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連續 3 年虧損的光環(3234)
過去一年市場對 5G 相關題材股票趨之若鶩,
從散熱模組到印刷電路板,
只要能講出一個看似有說服力的論點,
即便營收表現疲軟,也能帶動股價飆漲,
類似的光景 4 年前在 4G 時代也曾出現過,
但當時市場追捧的不是目前以消費性電子為邏輯出發的公司,
而是著重在 5G 基礎建設這一塊,
過去 3 年皆呈現虧損狀態的光環(3234),
更是在 2015 年的 4G 類股中扮演指標性角色,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主要從事光通訊元件生產
光環(3234)成立於 1997 年,2004 年登錄興櫃,
並於 2011 年掛牌上櫃,
業務包含光通訊晶粒、光通訊次模組 OSA、TO-CAN 封裝等,
在該公司長達 15 年的公發過程中,經歷了 2G - 4G 的變遷,
並在 2007 、2011 以及 2015 三個年度呈現大賺,
而這三個年度也剛好是股價的相對高點,
可以說以 4 年為一個間隔,劃分每一次行動通訊技術的換代,
剛好就等於這家公司的循環週期。
(資料來源 : 券商看盤軟體)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2015 年之後出現虧損
2011 年光環(3234)上櫃之後,雖然獲利表現起起伏伏,
但基本還是維持每年皆有盈餘的狀態,
2014 ~ 2015 年中國政府推動光纖到戶政策(Fiber To The Home,FTTH),
光環(3234)業績出現成立以來前所未有的一波大爆發,
13 年 EPS 還只有 0.98 元,14 年成長到 2.93 元,
到了 15 年已高達 8.04 元,年度獲利直逼一個股本,
股價也一路過關斬將,從 2014 年中的 30 元左右,
飆漲到 2015 年 10 月的 120 元,
但自 2015 年之後,該公司的獲利卻急速下滑,
2017 年每股虧損 8.98 元,2018 年 - 2.5 元,
到了 2019 年前三季依舊虧損 2.75 元。
(資料來源 : Cmoney)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目前營收分成 4 塊
光環(3234)目前的產品主要可以分成 4 個部分,
分別是應用在 FTTH 的 Access 產品、LAN(長波傳輸產品,用於大型基地站)
SAN(短波傳輸產品,用於資料中心及小型基地站),
以及 P - Sensor(Proximity sensor 感測元件),
其中 FTTH 產線在 2015 年一度佔比高達 90% 以上,
目前已降至 17%,毛利最高的則是 P-Sensor 產品,
預估 2019 年佔比 22%。
(資料來源 : 光環、群益證券)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2019 Q3 繼續虧損
2017 年光環(3234)由盈轉虧後,
幾乎每一個季度都傳出要力拼獲利,
但過去 3 年,公司不僅沒有轉虧為盈,
股價還從 120 元跌到剩 20 元,
淨值也從 23 元掉到 13 元,
2019 年第三季,毛利率雖然回到 15.1%,
但每股稅後仍虧損 0.25 元,
去(2019)年底光環(3234)再度喊出拚轉盈的目標,
筆者認為,這次的轉虧為盈可能不再只是口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