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提倡洗手,只為救孕婦命,最後卻被醫生們關進瘋人院、毒打致死!

CMoney精選

CMoney精選

  • 2020-02-13 18:03
  • 更新:2020-02-14 10:50

 

他提倡洗手,只為救孕婦命,最後卻被醫生們關進瘋人院、毒打致死!

 

作者:肉蟻小姐

 

【洗手的人,與他的寂寞一生】

1865年7月30日,

一個匈牙利醫生,被同事帶去新醫院就職--

至少,他是這麼以為的。

當到了現場,他發現所有人全副武裝,

準備將他關押到病房。

他這才發現,自己被當作精神病患,

即將被關進惡名昭彰的維也納瘋人塔。

 

他大叫、掙扎、試圖逃跑,

數名警衛蜂擁而上,將他一陣毒打,

而後穿上束縛衣物,關進全黑的拘禁房。

兩週之後,經歷了無數的毒打折磨,

#1865年的8月13日,他死了,享年 47歲。

但是,你相信嗎?

他之所以被判為精神患者的原因,

竟然只是因為,

他對世界倡導了「洗手」的觀念。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19世紀,當醫院還是死亡之屋 ▌

在那個年代,世界還不知道「細菌」的存在。

也因此,在當年醫院並不「乾淨衛生」--

 

事實上,正好相反,

醫院就宛如大型的細菌溫床:

髒亂不堪的病房中,

病人尿液與嘔吐物的惡臭四處飄散,

許多房間甚至堆滿大量病患死屍,

而醫生,更是從不清潔醫療用具與雙手。

很多時候,醫生甚至在解剖過屍體後,

就直接開始下一場外科手術--

 

可想而知,死亡率自然大增。

惡劣的不衛生環境,讓當時的醫院,

被戲稱為「死亡之屋」(Death House)。

 

在這惡劣的環境中,最容易死亡的便是孕婦。

當產道因生產撕裂時,若被醫生骯髒的手觸碰,

便容易被細菌汙染,導致高燒不退與死亡。

但這個概念,在當時並不為人所知,

直到,那個匈牙利醫生出現為止。

 

 

▌醫生,我們寧可在街頭分娩 ▌


1846年的7月1日,

來自匈牙利布達佩斯的他,

被任命為維也納第一產科診所的駐院醫師。

在當年,歐洲各地都設置了產科診所,

以免費的服務,幫助貧困女子產下孩子。

 

然而,這來自匈牙利的醫生,

發現了不思議的「異常」現象:

頂尖醫師雲集的第一診所,

孕婦致死率高達 10%;

而實習助產士組成的第二診所,

孕婦致死率卻低於 4%。

 

不少孕婦因此懼怕上第一診所,

甚至跪在匈牙利醫生的膝前,

乞求不要進入診所生產。

有些孕婦甚至因太懼怕,直接在街頭分娩--

 

但怪異的是,這些在街頭分娩、

或是交由實習助產士接生的孕婦,

存活率都遠比去第一診所接生來得高。

 

這讓來自匈牙利的醫生極為憂傷:

「我的存在,彷彿一文不值。」

他懷著想幫助產婦的心來到醫院,

卻成為孕婦心中的「死亡醫生」--

 

但到底,造成孕婦死亡的原因是什麼呢?

 


▌來自屍體的「死亡微粒」▌

他沒想到的是,

答案,竟來自一場心碎的意外。

 

1847年,匈牙利醫生的好友:雅各布,

在解剖屍體時,不小心被學生的手術刀劃傷手,

手指上的傷口沾染了屍體的血汙。

而後,雅各布竟出現與孕婦一樣的症狀--


接連數日的高燒不退,最終死亡。

 

這讓匈牙利醫生意識到,

關鍵,或許在於屍體上的「死亡微粒」:

相比第二診所不用碰觸屍體的實習助產士,

第一診所的醫生,每天都需解剖屍體,

因此手上沾染了不好的「微粒」,

感染了孕婦,導致她們死亡--

 

簡而言之,醫生們只要好好洗手,

在手術前把有害微粒洗掉,孕婦就安全了。

憑藉著觀察,來自匈牙利的小醫生,

發現了領先世界的「細菌」概念。

在他的推行之下,第一診所醫師力行洗手消毒,

孕婦的死亡率,在當年立刻下降 90%。

但,這如此簡單,卻又如此劃世代的發現,

卻讓他的命運,從此陷入陰影之中。

 


▌啊,多麼討厭的匈牙利人啊 ▌

當他公開了自己的發現後,

瞬間,醫學界引爆了暴風般的討伐聲浪:

「他是在說我們醫生很不衛生嗎?」

「居然把孕婦的死怪在醫生的頭上?」

 

無法接受這種「汙辱」的指責,

歐洲的醫學界對這來自匈牙利的醫生,

展開無止盡的嘲笑、奚落與謾罵,

甚至開除了他的職務,將他趕回了故鄉。

然而,即使在匈牙利布達佩斯的婦產科,

他以無薪顧問的方式,推行洗手的重要,

大幅降低了產婦與兒童致死率,

他的一切努力,只是讓他越來越邊緣化--

 

沒有人相信他、沒有人尊重他,

就連他的妻子,都覺得他瘋了。

 

1857年開始,他的抑鬱越趨嚴重,

他的書信與圖畫開始歪曲扭斜,

他開始大量酗酒、流連聲色場所,

並多次在親友面前情緒失控。

 

1862年,他用盡最後的精力,

對整個歐洲醫學界,發表一封公開信,

嚴正批判醫學界的醫生都是冷漠的殺人犯,

為了名譽,寧可忽視科學的事實。

「他瘋了」

「他大概得了梅毒,腦袋燒壞了」

 

醫學界對他的情緒由嘲弄轉為厭惡,

他們認為這個腦袋壞掉的匈牙利人,

絕對是腦子出了什麼「問題」。

於是,時間回到了

1865年 7月 30日,那個早晨。

來自維也納的醫學同事出現了,誘騙他說:

「請來我們新的研究所,一起研究你的學說吧。」

 

我難以想像那個早晨,那一天

對那個抑鬱許久的匈牙利醫生來說,

會是多麼風光明媚的一天--

 

他的發現,終於要迎接美好的曙光了吧。

他絕對想不到結局會是這樣的:

被五花大綁,丟入暗無天日的監禁室裡,

被當成一個瘋子,一個被放逐的邊緣人。

 

他提倡洗手,只為救孕婦命,最後卻被醫生們關進瘋人院、毒打致死!

 

▌在那美好的未來啊,他說 ▌

1865年8月13日,他死了。

死於右手被警衛毒打後,產生的壞疽性傷口。

 

於是,一個終生努力洗手的人,

死於了他被忽略又被殘害的那隻手。

在他死後,匈牙利的醫學界噤若寒蟬,

醫學月刊上,沒有人提及他的死訊。

 

接任他婦產科診所的醫師,

並沒有接任「洗手」的任務,

於是,產婦死亡率再度上升了六倍。

但不論是是他的故鄉布達佩斯,

還是讓他死亡的維也納,

沒有任何醫師同仁出聲「抗議」。

甚至,沒有人願意承認,跟他共事過。

他是誰呢?

他的名字,是: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

 

在當年,他曾這麼說過:

「當我回顧過往時,

唯一能驅散悲傷的方式,

就是幻想著:總有一天,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所有因不衛生引發的感染,都會消失。」

 

那個未來其實並不遠。

在他死後二十多年,

他的學說終於被醫學界普遍認同:

婦產科診所,終於引入了消毒洗手劑。

如今,他被醫學界認定為公共衛生的先驅--

 

他在布達佩斯任教的醫學大學,

將校名改為他的名字;

匈牙利與奧地利發行他的紀念郵票與硬幣,

感謝他在布達佩斯與維也納的貢獻;

當你抬起頭,你甚至可以看到以他為名的星星。

後世為他發明了一種心理學詞彙:

「#SemmelweisReflex #塞麥爾維斯反射」

指的是:當出現違反社會常理的言論或新知時,

社會普遍選擇拒絕接受,即使那是正確的。

你或許會問:「那有什麼用呢?」

那樣的未來,無論如何,他都看不到了。

但,他也曾說過那樣的一句話:

「堅信那美好的未來終將到來,

這多少能在我將死之時,撫慰我的心。

the conviction that such a time

must inevitably sooner or later arrive

will cheer my dying hour.」


其實,我不知道,

他是不是真的在死前,仍深信不疑。

但看啊,那樣的未來到了。就是此刻。

所以,好好的洗手吧,我們。

在這個當下,這個疫病蔓延的時刻。

好好的洗手,照顧自己。

因為即使是這麼看似簡單的小事情,

都是一個人,用盡一生孤寂,

所換來的成就。

 

他提倡洗手,只為救孕婦命,最後卻被醫生們關進瘋人院、毒打致死!


==================
1.關於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的資訊參考

✅BBC的報導文章:
《洗手的歷史:這個19世紀醫生曾呼籲這個習慣而被毒打至死》
https://reurl.cc/Yl2DoD

✅英文版的維基有滿詳盡的數據資料:
https://reurl.cc/L182oK


==================

2.關於疫病相關的發文

之前我曾寫過一些與醫療疫病相關的文,

在 武漢肺炎 蔓延的此刻,或許可以提供一些想法。

《11月的瑪莉》
對被汙名化的病患,我們能否有更不一樣的視角?

《獻給那些無私綻放的夜鶯們》
感謝站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們,
我對你們致上最深的謝意

《貝利先生,與他的驚天秘密》
同為被遺忘的名醫,希望大家也能認識貝利
 


==================

但,最重要的,還是希望大家:

好好洗手、在公眾空間戴口罩(若你有口罩的話)

並盡量培養好身體免疫力,好好保護自己。

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度過這個時期。

 

本文由 肉蟻小姐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 / BELL )

(首圖來源:肉蟻小姐 / 內文圖:維基百科 )

CMoney精選

CMoney精選

CMoney 自出版社、各大報章雜誌精選好文 網路上的各家觀點,通通網羅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