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股票真正的「價值」,學會股票估價法

CMoney官方

CMoney官方

  • 2014-11-04 09:01
  • 更新:2019-05-14 17:07

 

當股票 真正的價值 > 市場價格,就是買進的良機

股票價值 大於 股票價格:買進

股票價值 小於 股票價格:賣出

許多投資人最愛問的問題就是:「到底哪一支股票可以買?」

或者問說:「我的股票一直跌欸,到底該不該賣?」

其實到底應不應該買進或賣出,

應該回歸最根本的判斷依據:「這檔股票的價值應該值多少錢?」

你覺得這檔股票的價值,比現在的市價還高,就買進;

你覺得這檔股票的價值,比現在的市價還低,就賣出!

 

「價格」就是指市場上的成交價,或稱為市價,由買賣雙方決定。

「價值」代表公司能為我們創造的效益,取決於我們對公司的評價。

有時候我們會說:「這個便當賣100塊有夠貴,我覺得它只值80塊!」

那麼100塊就是便當的價格,

但是我們覺得這個便當只價值80元。

便當的價格不是只由便當店決定,一直有人願意來買就會漲價,沒生意就會降價;

價值則來自於我們對菜色的偏好與廚師手藝的評價。

 

再舉個例子:

一個男生和女朋友出去逛街,結果一走進商圈就是名牌包專賣店。

男生覺得名牌包長的不怎麼樣,價格竟然就要5000元。

但是名牌包讓女友開心的價值絕對超過5000元很多很多,

於是就很開心地掏了錢包買單。

 

 

買股票和買東西一樣,絕對要先估價!

除了對公司的評估,投資人對未來股價的預期也會影響股票的價值。

我們買東西的時候,心中都會先對這項商品做評價。

如果覺得太貴了,就不會買;

如果覺得真便宜、真是太划算了,就會買。

買股票也是一樣!

 

而且在評價股票價值的時候,

除了公司本身的價值之外,

股利發放的投資報酬率划不划算、對未來股價的預期......等等,

都會影響到投資人對於股票價值的判斷!

 

中華電(2412)為例:

假設中華電現在的股價是100元。

有人覺得電信費現今越砍越兇,一堆人有了wifi就不想使用無線網路,

中華電的生意會越來越難做,所以評價中華電的股票只價值50塊。

預期中華電的股價會跌,所以會先行賣出。

但是也可能有人認為4G LTE的前景可期,

台灣未來每人平均將會有好幾台手機,中華電的股票應該價值200塊。

預期中華電的股價會漲,所以會先行買入。

 

所以能不能夠準確地估計出股票的價值,對股票的買賣決策影響非常大!

 

 

想要輕鬆算出股票價值,可以使用前人研究的簡單模型!

近幾年財務金融蓬勃發展,

金融家們把證券、工程和數學結合,

研究出簡易好懂的股票評價模型。

輕輕鬆鬆就能算出股票的參考價值!

 

股票價值就是企業能為我們創造的效益,通常是指獲利!

雖然我們不是把整間公司買下來,而是買股票(當股東),

但是評價企業和評價股票的許多觀念和方法是相同的,

評價股票的方法有很多種,包括帳面價值法、本益比、股價淨值比、現金股利折現法......等等。

 

不同的股票,有最適合他的估價方式

每種估價方式都要搭配自己的思維方式以及對風險的承擔能力。

我們都知道在人生選擇上,

有些人適合當工程師、有些人適合當公務員、有些人適合當理財專員。

所以儘管每個人各自選擇了不同的道路,

只要這一條道路是適合自己的,都是正確的選擇。

沒有哪種職業一定正確答案,也沒有哪個職業一定是錯誤答案。

股票估價和買賣決策也和選職業一樣!

 

買股票要賺錢,不外乎也是要找會賺錢的企業。

但是依照每個人的資金配置、所得高低,對風險的承擔能力也不一樣。

也會產生不一樣的估價方式和買賣策略!

例如:退休後的族群不像剛出社會的年輕人,還能持續創造薪資收入,

比較無法承擔風險,所以高風險高報酬的小型股對退休後的族群而言,價值較低;

能夠承受高風險的青壯年族群,則願意付出較高價格,購買高風險高報酬的小型股。

 

 

各種評價方式都有自己的優缺點,也有各自適用的地方。

每一種評價股票的方式,都有屬於自己的優缺點。

例如平均股利法,用來評價某些成長股就可能不適當,

因為某些成長股在快速成長的階段,配發的股利可能不多

這樣以股利回推股價,會造成股價的低估。

平均股利法最適用的就是像中華電(2412)這樣每年配發利息穩定的個股,

這種個股也比較符合巴菲特的價值投資中所謂的「雪球股」。

 

而本益比法則是一種很簡便的評價方式,很多人都會使用。

但有些景氣循環股就不適用本益比法。

因為景氣循環股在過熱之時,有時EPS很高,本益比卻反而很低,

以本益比法估價容易過度高估股價。

總而言之,要去了解每一種估價模式的內在意義,

才不致於誤判,並且找到適合的估價方式!

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介紹幾種常見的股票估價方式囉!

 

【​基本面入門 系列專文撰寫中

CH1 認識基本面

        1-1 什麼是基本面

        1-2 為什麼基本分析有用?

        1-3 你是價值型or成長型投資人?

 

CH2 認識財務報表

1. 損益表

         2-1-1 損益表簡介

         2-1-2 損益表科目簡介

2. 資產負債表

         2-2-1 一分鐘看懂資產負債表

         2-2-2 流動資產科目

         2-2-3 非流動資產科目

         2-2-4 負債科目

         2-2-5 股東權益&盈餘科目

3. 現金流量表

         3-1 現金流量表

CH3 認識財務比率

  1. 評估企業獲利能力

         1-1 為什麼要評估企業獲利能力?

         1-2 營收成長率

         1-3 毛利率

         1-4 營業利益率

         1-5 稅後純益率

         1-6 股東權益報酬率(ROE)

         1-7 杜邦方程式

         1-8 資產報酬率(ROA)

  2. 評估企業償債能力

         2-1 為什麼要評估償債能力?

         2-2 流動比、速動比

         2-3 負債比

         2-4 利息保障倍數

         2-5 營業現金流量

         2-6 營業現金流量對流動負債比

         2-7 自由現金流量

         2-8 Z分數 / 財務信評

         2-9 固定資產比率

         2-10 長期資金占固定資產比率

  3. 評估企業營運效率

         3-1 為什麼要評估企業營運效率?

         3-2 存貨周轉率

         3-3 應收帳款周轉率

         3-4 應付帳款周轉率

         3-5 固定資產周轉率

         3-6 總資產周轉率

CH4 股票估價方法

         1. 股價&估價是什麼?

         2. 帳面價值法

         3. 本益比法

         4. 現金股利折現法

         5. 安全邊際

CH5 會計制度簡介

         1. IFRS制度

         2. 會計師查核

         3. 特殊產業:營建 金融業

CMoney官方

CMoney官方

CMoney團隊致力於研發更好的投資分析工具,期望能有效協助法人與個人找出合適自己的投資好方法。

CMoney團隊致力於研發更好的投資分析工具,期望能有效協助法人與個人找出合適自己的投資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