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白嘉莉 3 月 1 日於台北舉辦 40 年藝術創作個展,
台北市長柯文哲原本預定下午 3 點出席活動,
不料臨時改由副市長葉炳坤代表出席。
台北市府發言人戴于文透漏,
柯市長近日身體不識,出現腹瀉症狀,
疑似是遭諾羅病毒感染。
在武漢肺炎疫情尚未平息之際,
柯文哲因個人健康因素,取消公開活動,
不免引起大眾關注。
然而,諾羅病毒究竟是什麼?
為何能號稱病毒界的「法拉利」?
感染了會產生何種症狀?
該如何預防?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這個冬季以來,諾羅病毒大發威,
不但讓兒科急性腸胃炎的病童人數明顯飆增,
更造成許多景點引起群體感染事件。
諾羅病毒具有高度傳染力,
經常是一人中鏢,便引起全家感染的現象,
甚至可能因受感染者的活動範圍而引起社區流行,
特別是人口密集的地方,
例如校園、安親班、觀光區、飯店等人多的地方。
一年四季皆有案例
感染潛伏期為 24~48 小時
彰基兒童醫院護理師黃雪芬指出,
諾羅病毒是經由糞口、接觸傳染,
吃到受諾羅病毒感染的食物、水,
或是接觸含病毒的嘔吐物、排泄物、
物體表面遺留的病毒,都是傳染途徑。
諾羅病毒感染一年四季皆有案例出現,
特別是在冬季,所有年齡層均可能被感染,
一般感染潛伏期為 24~48 小時,傳染力強,
只需少數病毒量即可感染,
急性腹瀉停止後 48 小時仍具有傳染力,
甚至有人在 2 週內都有傳染力,
同樣要預防感染。
嘔吐、腹瀉等症狀
兒童病程長當心併發症
嬰幼兒、免疫功能不全及老人一旦感染,
可能引起電解質平衡及脫水現象,
所以這類族群患者應特別加強預防感染。
諾羅病毒感染的腸胃炎症狀以嘔吐為主,
其他為腹瀉、腹痛、發燒、呼吸道症狀、
肌肉酸痛、倦怠、頭痛等症狀。
大人通常症狀輕微,病程較短,約 1~3 天;
兒童病程較長,約 3~5 天。
大部份會逐漸痊癒,
少數人會造成電解質不平衡、脫水現象,
嚴重甚至引起抽筋、死亡。
其中幼童可能因嚴重嘔吐,
合併脫水及高燒,則需要住院治療。
嘔吐期間照護指南
3項建議需小心留意
1. 嚴重嘔吐時,
醫師可能會建議先禁食 2~4 小時,
狀況較穩定時,可給予清流飲食,
再以溫和飲食慢慢增加進食。
2. 流質飲食:指完全無渣,
不會產氣或刺激消化道蠕動的飲食,
例如:無油脂的清湯、米湯、
過濾果汁、電解質水,
此類飲食無法提供營養,
不可連續使用超過 48 小時。
3. 觀察嘔吐次數、量,
注意有無脫水現象。
腹瀉期間照護方針
這5大點不可不知
1. 建議可採低渣飲食,
使腸道獲得適當的休息,例如:
白米飯、白吐司、白麵條、
蒸蛋、嫩葉菜、過濾果汁。
2. 避免刺激性、油膩、甜食、產氣的食物。
3. 若是嬰兒,輕微腹瀉可將牛奶濃度調稀;
若持續水瀉,醫師可能會建議改無乳糖配方奶粉,
使用至糞便恢復正常避免脫水。
4. 可以補充適量口服電解質液,
注意是否有脫水現象。
5. 觀察排便次數、糞便型態。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LULU)
(圖/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