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封面故事:〝鴻海王子〞郭守正的關鍵考題

財訊雙週刊

財訊雙週刊

  • 2014-10-27 10:13
  • 更新:2014-10-27 16:20

財訊封面故事:〝鴻海王子〞郭守正的關鍵考題

(圖/shutterstock)

父親是位嚴厲霸氣的硬漢,叱吒全球電子代工業;

孩子是個溫文親切的「暖男」,醉心時尚文創事業。

這對曾經各自走在自己人生道上的父子,

如今因著全台最大資訊商場即將開幕,再度交集。

 

但父親想的是,從此可以把孩子留在自己的事業身邊;

孩子想的,卻是如何藉此證明自己的實力。

因為,以前,人們認定他是「郭台銘的長子」;

如今,他要向所有人說:「我是郭守正!」

儘管志氣昂揚,但在父親「傳賢不傳子」的公開宣示下,

郭守正要在鴻海帝國占有關鍵地位,眼前還有一連串關鍵考驗亟待克服……。

 

文/洪綾襄

 

「看看!雜誌都說你燒了10億元還不夠?」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把手上的剪報文件重重地往桌上一摔,拉開嗓門大罵。

某一個週末,郭台銘照例把幹部叫到信義富邦家裡開會,

現場被嚴詞質問的,並不是鴻海老臣,

而是自己38歲的長子,三創數位董事長郭守正。

 

原來,預定今年夏天就要開幕的三創生活園區(舊稱台北秋夜原),

僅有停車場如期在五月啟用,商場工程及招商進度都嚴重落後;

更糟的是,三創員工流動率居高不下。

郭台銘不留情面地當眾訓誡兒子,在場的鴻海精英幹將,人人保持靜默,

沒有人敢跳出來替「王儲」郭守正講話。

 

父與子 鐵血中帶柔情

身為總裁和父親,郭台銘對三創的成敗有難以明說的情結。

 

「郭董要罵人,天皇老子都攔不住。」一位鴻海老臣敬畏地說。

其實殷鑑不遠,1年多前,鴻海旗下的賽博數碼聲勢浩大地回台灣展店,

不到1年就賠了8000萬元,成績始終不見起色。

郭台銘也曾嚴厲質問當時的三創團隊:「你們打算怎麼辦?」

 

參與會議的賽博數碼幹部透露,

當時的董事長張瑞麟小心翼翼回答:「把比較不好的點收一收?」

不料,一旁的總經理嚴文宏竟插嘴笑斥:「剛開就說要收?要收不如就一起收!」

此話才出口,郭台銘一聽勃然大怒,轉頭就下令立刻出清賽博。

「在老郭面前未戰先言敗,絕對是大忌!」這位賽博舊部苦笑。

 

如今,物換星移,三創董事長已由郭守正接任。

對著砍人比砍蘿蔔還俐落的董事長父親,

只見他緩緩起身,說明三創生活園區工期落後主因,

除了要在大樓外牆上加裝巨幅LED看板,

另外還將推動數個軟硬整合的商業計畫與專案,

有機會應用到鴻海製造組裝本業,整個商業模式都改變,

因而需要更多時間來規畫,條理清晰地細述當下的規畫,態度沉穩堅定。

 

進度落後還有諸多理由?旁人都為郭守正捏了好大一把冷汗。

但2個小時會議結束後,

郭台銘不但同意郭守正修改前董事長張瑞麟的規畫,

並同意三創生活園區編列的新預算,

雖然郭守正再三說這是他爭取來的,但卻也看得出作為集團總裁及兒子的父親,

鐵血柔情的郭台銘於公於私,對三創生活園區確實有著難以說清的情結。

 

母親與妻子 生命中的兩個女人

一位形塑他的性格,一位開啟他的事業之窗。

 

有別於出身金融世家的國泰金蔡宗翰、製鞋家族的寶成蔡佩君、

文創龍頭誠品吳旻潔等從小被有計畫栽培接班的第二代,

1976年郭守正出生時,鴻海還在草創階段,家中經濟並不寬裕。

據傳,忙於工作的郭台銘甚至曾有好幾個月沒拿錢回家,

母親林淑如困窘到只能餵孩子喝米湯充飢。

 

近乎工作狂的郭台銘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並不多,

郭守正和妹妹郭曉玲的幼年期,完全由林淑如負起教養重責。

八八年,郭台銘事業已見起色,

林淑如決定帶著12歲的郭守正和郭曉玲前往美國就學;

可以說,在郭守正和郭曉玲的成長期,

郭台銘都是一位缺席的父親,也因此兄妹倆的性格養成受母親影響極大。

 

「Jeff(郭守正英文名)總是很有禮貌,看得出來家教很好,

絕對不會聽到他使用白爛、青菜這種口無遮攔的措詞。」一位電影圈好友笑說。

母親林淑如溫和有禮的個性,在郭守正身上展露無遺。

 

親近郭家的人士透露,當年家境富裕的林淑如是台北醫學院藥學系系花,

下嫁給只有中國海專畢業的郭台銘,不僅在事業上出錢出力,

也用心教養一對子女,讓郭台銘能無後顧之憂地衝刺事業。

 

郭守正去年接任永齡慈善與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時,

言語間便流露出對母親濃濃的思念。

他表示,母親生前最常說的一句話是:「學習應當要快樂的,」

因此他努力貼近母親的理念去推廣慈善和教育。

如果說,母親林淑如形塑了郭守正的性格,

妻子黃子容則為郭守正開啟了人生的另一扇窗。

 

九四年,在加州柏克萊大學的迎新活動上,

郭守正邂逅了同年入學、主修大眾傳播的黃子容。

一位熟識郭守正多年的好友說,郭守正在父親發達後就被教育要小心選擇朋友,

再加上他主修工業工程管理,寒暑假都在鴻海工廠見習,

「讓他變成一位謹慎,甚至有點保守的人。」

因此,聰慧大方的黃子容,不但立刻攫走郭守正的心,

也點燃了他對文化藝術的熱情。

 

集團布局 默默鋪陳接班之路

鴻海積極插旗中嘉,有為郭守正鋪路的用意。

 

2個女人形塑了郭守正的生命,

但父親巨大的身影卻如一道石牆般橫立在他的面前。

 

儘管在成長過程中缺席,

但作為嚴父,郭台銘對子女的角色期待還是十分傳統,

像是他從不吝於向外界放閃他對女兒的疼愛,

但對兒子卻是一貫地強硬與嚴格。

 

根據親近郭家的人士透露,郭台銘與曾馨瑩所生的兒子郭守善,

年紀雖小就已常被老郭當眾扒頭教訓,

可想而知,郭守正小時候面對年輕氣盛的郭台銘一定更不好過。

 

可能是小時候的疏離,也可能是畏於父親的威嚴,

郭守正在創業路上始終刻意與父親保持距離,

選擇與妻子黃子容在影視製作的道路上打拚。 

 

不過,熟悉郭台銘的人說,

老郭對兒子的愛,就如同大多數的台灣傳統男人一樣,

說不出口,也不善公開表示,而只能在背後默默地看護著。

例如,只要檢視郭守正的投資事業,

一定會都會有「張惠真」這個名字出現。

知情人士透露,張惠真是郭台銘極為信任的老鴻海人,

曾任鴻海精密人力資源部總監,老郭雖盡量不過問,

但都會悄悄地派老臣在一旁協助。

 

消息人士說,最近鴻海積極插旗中嘉,也有為郭守正鋪路的用意。

日前持有台灣最大有線電視系統業者中嘉

60%股權的國際私募基金安博凱(MBK)準備出售持股,

傳言郭守正早在今年3月

便已透過個人投資的藝墨文創管理公司與中嘉洽談合作。

郭董也挪出640億元銀彈當兒子的後援,

其中當然也有為鴻海擴張固網業務的打算。

 

這種斯巴達式的父愛,最難得的是郭守正也能理解。

據傳女兒郭曉玲雖備受父親寵愛,甚至比哥哥還早進入鴻海核心,

但因不樂見郭台銘再婚,加上父親對夫婿曹斯杰頗有微詞,

近年已愈來愈少返台相聚。

 

反觀郭守正,不但動員所有朋友為父親主辦世紀婚禮,

親自剪輯婚禮影片,主動歡迎「阿姨」曾馨瑩,也首次公開對郭台銘說出,

「謝謝爸爸辛苦一輩子,爸爸我愛你!」 

 

回鴻海接任三創董事長後,

孝順的郭守正在郭台銘身邊分憂解勞的機會也愈來愈多。

由於同住「信義富邦」,早上父子會一起坐車到土城上班,

「他們常一起討論公事,本來就長得很像了,現在神情舉止愈來愈像,」

永齡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蕭英成笑說。

在重要的家庭聚會場合上,郭守正也會出面主持調度,

親切卻不失謹慎,頗有大將之風。

今年3月,母親林淑如忌日上,面對《財訊》提問,

他也一改過去低調,主動輕鬆地寒暄,不再閃躲鏡頭。

 

集團轉型 父子最關鍵的一戰

通路與文創,是郭台銘心中隱隱的痛。

 

除了父子情的重溫外,郭台銘也期待2人能一同攜手完成他多年的大夢。

從一家生產代工黑白電視塑膠旋鈕鐵皮屋工廠起家,

到如今全球擁有120萬名員工的製造王國,

40年來郭台銘馳騁工(代工)與技(技術)領域,

可謂戰無不勝,但惟有貿(通路)這一關,卻一直過不去。

 

一○年起,郭台銘積極拓展通路業務,

但不管是與歐洲最大消費電子連鎖賣場麥德龍(METRO)合資的大型電器專賣店「萬得城」、

與尹衍樑的中國大潤發合作店中店「敢闖數碼」、

鼓勵員工以小型電子零售店返鄉創業的「萬馬奔騰」計畫、

延攬思科前中國區總裁杜家濱打造的飛虎樂購線上商城,

還是入股賽博數碼布局兩岸資訊電子賣場,

竟都在兩三年間黯然退出市場,也讓通路從此被視為製造起家的鴻海的軟肋。

 

 

文創產業則是另一個讓郭台銘心裡隱隱作痛的嘗試,

雖然曾重金投資電影和影視基地,後來也都不了了之。

儘管外界對郭守正的文創成績冷嘲熱諷,但他所投資的

山水國際、首映創意、推守文化、寶利拾等都曾在國內外電影發行、

動畫製作、圖書出版、App開發,也有不錯的成績。

 

因此,當下有能力、也必須幫郭台銘完成通路夢與文創夢的人,

環視整個鴻海集團,非郭守正莫屬。

所以就算鴻海多次重申「傳賢不傳子」,

郭台銘也斬釘截鐵地表示,不會讓兒子接班,

但外人始終相信,只要郭守正在此役奮力一搏,

為鴻海開創出一套「從消費趨勢與科技帶動生產」的貿技工轉型出路,

他就有機會改變現況,而這也將是他最關鍵的一場考試。

 

王子的挑戰! 性格太溫和、不夠果斷

缺乏壯士斷腕的決心,這是郭守正必須面對的心魔。

 

一位資深記者回憶,3年前專訪郭台銘時,

郭守正靜靜坐在講得慷慨激昂的父親背後,

不特別注意,根本看不出他就是郭守正;

但也看得出來,郭台銘有意安排郭守正在身邊見習的用心。

 

然而,在富可敵國的鴻海集團大力奧援下,

郭守正要打贏這場不能輸的硬仗,

卻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敵人要克服:他自己。

 

親近郭守正的人士描述,他性格低調、敦厚、重感情,

即使在辦公室茶水間碰到同事都會禮讓,非常親切。

另一位郭守正的好友則觀察,「他是本性很善良的好人,完全沒有架子」。

 

去年2月,當三創生活園區工程進度陷於困境,

並飽受外界嚴詞抨擊與質疑時,郭守正依然以溫文的風度來回應。

根據《財訊》獨家取得的信函,郭守正當時就親筆寫了一封公開信給他的文創夥伴,

信中郭守正除了表達對文創的熱愛外,更一再給予同仁鼓勵。

「我當時真的很感動!」一名前員工說。

 

 

不過,相對於父親過於鮮明、嚴厲的性格,郭守正的溫文反而成了一項重要的變數。

一位郭守正的文創員工從星座學的角度分析說,射手座不愛創新冒險,

但是會對人事過度樂觀,對於敏感棘手的事物時反而無法當機立斷。

 

一位三創的離職員工坦言,有時他經過郭守正辦公室時,

會看到他一臉愁容地獨自面對滿桌文件發愣。

也曾發生過在重要會議前突然失聯的狀況,「他會在幾個小時後出現,說他臨時有事。」

好友說,幾次之後,大家就心知肚明,這是郭守正自己必須面對的心魔。

 

這樣的個性也影響他的識人與用人。

郭台銘在24歲創業,如今一半以上的副總裁集團資歷超過20年;

郭守正也在25歲創業,○四年後更陸續投資影視發行、動畫、遊戲等至少10家公司。

然而,10年後,現在留在他身邊的,沒有一位是第一批創業夥伴;

甚至連三顧茅廬請來的誠品書店前執行副總經理廖美立,

也證實已於今年中結束合約離開三創。

 

「事實上,郭守正對他們非常好,好到在旁觀者眼裡都覺得不應該。」

一位好友坦言。郭守正一旦信任一個人,往往會不自覺地過度授權,

發現不對勁後,又因重感情,缺乏壯士斷腕的決心。

 

熟知內情人士觀察,郭台銘也知道郭守正做不到像自己一樣強勢,

現在也不可能管得動戴正吳、簡宜彬這些老臣,

因此傾向讓鴻海旗下各次集團走向邦聯制,

未來鴻海集團會類似台塑,以多人決策小組組成總管理處;

但無論如何,這個決策小組,肯定會有郭守正的一席之地。

 

現在,郭守正還只是無冕王子,

未來能否真正進入年營收4兆元的鴻海集團權力核心,

甚至擠上接班的王儲大位,三創這家資本額僅20億元的公司,

將是他最關鍵的一役。

 

(本文由 財訊雙周刊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財訊雙週刊

財訊雙週刊

《財訊雙週刊》隔週四出刊,1974年創刊,是台灣財經雜誌中,最資深權威的財經專業媒體雜誌。官網連結 : http://www.wealth.com.tw/ 數十年來始終秉持「引領趨勢、創造財富,掌握政經、放眼國際」的核心價值,報導領域涵蓋財經趨勢、投資資訊、企業動向、產業動態、政情研判等,是創造兩岸三地政經投資理財議題,洞燭市場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