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概念股急漲後易大跌,誰才是真實力成長股?專家曝:這 20 檔對 新冠肺炎 具抗體!

Money錢

Money錢

  • 2020-04-13 14:58
  • 更新:2020-04-14 17:29

防疫概念股急漲後易大跌,誰才是真實力成長股?專家曝:這 20 檔對 新冠肺炎 具抗體!

 

從業績成長股找護身符

台股可望

回補疫情賣壓缺口

受到新冠肺炎(武漢肺炎)

疫情快速擴散、

中國各地「封城」或採封閉式管理之衝擊,

台股大盤在農曆年開盤後一度重挫千點,

但短線急跌之後也快速反彈,

截至今(2020)年 2月 17日,

大盤指數反彈了約 650點,

逾半失土已收復,

超乎許多投資人的預期。


相較於台股,

同期間美股的表現更強,

包括 S&P 500、道瓊、那斯達克、

費城半導體等 4大指數都紛紛創下歷史新高,

並持續在高檔震盪整理。

至於歐洲股市,

龍頭德國股市也在近期創下歷史新高。

即便是疫情最嚴重的中國,

深圳及上海股市也相繼

在 2月 17日前回補了 2月 3日的「新冠」缺口,

前者還突破新高;

鄰近的南韓、日本股市也不遑多讓。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

許多人擔心中國內需消費、

全球產業供應鏈遭重創,

進而影響全球經濟,美國也會被拖累,

但美股回檔幅度遠低於亞洲主要股市,

多頭表現強勁。


隨著週邊各主要股市紛紛回補新冠缺口,

加上台股與美股連動性高,

未來台股大盤也可望跟進補漲,

1月 30日跳空大跌的新冠缺口遲早會封閉,

也就是指數將回到 12,151點之上,

再創波段新高仍可期待。

 

新冠肺炎若僅造成短期衝擊
台股可望跟進美股創新高

 

回顧 2003年 SARS疫情

從中國廣東擴散到台灣,

並導致台北市立和平醫院封院,

隨後台股波段下跌約 11%才落底,

這次台股表現相對強勢,

分析其背後原因,

一方面是投資人參考 SARS

(同樣是由某種冠狀病毒引起)的經驗,

認為夏天高溫將不利於病毒存活,

疫情可望在 6月前獲得有效控制,

僅造成短期衝擊;

二來台股目前平均殖利率約 4%,

在全球相對有吸引力。

此外,政府基金護盤也相對積極。

 

防疫概念股急漲後易大跌,誰才是真實力成長股?專家曝:這 20 檔對 新冠肺炎 具抗體!

歷經新冠肺炎疫情的恐慌性賣壓,

台股散戶投資人目前心態仍保守,

觀望居多,

熟悉產業及市場動態、

波段操作績效優異的

私募基金經理人「產業隊長」張捷認為,

在散戶普遍保守或悲觀之際,

投資人若能積極選股做多,

贏面反而相對大。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

中國政府陸續推出各種救市方案,

美國總統川普也極力安撫市場,

聲稱中美兩國可以從容地共同對付這個新病毒,

聯準會(Fed)更高度關注

美國景氣可能受到的衝擊,

市場預期聯準會必要時將進一步降息或寬鬆貨幣,

這些都有助於支撐股市。

 

不過,

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遲遲

(今年6月是重要觀察點)未能獲得有效控制

(即整體商業活動及生產線運作難以回到常態),

且持續在全球擴散,

使得國際航班維持大幅減班狀態,

中國旅遊的疫情警示未能降級或解除,

投資人對後市就不能太樂觀。

 

就經濟層面觀察,

中國 GDP規模占全球比重

較 2003年 SARS時期翻了4倍,

不僅是世界工廠,也有龐大的內需消費,

而這次疫情擴散,

中國採取封城等防疫措施,

明顯衝擊到各行各業,

因此有不少經濟學家認為,

這次疫情對中國及全球經濟的衝擊

遠大於 2003年的 SARS,

甚至比 2018∼2019年的中美貿易戰還嚴峻。

 

安聯(Allianz)首席經濟顧問、

曾擔任品浩(PIMCO)執行長的知名經濟學家

伊爾艾朗(Mohamed El-Erian)在 2月初警告,

這次疫情導致

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陷入「癱瘓」,

央行的貨幣寬鬆政策也難發揮作用,

投資人不應趁股市下跌買進股票。

 

 

恐慌性賣壓讓股市籌碼更安定
5G 網通相關應用帶動半導體成長

經常在第一線拜訪上市櫃公司、

深耕產業趨勢研究的張捷指出,

農曆春節長假台股封關之前,

他原本有些擔心投資人對今年的行情太樂觀,

但這次疫情在農曆年後引發恐慌性賣壓,

反而讓籌碼更安定,

投資人不用擔心這波疫情會終結股市多頭,

反而要把握便宜的機會。

 

張捷對疫情未來的發展相對樂觀,

「新冠肺炎疫情傳染擴散的速度

雖比SARS快,

但致死率及重症患者比率低於 SARS,

有專家認為比較像是一種新型態的流感。」

目前已經有藥廠積極準備開發疫苗及解藥。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產業研究

總監曾瑞榆指出,

半導體產業歷經去年的庫存調整,

原本預估今年會強勁成長,

而今爆發疫情,短期景氣難免受衝擊,

但若疫情能在 6月前獲得控制,

今年半導體市場仍可望年成長 5%,

主要動能來自 5G、

資料中心(Data Center)、AI、IoT等需求;

車市雖持續低迷,

但由於汽車半導體含量持續增加,

車用半導體市場可望回暖。

 

今年 5G陸續在中國、韓國、日本

及歐美國家商轉,

曾瑞榆表示,

5G應用落地不僅將帶動手機處理器(AP)、

數據機(Modem)、無線射頻(RF)、

功率放大器(PA)、電源管理晶片(PMIC)等

產品的強勁需求,

更有助於進一步消化記憶體庫存。

 

市場原本對蘋果今年營運相當樂觀,

尤其看好 5G iPhone新手機

及穿戴裝置 AirPods的銷售。

不過,蘋果在 2月 17日前發布警訊,

說明由於疫情導致中國業務恢復的速度比預期慢,

今年 1月發布的 630億至 670億美元

季營收(截至3月)目標恐難達成。

 

 

蘋果預警財測目標將難達成
中國製造與消費將遞延

不過,

蘋果並未更新季營收目標

(因位於中國的代工廠復工率難掌握),

執行長庫克強調,疫情的衝擊只是暫時性,

持續看好非中國市場的需求。

中國是iPhone的主要代工生產基地,

也是近年手機銷售成長的重要來源。

 

繼蘋果之後,

預料會有更多國際大廠跟進調降財測。

而受此影響,

國內相關主要供應商如台積電(2330)、

鴻海(2317)上半年營收恐將不如預期,

但好公司遇到這種倒霉事,

反而讓準備好的投資人有撿便宜的機會,

畢竟疫情終將會過去,

整體需求不會消失,只是延後。

 

每年 2 至 3 月舉行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

今年史無前例因疫情而取消,

然而,

小米、三星等大廠仍按計劃推出上半年 5G新機,

業界預期中國政府為救市,

將加大 5G產業補貼,

加上蘋果下半年將推出首款 5G手機,

台新投資等法人認為

此舉更有利下半年的 5G換機潮,

因此蘋概、晶圓代工、雲端、散熱等手機、

資料中心相關族群可持續留意。

 

 

綜合以上分析,

結合近期台股盤面觀察,

股價表現優於大盤的個股主要有兩大類。

其一是口罩、不織布、

防護衣、溫度計等「防疫概念股」,

因疫情大爆發導致口罩等需求爆增,

市場預期相關公司將受惠。

其二是業績成長股,

例如:

華擎(3515)、神達(3706)、

技嘉(2376)、福懋科(8131)、

宜鼎(5289)、力成(6239)、原相(3227)。

不過,

除了營運穩健的南六(6504)、豪展(4735),

台股防疫概念股大都業績低迷或平平,

股價急漲之後,通常很快又大跌,

不具長期投資價值。

因此,

投資人選股還是要回歸基本面,

找出像華擎、神達、技嘉等業績成長股,

在股價相對合理時買進。

 

防疫概念股急漲後易大跌,誰才是真實力成長股?專家曝:這 20 檔對 新冠肺炎 具抗體!

 

華擎受惠 AMD 板卡市占提升
首季營收受新冠肺炎影響有限

華擎是和碩集團成員,

主要生產主機板、VGA顯示卡、

工業電腦、伺服器,

月營收自 2019年 5月

開始出現較明顯的成長,

主要是受惠 AMD顯示卡、

資料中心客戶伺服器業務高成長,

其股價在橫盤整理幾個月之後,

於農曆年後第 2個交易日開始發動,

在投信、外資法人連續買超帶動下,

2月 7日股價突破近 5年新高,

股價波段漲幅最高約 5成。

 

華擎去年第 4季營收 38.5億元,

優於市場預期,年成長 40%,

單季營收維持在歷史新高水準,

且資料中心客戶的訂單維持在高檔,

VGA顯示卡營收占比持續擴大,

法人預估單季稅後淨利年成長 129.5%,

EPS 1.86元,全年EPS 5.21元,

成長動能可望延續到今年。

 

華擎 2019年伺服器占營收已達 20∼25%,

年成長超過 100%,

主要客戶為 2、3級資料中心業者。

由於既有客戶需求成長,

加上兩家新歐系客戶

可望在今年下半年放量出貨,

法人預估華擎伺服器業務今年仍將高速成長。

 

華擎本身沒有工廠,

主要外包工廠位於越南(100%主機板),

其次為蘇州(主要是伺服器、工業電腦)。

法人預估,

新冠肺炎疫情對華擎今年第 1季營收的影響很小,

主要影響來自中國延後開工

所可能導致的產品遞延交貨。

 

統一證券研究部預估,

華擎今年第 1季營收 37.1億元,

較去年第 4季衰退 3.6%,

較去年同期成長 31.7%,

主要是既有的資料中心客戶需求持續強勁,

加上去年 12月推出的 AMD主流價位

顯示卡RX 5700,

可望持續有不錯的銷售表現。

 

今年Intel及AMD皆推出新產品,

法人預期 Intel增加 CPU供給、

AMD市占率持續提升,

有利於華擎的主機板毛利率回升,

VGA高階卡比重增加以及業務規模擴大,

也有利於提升毛利,

預估華擎 2020年稅後淨利 9.56億元,

年成長 52.2%,EPS約 8元。

 

防疫概念股急漲後易大跌,誰才是真實力成長股?專家曝:這 20 檔對 新冠肺炎 具抗體!

 

20 檔抗新冠肺炎成長股出列
低基期神達啟動補漲行情

繼華擎強勢大漲之後,

同樣有網通伺服器題材的成長股技嘉、

神達也受到法人青睞。

其中,

本益比及基期較低的神達

近期在投信、外資連續大幅買超之下,

股價開始落後補漲,

讀者可多加留意。

 

神達以電腦軟硬體業務起家,

2013年轉型為控股公司,

近年積極深耕大數據、雲端運算、

人工智慧、5G、機器人、智聯網、

車聯網等創新領域,

搭上科技產業數位轉型的發展趨勢,

並透過併購及轉投資,

持續擴大在北美及其他海外市場的營運服務。

 

早在今年 1月,

投資家日報總監孫慶龍

就把神達列為重點追蹤標的。

他研究觀察發現,

神達因資料中心、

行車紀錄器的訂單大有斬獲,

去年第 4季連續 3個月的營收

年增率都超過 4成,

頗有營運開始翻轉向上的跡象,

且當時股價在 30元以下低檔整理,

本益比僅 10倍出頭,

符合「營運出現大成長,

且股價仍便宜」的投資條件,

立即將之納入「口袋名單」。

 

孫慶龍表示,

神達除了有神達電腦、神雲科技、

神達數位等 3家主要子公司,

還有一家很值錢的轉投資事業,

也就是在美股掛牌的通路商新聚思(Synnex Corp)。

近期新聚思公布的財報優於預期,

激勵股價大漲,神達持有 12.51%股權,

總市值若轉換成投資收益,

貢獻 EPS高達 24元。

 

新冠肺炎疫情

雖將衝擊神達中國伺服器廠的產能及出貨,

但法人認為,

雲端伺服器的需求不會消失,

只是遞延,

且疫情延燒下的宅經濟效應

將進一步推升雲端資料中心的需求,

對近期本業及業外表現俱佳的神達而言,

屬於短空長多,

法人因此趁股價在低檔積極買超,

不再觀望。

 

本刊參酌各券商研究報告及專家觀點,

從公司營運布局及競爭力出發,

篩選出 20檔今年營運可望成長、

有實力抵擋新冠肺炎疫情的個股,列表供讀者參考,

並請投資人多留意相關公司近期法說會

或重大訊息發布可能釋出的最新訊息。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撰文/龔招健)

本文及內文圖 出於 Money錢

 Money 錢 150 期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CMoney 編輯 / BELL)

防疫概念股急漲後易大跌,誰才是真實力成長股?專家曝:這 20 檔對 新冠肺炎 具抗體!

Money錢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