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近 3 周武漢肺炎在歐美的疫情漸漸失控,
讓原本 2 月中止跌的台股再度破底,
不少個股走勢從多空不明變成向下趨勢明確,
公司派為了維護自家股價,也頻頻出招,
有的宣布高股息政策,希望透過殖利率來吸引投資人不要賣股,
也有的是董事長高調買進持股,對外展現護盤決心,
還有一些則是在股價大跌後宣布實施庫藏股,
截至 3 月 11 日,已有多達 22 間公司實施庫藏股...
台股的庫藏股
庫藏股在美國是十分常見,用來提升股東權益的方式,
公司購買庫藏股後,在外流通股數減少,
每股盈餘(EPS)及每股發放的股利可以提升,
因此美國公司只要帳上有多餘的現金,多半會選擇實施庫藏股,
一方面可以提升股價,另一方面可以美化 EPS,
但台股的公司作法就不太一樣,
很多企業帳上留有數十億甚至數百億備而不用的現金,
如果公司在股價高點實施庫藏股,
多半會被市場責難(比如宏達電,雖然高位階實施庫藏股在美股很常見),
通常只有當股價出現重大利空,或是大盤出現系統性風險大跌時(比如現在),
企業才會出面實施庫藏股。
實施庫藏股不一定漲
庫藏股的買進張數,往往動輒數千張甚至是數萬張,
且這些張數會在 1 ~ 2 個月內從市場上買進,
按理來說,在如此短時間內買進大量張數,
股價就算沒有大漲也應該有顯著漲幅,
但我們觀察台股過去實施庫藏股的案例,
通常都只有平盤震盪或是小幅上漲,
主要有兩個原因造成
1. 庫藏股是為了掩護大股東下車
公司爆發重大利多或大盤表現不佳時,
市場承接意願不強,對持有數千張或數萬張的大股東來說,
如果想要賣股,容易出現賣不到好價格的流動性風險,
公司如果適時實施庫藏股,
就可以解決流動性風險的問題,
大股東(可能是公司外圍或外資、投信法人)也可以安全下車,
未來如果公司業績轉佳,股價表現回溫,
公司還可以把庫藏股用成本價轉讓給員工,達到激勵公司士氣的目的,
是一舉兩得的做法,但這樣就也讓股價在庫藏股期間不容易上漲。
2. 庫藏股是口水護盤
第二種可能性是公司根本就沒有買進庫藏股,
如果公司實施庫藏股的目的就是護盤,
股價又因為投資人的預期心理,在公告實施庫藏股後幾天止跌,
有些公司就不會真的從市場上買進股票,
缺乏實際庫藏股買盤的結果,就是股價可能在數周後繼續走跌。
判斷公司是否口水護盤
要判斷公司是否口水護盤並不難,
庫藏股實施都有一個買回時間起始日,
如果從買回起始日數十個交易日開始,
都沒有特定分點大量且連續的買進公司的股票,
就極有可能是口水護盤,
投資人就會在庫藏股實施屆滿日後,
看到一份庫藏股期間買進 0 張的公告,
比如 2014 年 5 月,仁寶(2324) Q1 財報認列投資華映損失,
公司擔心利空發布後股價會一路走跌,
在財報發布當天宣布買回 10 萬張庫藏股,為期 2 個月,
2 個月後期間屆滿公告,仁寶(2324)買進的庫藏股竟然是 0 張,
雖然這 2 個月內仁寶(2324)股價從 22 元漲到 30 元,
但在當時還是被不少媒體報導為口水護盤。
(圖片來源 : 公開資訊觀測站)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多達 22 間公司實施庫藏股
台股截至 3 月 11 日,已跌破 10,900 點,
以 10,893.75 點作收,雖然 11 日大跌百點與金管會研擬禁空令有關,
但也代表指數已經從封關前的 12,118.71 點下修了 1,200 多點,
同一時間已有多達 22 間公司實施庫藏股,
預計買回張數從 1 千張到 15,000 張都有,
我們找出其中 19 間的疑似庫藏股買進分點,
並整理庫藏股起始日到 3 月 11 日的買進張數,
有些庫藏股期間尚未屆滿,就已經買到額度上限,
此外,還注意到有 3 間公司疑似口水護盤,
雖然公司是否真的口水護盤,還是要以期間屆滿後的公告為準
但這 3 家從宣布庫藏股到 3 月 11 日都還沒有分點連續且大量買進。
(圖片來源 : 小編整理)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想知道下週的最新選股嗎?
觀看最佳選股組合與洞察趨勢!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