像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在全球的市佔超過了50%,但一般人還是會認為這種類似壟斷市場的企業會帶給消費者負面的衝擊,比如說他會惡意拉抬物價。但某些公司的高市佔率是靠自由競爭而來的,這些公司靠著有效率的經營管理,成功改善產品,持續提供更優惠的價格吸引消費者,消費者投票給這些公司讓他們擁有高市佔率。

 

身為消費者,你會去哪一家加油站加油?你會去哪一家賣場購物?你會去哪一家便利商店、哪一家咖啡廳、哪一家烘焙坊、哪一家雞排店、哪一家餐廳消費?是你做的決定,當大家都選擇相同的地方消費,讓這家公司的市占率愈來愈高,公司愈來愈賺自然就能用更好的服務、更好的產品、便宜的價格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而當這些公司的產品或服務退步的時候,我們消費者也能投票,不再去這些地方消費讓他的市占率降低,這就是市場效率。

 

總結

最後做個總結,巴菲特說過賺錢的祕密就是要尋找寡占、壟斷市場的公司,讓我們換個腦袋,用力找尋這些的公司,然後投資他,不再只是消費者,你更是經營者,也是公司的老闆,讓這些公司幫我們賺錢。

 


 

歡迎加入華倫幫,口袋硬梆梆!

巴菲特賺錢的秘密—投資「具備此條件」的公司

華倫

華倫

我過去是名在 16 年間流浪 13 所學校的代課老師, 在 34 歲時開始師法巴菲特價值投資及存股精神, 在 14 年間不斷地持有好股票,股票市值已突破了 4,700 萬元,邁入財富自由的行列。 FB社團:http://cmy.tw/009V4s FB粉專:http://cmy.tw/009B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