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事】
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拋出調整健保費率來解健保財務危機,對此,前衛生署長葉金川直言,健保未來可能只提供基礎醫療服務,頂級的醫藥服務可能要靠私人保險與儲蓄來負擔,沒有別的解方。也就是說,以後想要享受更好的醫療照料,不是自費就是買保單叫保險公司付錢。
文 / 好險網
未來勢必漲保費,政府該怎麼辦?
陽明大學 11 日舉行健保改革議題講座,葉金川表示,新藥新科技推陳出新,健保設計的架構必須跟著調整,費率也應該調漲,未來健保可能只能提供基礎的醫療服務,無法提供最頂級的醫藥服務。民眾如果想要享受最頂級的醫藥服務,就要靠私人保險與儲蓄來負擔。
另外,前健保局總經理張鴻仁認為,健保署公告的自付差額特材收費上限,之所以引發醫界反彈,主要是醫師的診察費長期被貶低,因而轉向靠醫材賺錢。政府訂定醫材收費上限是正確方向,但健保錢不夠時,未來應該要有次序、有限度的階級化保險制度,若民眾都去買商業保險來補充健保的不足,醫材問題就不會成為問題。
張鴻仁指出,我國健保收入與支出在 2016 年間出現死亡交叉,後續健保支出持續大於收入,2020年的支出約 6,952 億元,而收入僅 6,276 億元,估計 2022 年支出將逼近 8,000 億元,收入則會降至 6,000 億元左右,落差越來越大,未來勢必要漲保費。
葉金川認為,即使將健保費率調漲至法定上限的 6%,或許可再撐 5年,但並不是長遠的辦法。政府須設想其他健保收入來源,像是加值營業稅、從富人端收稅,不能一直在國民薪資上打轉。
買保險不吃虧,就要靠自己:
- 住院時保單到期,醫療險會理賠嗎?只要注意2個關鍵
- 殘扶險保證給付陸續停售,保險費用漲價之外 體況要求也變嚴格!
- 哪些保險有理陪癌症、慢性病等4大老後病症
- 醫療險保單可能沒有解約金?關於保單脫退率的4件事
- 5大旅平險差異一篇就懂!刷卡送的保險,原來保障差這麼多
( 圖: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責任編輯:B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