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沒有抽菸習慣的 55 歲張小姐,
講話聲音沙啞持續 3 個多月,
偶爾喝水還會嗆到,可是喉嚨不會痛,
剛開始以為是感冒,去診所看醫生吃藥,
但破鑼嗓一直沒改善,
使她每天心情都很沮喪、不愛講話。
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許瑛倢透過內視鏡,
才發現張小姐右側聲帶有聲帶麻痺的現象,
進一步檢查後更發現其甲狀腺竟有 2 顆腫瘤,
且最大一顆達 2.5 公分,
診斷是甲狀腺癌,讓婦人大吃一驚!
(贊助商連結)
聲帶麻痺可能有 4 大原因
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許瑛倢醫師表示,
人體聲帶在發聲時兩側會閉合,
藉由氣流通過引起震動來發出聲音;
當聲帶麻痺時,聲帶兩側閉合不全,
造成聲音沙啞或氣音,
吃東西則容易嗆到,特別是液體。
臨床上會引起聲帶麻痺的原因
主要有下列 4 種:
1. 感冒時病毒感染。
2. 甲狀腺腫瘤或良性結節。
3. 非甲狀腺癌症,譬如,肺癌、食道癌等。
4. 醫源性因素,
例如,甲狀腺手術過程中傷到喉返神經。
除了聲帶麻痺外,許瑛倢醫師進一步解釋,
由於甲狀腺背後有喉返神經,負責控制聲帶開合。
因此,一旦當甲狀腺腫瘤壓迫或侵犯喉返神經,
便有可能造成患者單側聲帶麻痺,
造成聲音沙啞或飲食嗆咳的情況發生。
甲狀腺乳突癌為例,
10 年存活率可達 90%
就以該名婦人為例,
經超音波檢查和核磁共振檢查後,
發現她的聲帶麻痺是甲狀腺長腫瘤所引起,
超音波輔助穿刺的細胞學檢查顯示為甲狀腺乳突癌;
病人接受雙側甲狀腺切除手術
和後續放射性碘治療後,目前追蹤情況良好。
許瑛倢醫師指出,
臨床上來說甲狀腺癌的患者預後多非常良好,
以最常見的甲狀腺乳突癌為例,
10 年存活率可達 90%,惟甲狀腺全切除的病人,
需終身補充甲狀腺素,以維持身體內分泌所需。
【醫師小叮嚀】
許瑛倢醫師提醒,
一般人都有過聲音沙啞的經驗,
或是在喝水、吃東西時嗆到或咳嗽,
對於這些症狀民眾往往不以為意,
但小心有可能是聲帶麻痺所引起。
如果發生聲音沙啞的情況持續超過 1 個月,
應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以找出真正的病因,及早發現和治療。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ㄆㄆ)
(圖/ 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