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隨著美國各州陸續解封、復工,
疫情趨緩與否對市場的影響程度也逐漸降低,
投資人轉啽關注復工之後總體經濟的復甦力道,
由於擔心 6 月份之後的經濟回升幅度會不如市場預期,
昨(5/11)日美股早盤跌點一度擴大至 254.53 點,
出現反彈漲多拉回的走勢,惟收盤跌點收斂至 109.33 點,
以 24,221.99 點作收,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則繼續維持強勁走勢,
上漲 0.78%,以 9,192.34 點作收,逼近疫情爆發前的高點 9838.37 點,
儘管美國科技股表現強勢,不過台股在連日拉抬之後,
今(5/12)日也出現漲多拉回的現象,
早盤下跌 78.63 點開出後,盤中跌幅擴大,
終場下跌 133.79 點,以 10,879.47 點作收,
成交量 1,722.07 億,相較前 5 個交易日未明顯放大。
(圖片來源 : 證交所)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美國失業率創紀錄衰退
美國 4 月份就業數據創紀錄衰退,
失業率從三月 4.4% 惡化至 14.7% 已是事實,
根據美國勞工部的說法,至少有 5% 的勞工因問券回答有誤,
沒有被統計到失業人口裡面,
代表 5 月解封前的實際失業人口可能已經超過 20%,
現在的爭論點落在這些失業人口究竟是「暫時性失業」
還是「結構性失業」,如果是前者,
那預期到 Q3 除旅遊業以外的相關行業就會慢慢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如果是後者,狀況就會變得比較棘手,
畢竟聯準會已經拿出零利率及無限 QE 兩大工具,
如果這樣都還不能讓疫情之後的就業數據回溫,
市場失望之下,股市可能就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修正。
台灣 4 月出口優於預期
雖然 4 月份歐美幾乎都處於封城狀態,
但整體台灣的出口數據只年減 1.3%,
5 月初不少上市櫃公司發布的 4 月營收,
更是跌破市場眼鏡創下歷年同期新高,
從產業別細項來看出口數據,
機械、石化、紡織這些傳產類股,
出口金額都較去(2019)年同期呈雙位數衰退,
紡織產業更是嚴重衰退 37.4%,
而電子產業則補上了傳產業的衰退金額,
電子零組件大增 24.3%,
其中半導體族群增加 26.7% 優於平均,
資通及視聽產品亦上升 12.9%,
整體來說,4 月出口數據與上市櫃公司 4 月份營收強弱板塊大致相符,
反應在 4 月份的反彈行情上,就是電子類股走強、傳產類股走弱。
(圖片來源 : 財政部新聞稿)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歐美及時解封
儘管電子股 4 月份營收表現超出市場預期,
但畢竟歐美失業人口暴增,若封城狀態持續,
後續引發系統性危機,台灣整體出口就可能出現雪崩式下跌,
好在美國及歐洲都已經在 5 月初到 5 月中解封,
假設這些失業人口大多為「暫時性失業」,
復工後相關需求回穩,營收表現就會從電子股擴散到傳產股板塊,
當然,關鍵還是在歐美復工之後,
經濟的回升速度能否跟的上市場預期,
從目前各國的股價水位來看,
市場對於復工後的經濟表現看法是相對樂觀的,
但如果不如預期,股價就可能遭到大幅度修正。
台股繼續上演土洋大戰
這波反彈是由內資帶動,在央行降息之後,
許多原本放在定存的資金被政府導入股市,
這才造就近年少有的內資控盤景象,
基於之前正在複製 2015 年走勢的假設,
同樣觀察融資、官股及均線 3 個指標,
5 月 11 日月線與季線已經出現黃金交叉,
接下來要留意指數下彎演變成死亡交叉,
融資餘額則繼續上升,站上 1,108 億,較低點增加 208 億,
上漲的籌碼壓力越來越重,不過從官股指標來看,
官股直到昨(5/11)日都還是買超狀態,
如果官股開始改變態度,投資人就要開始提高警覺。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投信續買但尚未走遠
基本上過去一個半月,跟著投信買幾乎就是獲利的代名詞,
投資人也爭相留意投信又在拉抬哪一支題材股,
基於外資到目前都還沒回頭買超台股(5/12 繼續賣超 253 億),
本文同樣繼續使用投信當作篩網,
不過鑒於目前許多投信認養股都已漲多,
本文除了整理過去 10 個交易日投信買超 2 千張的股票之外,
還額外加入 2 個篩網,
分別是
1.股價距離投信成本在 10% 以內,或低於投信成本
2.投信持股比率低於 10%
1. 惠特(6706)
MiniLED 概念股由晶電(2448)帶頭領漲,
4 月底晶電(2448)漲幅趨緩後,資金開始往 MiniLED 周邊廠商移動,
其中有兩支股票特別受到法人追捧,分別是高速打件製程的台表科(6278),
以及檢測、分選設備廠商惠特(6706),
該公司在 MiniLED 檢測設備扮演關鍵角色,
由於 MiniLED 的晶粒尺寸越來越小,
需要測試及分選的數量愈來愈多,以目前MiniLED
應用在筆電需要1 萬顆的MiniLED 來看,
如果使用傳統設備生產,將導致成本居高不下,
MiniLED 晶粒用量增多、晶粒細小及複雜度高,
檢測及分選效率相當重要,
惠特的優勢是點測及分選設備的效率相當優異,
可降低MiniLED 生產成本,
另外 MicroLED 發展技術迥異於 MiniLED,
測試精度要求更高,而晶粒分選技術架構完全不同,
晶電(2448)預期 2020 年將投入 60 億台幣資本支出,
其中 20 ~ 25 億將用來購買檢測機及分選機,
知名蘋果分析師在上周四收盤點名惠特(6706)後,
帶動一波音爆式上漲,累計 5 個交易日漲幅已達 33.33%,
惟 5 月 11 日股價距離投信成本線僅 6.9%,
5 月 12 日已擴大至 13.5%,短短一天追高風險已上升不少。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想知道下週的最新選股嗎?
觀看最佳選股組合與洞察趨勢!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