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儲蓄、投資,
卻因為錢不夠多而無法實踐嗎?
其實,投資理財的門檻不如大家想像的高,
每個月只要 1,000 元就能開始,
即使是小錢,也能逐步滾出一桶金。
「每月算完收支結餘後,
幾乎只剩下 1,000 元,
這樣還能投資、存錢嗎?」
今年 27 歲的冠傑是北漂青年,
因為留在東部老家較沒有工作機會,
所以孤身一人來到台北謀生,
每個月扣除房租、交通費、伙食費等必要開銷後,
僅剩下約莫 1,000 元左右的存款可以運用,
想要買房的他心想,
到底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他圓夢呢?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像冠傑這樣存款不多的小資族,
一開始通常會選擇用定存來儲蓄,
不過,絕大多數銀行都有起息點的限制,
存款必須在 5,000、甚至 10,000 元以上才會計息,
而且定存利率又偏低。
以台灣銀行定期儲蓄
存款 1年期牌告利率 1.09% 來試算,
若存入1 萬元,1 年後可領的利息僅有 110 元,
相當於1杯星巴克大杯美式咖啡的錢。
由此可見,
把錢存在銀行只是「呆儲蓄」,
無法達到累積財富的效果,
替生活帶來顯著的改變,還可能越存越心酸。
別忽視小錢的威力
每月存 1千也能資產翻倍
因此,要尋找比定存報酬率更高的工具,
冠傑才有機會達成目標。
如果以年報酬率 7%計算,
每月拿出 1,000 元持續投資 20 年,
獲利約為 28萬 4 千元。
若將每月投資金額拉高至 5,000 元,
最終獲利約為 142 萬元,
本利和則約 262 萬元,相當於一間房子的頭期款,
就能讓冠傑一圓買房夢。
以下是 3 種 1,000 元也能投資的理財工具。
工具➊
基金
簡單來說,基金就是結合一群人的資金,
再交由經理人選擇投資標的,
創造更高的報酬率。
過去,單筆投資基金最低門檻為 1 萬元,
定期定額則至少要 3,000 元,
但隨著金融科技的進步,
國內有越來越多的銀行及投信
提供 1,000元定期定額買基金的服務,
例如:中國信託、渣打銀行、國泰投信、基富通等,
不過每一家可以申購的基金不盡相同,
手續費、信託管理費、保管費等也有差異,
申購前應該要先行了解。
工具➋
ETF
ETF(Exchange TradedFund)
即「指數股票型基金」,
指能在股票交易所買賣的指數型基金,
目前國內幾家大型券商如:
元大、國泰、富邦、永豐金、元富等,
都有提供定期定額買 ETF 的服務,
最低只要 1,000 元起,
但每家能買的 ETF 種類和手續費等規定不同,
某些券商只能定期定額買自家發行的ETF,
約定前須留意相關限制。
工具➌
零股
俗稱的「1 張」股票,
其實叫做「整股」,
其交易單位為 1,000 股,
而未滿1,000 股(1張)的交易單位
就稱為「零股」。
每一家券商都可以買賣零股,
但須注意的是,目前零股採盤後交易,
而且交易量較小,不見得每次都能買得到,
而且手續費最低 20 元,
買的股數太少相對不划算。
如果擔心買不到,也可以約定定期定額買零股,
券商就會幫你買到足夠的股數,
但能夠選擇的標的較少。
定期定額買ETF
長期投報率佳
然而,
像冠傑這樣的投資新手,
想要立刻學會看盤、選股、挑標的,
可說相當困難,因此可以先從 3 種工具中,
挑選 ETF 入手,
以定期定額的方式將資金分批投入,
如此一來,不但能分散風險,
平均分攤投資成本,
而且長期投資的報酬率也很不錯。
以台灣投資人最熟悉的ETF
「元大台灣卓越 50 基金」
(0050)為例,
長期投資的平均年化報酬率可達 7%,
如果善用低點加碼、高點減碼的方式,
年化報酬率還有可能到達 10% 以上。
重點是,投資要趁早開始,
無論現在賺的錢是多是少,
都應想方設法把它存起來,
之後就可以再思考,如何讓錢替自己工作,
也就是創造被動收入,逐步邁向財務自由。
更多ETF投資觀點,好文推薦你>>
- 下一個國民 ETF 會是誰?新型態 ETF 頻掛牌,到底怎麼挑..?專家 3大指標 教你不踩雷!
- 台灣50 (0050) 越漲越高!投資其他的 ETF 比較划算嗎?
- 小資族想投資ETF有何訣竅?這4步驟從開戶到下單完整教學,還能省下3倍手續費!
- 行情不好,是該改買 債劵 ETF 替代股票 ETF 了嗎? 一張圖告訴你!
- 陸股ETF中信中國(00752)去年掛牌,今年已勝台股ETF報酬率,陳重銘堅信:東西對了,交易量會增
(首圖來源/Money錢;撰文/李亞珊)
由 Money 錢 147 期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CMoney 編輯 / BELL)